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及防控对策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18:39: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及防控对策

作者:李璐 王丽梅 缪淑妮

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3年第12期

摘 要 近年来,检察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全面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特点,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在此提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建议和对策,以期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所帮助。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犯罪特点 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5.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检察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全面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特点,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角度出发,不断完善、创新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机制。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在此提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建议和对策,以期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所帮助。

一、2007年至2011年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基本情况

自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某市检察院共受理起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44件93人,07年受理15件31人、08年受理8件15人,09年受理3件19人,10年受理7件9人,11年受理11件19人。其中重大案件27件,特大案件25件,占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总数的55.9%。

通过对近五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系统分析,未成年人犯罪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犯罪年龄低龄化。07年至09年期间,未成年人犯罪年龄高峰主要集中在17岁至18岁,三年当中该年龄段的犯罪人数共有53人,占三年总人数的81.5%。而10年至11年期间,未成年人犯罪年龄出现明显的低龄化趋势,15岁、16岁的犯罪人数增加,17岁、18岁的犯罪人数仅占到了两年总数的57.1%,相比前三年下降了24.4个百分点。

二是犯罪类型多样化。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大多以侵犯财产犯罪为主。在07年11年受理的93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里,截至11年12月31日已经判决的有79人,以盗窃罪、抢劫罪做出判决的有44人,占已判决案件总数的55.7%。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案件达18起,成为仅次于财产性犯罪的第二大类犯罪。另外性犯罪案件出现苗头,五年内强奸罪案件有2起。 三是犯罪手段成人化。未成年人犯罪手段从以往拳打脚踢式的身体攻击、撬锁、撞击、攀爬越墙、溜门入室等简单手段向持刀、枪、利用手机、网络等手段转变,并且具有严重暴力、凶残、不计后果等特点。五年内持刀、枪作案人数达50人,占总人数的53.8%。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是犯罪形态复杂化。未成年人在犯罪过程中受体力、智力、经济能力、生活经验等方面的限制,逐步出现了结伙共同犯罪。该检察院五年来受理的未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占当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总数的比例分别为74.2%、53.3%、89.4%、44.4%、52.6%,五年内平均占66.7%,并且出现了团伙犯罪2起。

五是犯罪身份集中化。在44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农民身份87人、无业人员3人、工人1人、学生2人。其中农民占到了93.5%,占到了绝对的比例,所以笼统的可以说未成年人罪犯中集中在了农民当中,而在校学生犯罪人数少、比例低。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一是受成长阶段自身特点的影响。未成年人年龄小、文化程度低,缺乏生活经验与社会经验,其在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上相比成年人差的多,这就导致未成年人易冲动,易发生“激情犯罪”。另外,未成年人对许多事物感到新奇,加之其正处于智力发展的时期,辨认是非能力差而对外界事物接受能力强,往往对电视、电影、网络中的黄、毒、盗等反面人物为榜样,亲自“实践”,结果以身试法追悔莫及。

二是家庭矛盾激化与家庭管教缺位。在44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因家庭管教不严、教导不够以及因过分溺爱而导致未成年人性格或偏激或孤僻的案件就有21起。另外,家庭父母离异以及家庭矛盾严重导致未成年人不能正常安心学习、工作而辍学、矿工、结交不良朋友的案件有4起。这些未成年人因家庭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导致其在成长阶段没有塑造完整的人格,更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是法制教育缺位导致法制观念淡薄。家庭方面,在“精英社会”及“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观念的压力下,更多家长只注重对子女进行文化知识的辅导与教育,过分看重孩子的分数与名次,而忽略了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教育,导致未成年人对是非善恶难以明辨、对违法犯罪难以认知,更无法树立守法的信念与抵制犯罪的决心。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许多学校仅仅是做了表面文章,而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方面及其匮乏。社会方面,没有及时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教育与宣传,尚未建立一起一套系统完整、可行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长效机制。 四是社会不良风气侵袭。社会上出现的金钱膜拜、唯利是图等不健康的金钱观、价值观使未成年人产生了对金钱的错误认识与过度追求,从而走上了犯罪道路。也有不少未成年犯罪人在社会上结交了不良朋友,养成坏习,最终结伙犯罪。 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建议与对策

一是建立完善以家庭为基础的教育监护体系、以学校为基础的素质教育管理体系和以社会为基础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家庭教育与监护是保护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应当大力倡导“和谐家庭”建设,降低与消除家庭矛盾,减少家庭矛盾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尤其是父母要改变唯分数、名次是从的观念,突出加强对未成年人身体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康、心理健康的教育与训练,最大限度降低未成年人犯罪概率。学校是未成年人生活、学习比较集中的地方,也是未成年人在成长与相处的过程中矛盾发生集中的区域,学校应当承担起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制教育课,帮助未成年人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建立罪与非罪的概念、坚定抵制犯罪的决心。社会各界也应当关注、关心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社区要充分发挥帮扶作用,对问题家庭、矛盾家庭进行走访、帮扶解决、回访,最终依托社会力量构建起层次深、覆盖面广、无缝隙的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某市检察院近年来以“关爱未成年人健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主题开展了“与家庭手拉手”、“牵手留守儿童”、“让法制走进校园”、“服务平安校园建设”等系列活动,结对的653户困难家庭、矛盾较多家庭目前均成为和谐家庭典范,其未成年子女也在和睦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无一出现违法犯罪行为。特别帮扶的158名留守儿童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解除了外出务工者的“后顾之忧”。

二是深入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专项教育活动,提高未成年人法制意识。未成年人犯罪有其特殊的原因和自身的特点,应当在对未成年人心理特点、思想动向、行为习惯等进行综合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未成年人心理特点开展预防犯罪专项活动,以案例说法、以法讲理、以理育人。某市检察院在警示教育展厅、派驻检察室中单独设立了未成年人犯罪警示教育板块,主要包括全国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以及近5年来本市发生的未成年犯罪典型案例,并以漫画、法条相结合的形式编订了《未成年人犯罪教育手册》,印制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小册子,在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中免费发放,增加了播放动漫、3D警示教育展片项目。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受到了家长、学校的一致好评。

三是加强未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与心理疏导,塑造健全人格。家庭、学校应当高度重视未成年成长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避免子女受到错误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建议学校开设心理辅导课、设立心理咨询室、指定心理辅导员,及时缓解未成年人成长、学习中的压力,防止因压力过大或情绪过激走上犯罪道路。

四是扎实推进社区矫正监督工作,帮扶失足未成年人复归社会、预防重新犯罪。推行“矫正”工作前移,突出挽救。检察机关可以将此项工作前移到批捕、公诉阶段,坚持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不诉、诉讼中可羁押可不羁押的不羁押的“三不”原则,避免未成年犯受到交叉感染。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增加对轻微刑事犯罪的刑事和解适用。积极行使检察裁量权,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视情况提出轻缓量刑建议。在社区矫正监督工作中,建议司法所实行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矫正分离的原则,对未成年人采取社区劳动、心理矫治、文化教育、技能培训等宽缓矫正形式帮助未成年人顺利实现社会回归。

(作者:李璐,山东省烟台市人民检察院民行处科员; 王丽梅,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人民检察院未检科科员;缪淑妮,山东省海阳市人民检察院办公室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