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4:00: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南通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我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与文学艺术 ,特别是在审美思想上有很多 之处。历代画家不仅为我们留下了 的经典作品,还向我们展现了他们独特的审美取向和文化品格。

A. 休戚相关 相通 擢发难数 B.息息相关 相通 数不胜数 C. 休戚相关 相同 数不胜数 D.息息相关 相同 擢发难数 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

A.本中心竭诚为您提供生涯发展规划方面的服务,欢迎来电咨询! B.您工作这么繁忙,还能拨冗参加我们的活动,我们深表谢意! C.拙作完成得匆忙,加上水平有限,请您抽空拜读,多提宝贵意见! D.替令郎找古琴名师指点的事情已经有了眉目,请您耐心等待!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什么叫做想象呢? 。 , 。 , , 。 这种回想或凑合以往意象的心理活动叫做“想象”。 ①这种从外物摄来的影子就是意象 ②想象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

③眼睛看不见寒鸦时仍然可以想到寒鸦的样子 ④也可以凑合已有意象推知大概 ⑤甚至于从来没有见过寒鸦

⑥比如看到寒鸦心中就印下一个寒鸦的影子

A.②③⑤④⑥① B .②⑥①③⑤④ C.⑥③⑤④②① D.⑥⑤④①③② 4.下列各项中,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我相信自己

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 不凋不败,妖冶如火

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

乐此不疲

(节选自泰戈尔《生如夏花》)

A.人的一生应当像盛开的花朵,向世人呈现自己的美好与活力。 B.生命的意义在于快乐地享受过程,而不是悲观地承受负担。

C.不能让某些事物损害我们对自己的信心,我们的人生可以很精彩。 D.人生最大的苦恼不在于自己拥有的太少,而在于自己想要的太多。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华容县学重修记

1

李东阳

岳州华容县学,在县治南,旧地苦水。国朝洪武初,始迁于北一里许,久乃浸圮。天顺间,知县许杰尝修庙庭,备祭器,有意于学,未逮也。

成化己亥,湖广按察佥事李公文中,行部至县,知学久不治。慨然曰:“吾事也,吾不以烦民。”乃取赢于官,得白金数百两,命府知事吴正董其役,剔朽除秽,易为坚完,焕然大新。于.是县官、师儒合而言曰:“李公之功,吾徒曷敢忘。惟刻石纪事,昭于后世,俾引而无穷者,吾徒事也。”兵部郎中刘君时雍上京师,则以诸君意属予,请为记。

予惟士之学,将以为世用也,然必养而后成。故其平居,穷理明义,使中有定见,而力足以守之。于是出而应世酬物,庶几不失其正。盖必断于取舍得失之际,然后不为利害生死所移易。自易及难,由恒达变,涵养成就,岂一朝一夕之故哉!国家之养士,知其不可易而成也,故学校以居之,师傅以教之,堂庑斋室之居,廪给馔食之制,课之以书史文艺之业,肄之以祭.祀饮射之礼,申之以孝悌忠直廉耻之义。日涵月泳,使学成而德立,然后禄而官之。其勤且厚,固如此。

士之庐居而馔食者,念夫养我者之厚,必畜德积学以称为士,曰:“其无负兹馔与兹舍也。”于是出而有守与责,则念夫爵我禄我者之重,必致志竭力建功业以称为臣,曰:“其无负此爵与此禄也。”然则士之养于国者,恶可不思所以自养哉!

华容文献地,多奇才伟器,登巍科,名列卿者踵相属。方圣天子谒贤图治,贤有司又振而.承之,兴学明教,亦进德修业之基也。他日有以名行功业,不为物夺,卓然在天下,使而乡之.士不为虚名,今日之举不为美观,而吾之文不为虚言者,非国家建学养士之意哉,亦非吾李公及予之心哉!

公暨予同举进士,以刑部员外郎出佐湖臬。尝预立边功,救荒除盗,锄强暴,植柔懦,有功吾民,盖不独于学政为然。故并书之。

(选自《李东阳集》,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命府知事吴正董其役 董:督察 .B.肄之以祭祀饮射之 肄:学习 .C.名列卿者踵相属 属:嘱咐 .D.不为物夺 夺:改变 .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因华容县南地势低洼,县学长期遭受雨水浸泡倒塌,天顺年间知县许杰将县学迁到县北。

2

B.李文中到华容县巡视,了解到县学长久没有修建,就把修建县学当作自己的职责来完成。 C.当时学子学习内容比较广泛,既有书史文艺,也有祭祀饮射之礼,还有孝悌忠直廉耻之义。 D.作者希望华容学子加强自我修养,不要辜负国家建学养士的期望以及李公和自己的希望。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惟刻石纪事,昭于后世,俾引而无穷者,吾徒事也。(5分)

(2)方圣天子谒贤图治,贤有司又振而承之,兴学明教,亦进德修业之基也。(5分)

8.从文中第四段看,“自养”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

再和 朱熹

久矣投装返旧墟,不将心事赋闲居。 荷锄带月朝治秽,植杖临风夕挽蔬。 三径犹寻陶令宅,万签聊借邺侯书。

【注】

木瓜更得琼琚报,吟咏从今乐有余。

【注】木瓜:出自《诗经·卫风》“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9.请结合全诗,概括诗人“闲居”的表现。(5分)

10.尾联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简要分析。(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 ,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3)夜深忽梦少年事, 。(白居易《琵琶行》) (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杜牧《阿房宫赋》) (5)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8)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名联)

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六机匠 臧克家

①六机匠是我家的佃户,每年秋后看见他把劳苦一年所得的粮食往我家扛,我总是呼他声“六爷爷”。他和他的弟兄几个分住在低低的茅屋里,屋子谦卑地压在两枝巍巍的旗杆前。

②最早是弟兄们一起过日子。农忙时,他们全成了农夫,到了冬天,每个身子便钉在一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