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5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 17:24: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会把握诗歌中奠定的感情基调。 2、学会抓住意象解读古诗的技巧。

3、通过不断的诵读,在朗读过程中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 过程和方法:

1、学会如何赏析一首古诗:通过把握意象描述的画面,营造的意境,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2、赏析借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3、通过练习加强赏析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家国之愁和故园之思。

2学情分析

1、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高一(18)班的学生,这个班整体学生很积极,思维比较活跃,学生基本能够很好地配合教师,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即使是一般的学生也对语文比较感兴趣,在理解和表达能力方面比较强。

2、学生基本能理解诗歌的大致内容,但是对诗歌的个别词语理解还是不够准确,因为较少涉及鉴赏诗歌的练习,不大能够较全面赏析一首诗歌,回答诗歌鉴赏题时,答案的表述也不够完善。 3、学生的表述能力有待提高,需要老师的及时引导。

3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如何赏析一首古诗:通过把握意象描述的画面,营造的意境,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难点:体会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家国之愁和故园之思。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师:各位同学,大家还记得《咏怀古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写的吗?安史之乱之后社会还不安定,杜甫想回家却仍在西南漂泊,这样的背景下写的。这篇《秋兴八首(其一)》是和它同一年所写。这首诗又抒发什么情感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活动2【活动】品读赏析 全班齐读一次品味诗歌情感。

师:究竟大家诵读时,对情感的把握是否正确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 【进入课文讲解】 活动3【讲授】整体感知

1、师:我们知道分析诗歌:第一步要抓题目:这个题目《秋兴八首(其一)》是什么意思呢? 【齐读注解:借秋天的景色感物抒怀之意/因秋感兴)】

师:写了秋天什么景色呢?讲过诗歌当中出现的景物一般都是饱含诗人的情感的,这些景物叫意象,诗人往往通过意象来寄托感情,那么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呢? 【一联一联地来找读】

【教师明确: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波浪/风云/丛菊/泪/孤舟/寒衣/暮砧】

2、师:诗人通过采用一系列的意象描绘了一个画面。之前布置大家回去预习结合意象描绘诗歌的画面,现在来对比两位学生的作业(以图像JGEP形式展示学生作业),看这两位同学描述得怎么样?我们之前讲过怎么判断描写得好不好呢?1是否遗漏意象,2是否抓住意象的特点,3想象是否合理,是否丰富。

【结合学生作业,结合意象分析。并明确:“江间波浪兼天涌”:风云、海浪在翻滚—诗人内心在翻滚——为什么翻滚呢?“萧森”骇人,寓有悲壮色彩的巫峡景观,又形象地暗示了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战乱不息的政治形势和社会黑暗,并从中流露出了一股忧国忧民的愁绪。“丛菊两开”:看到两次,第一次在这里看到,也同样是秋天,流泪感伤还不能回家,第二次今年看到,又流泪。】 【拓展延伸:暮砧】

师:在这首诗里,暮砧是表达思乡之情的意象,我们来看另外一首诗,杜甫的好朋友李白《子夜吴歌》里暮砧这个意象是不是也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呢?

【教师明确:因此捣衣意象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长安城一片月色,千家万户传来捣衣的声音。秋风吹不尽的,总是思念玉门关的情思。什么时候才能扫平胡虏(匈奴),亲人可以停止远征。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诗中的“玉关”也不是一般的具体地名,而是泛指边关的意象。良人:妇女称丈夫; 思妇:怀念远行丈夫的妇人。)】

3、师:通过这个拓展,希望同学们能够加深对暮砧这个意象的了解。好,现在回归《秋兴》这首诗,我们刚才从整体上了解了诗歌的内容,描述的画面。这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呢?我们可以回忆一下《登高》的意境是凄清萧条悲壮,这里呢?

【教师明确:萧森悲凉、雄浑壮丽】 4、根据诗意有情感地朗诵。老师范读。

【教师明确朗诵要诀:首联:萧森,阴森,低沉;颔联:雄浑;颈联:慢、顿、感慨;尾联:急促(一气呵成)】 师:希望大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朗诵方式:齐读——自由读——提问个别学生读) 5、 总结:

师:诗歌整体上用了什么手法? 【教师明确:借景抒情。】 活动4【活动】课外探究

师:通过这首诗歌,我们特别明确了鉴赏写景类的诗歌时要抓住意象特点,通过想象把握意象所营造的意境从而体会作者的感情。我们来做一道练习题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杜甫的《江汉》,诗中颔联主要用了哪两个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用作业本做。 【展示学生作业。】

【教师明确:主要用了“片云”“孤月”这两个意象 ,营造了一种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凄凉(冷清或孤清)的意境,“片云”表明诗人像飘荡在远天的片云一样远客异乡;“孤月”表明诗人与明月一起,孤独地面对漫漫长夜,流露出作者漂泊无依、孤独寂寞的烦闷。】 活动5【作业】课后作业

完成《课时讲练通》21—24页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