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导学案_00002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2:05: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声音的几种特性。

2.掌握影响音调和响度的因素,会区分音调和响度。 3.能判断声音的特性。 学习重点:

音调和响度的区分以及声音特性的判断 学习难点:

音调和响度的区分以及声音特性的判断 课前预习:

1、音调是指声音的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_有关。响度是指声音的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_有关。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_就不同。

2、人的听觉上限的频率是 Hz,人们把高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 ;人的听觉下限的频率是________Hz,人们把低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 。

3、女同学说话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 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 的缘故。那么一个大声说话的男声与一个小声说话的女声相比,音调高的是 声,响度大的是 声。 4、指出下列各种声音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些特征: (1)“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大; (2)“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高; (3)“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好。

5、我们欣赏音乐时能分辨处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 )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D.传播速度不同 自学探究

第1页/共5页

问题一:听阿宝的歌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音调(阿宝所唱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一般人唱不上去,这是为什么呢?) 定义:我们把声音的 叫做音调。 影响音调的因素是 。 频率

定义:我们把物体 叫频率 问题二:敲鼓,让学生体会响度与什么有关系?

响度(敲鼓的时候,用力敲击和轻轻敲击哪个声音大呢?) 定义:我们把声音的 叫做响度(即声音的大小) 影响响度的因素是 : 越大,响度越大; 振幅:振幅是指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 问题三:听乐曲 为什么能够区分出不同乐器? 音色

(我们在听美妙的音乐的时候,总能区分出是哪种乐器在演奏,这是为什么呢?) 定义:音色是用来描述发生体特性的。

发生体的音色跟发声体的 和 有关。 例:买西瓜时敲一敲,通过音色的不同来区分是熟瓜还是生瓜。 我们能听出熟人说话的声音也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互学探究

1、频率:(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振动 的物理量。

(2)单位: ,简称“ ”,符号: (3)50Hz:表示物体1秒振动 次。 2、频率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3、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 有关:距离发声体越 ,响度越大。

第2页/共5页

小组展示:分小组展示讨论结果,教师点评。

课堂小结:小组展示本组得出的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最后总结。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敲鼓时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此现象表明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是声源( ) A.振动的幅度 B.组成的材料 C.振动的快慢 D.自身的结构 图1

2.如图2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3.如图3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图3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4.吼猴是世界上叫声最响的动物之一,它以雷鸣般吼声其他动物不要侵犯它的领地。这里的“雷鸣般”描述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5.吉他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6.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 )

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