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20 2:45: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图2.2 2.3拟采用的方案 综合考虑分型面的选择注意因素,选择定时器盒盖的下端面为分型面。 方案1:浇口:侧浇口 抽芯机构:滑块+斜导柱的侧向抽芯机构 脱模机构:推杆机构 方案2:浇口:潜伏式浇口 抽芯机构:滑块+斜导柱的侧向抽芯机构 脱模机构:推杆机构 方案3:浇口:侧浇口 抽芯机构:滑块+斜导柱的侧向抽芯机构 脱模机构:推管机构 从塑件内部顶杆痕迹及浇口痕迹,可以分析出浇口符合侧浇口的特征,侧浇口是最常用的一种浇口形式,一般适用于多型腔模具,因此生产率很高,截面形状简单,加工方便,能对浇口尺寸进行精细加工,表面粗糙度值小。 由于截面尺寸小,因此去除浇口容易,痕迹小,制品无熔合线,质量好。在塑件上凡是脱出方向与开模方向不相同的侧孔或侧凹除少数侧凹可以强制脱出外,都需要进行侧向抽芯或侧向分型方能将塑件顺利脱出。此塑件一侧有有侧凹,必须采用侧向抽芯机构,用侧向抽芯机构抽出侧芯。塑件为盒盖类,常采用推杆推出,顶杆式顶出机构的特点顶杆式顶出机构是最简单、最常用的一种顶出机构,具有顶出效果好、制造简单、更换方便等特点。综合考虑选定方案1为最终方案。 4
3.研究方法、手段: 本设计题目涉及目标均为工程实际零件,通过对塑件的实体测绘,完成基本参数的采集,然后运用《注塑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等知识,指导学生利用AutoCAD和Pro/E或soildworks等软件完成模具结构的设计,并进行相关的校核计算,完成包括选材热处理、制造工艺规程、可行性分析等工作。本设计旨在锻炼学生在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上达到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在塑料成型工艺与塑料模具设计技术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并受到模具设计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三、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前期已开展工作。 1.可能存在的问题: (1)由于经验不足,在零部件尺寸上确定不会很准确,但我会多多查阅资料,尽量减少错误。 (2)因为对pro/e三维软件的操作不熟练,所以在绘图的时候会受影响,我会多加练习。 (3)在设计中考虑不周全,例如工件的结构、工艺性、经济型等,但我会认真分析。 2.前期工作: (1)查阅了相关专业资料为设计做好准备 (2)完成模具二维图绘制 (3)进行模具结构的简单分析,拟订三套简单结构方案 2.5.2通过观察塑件开展的工作: 2.5.1查阅定时器盒盖材料的相关资料,了解注塑模具的发展过程 准确测量塑件的每用PROE绘制零件的三维图。 2.5.3 在图书馆借阅了《塑料注塑模具经典结构180例》《新编塑料模具设计手册》两本资料进行学习。 2.5.4在网上检索一片pdf格式的外文。为后期外文翻译做准备。 3、研究方法、措施: 3.1、方法: 使用Pro/e软件将设计完成的塑料制品调入到模具设计模组当中, 进行装配和型腔排布,再进行注射塑料模具、型腔、型芯滑块等成型零件的设计最后完成二维工程三视图。 3.2、所用软件和工具:Pro/e、AUTOCAD,、手工绘图工具、测量工具。 三维图和二维图。 4、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按周次填写) 第一周:布置设计任务、目的、工作内容,制订计划,进行调研。 第二周:借阅参考文献、设计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5
第三周:提交开题报告,进行开题答辩。 第四周: 翻译外文资料。 第五周:建构零件三维模型,对零件进行结构分析。 第六周:塑件成型工艺分析,初定总体方案(包括塑件选材、型腔数目、布排方式、进浇方式及进浇点、顶出形式),初选注射机。 第七周:对模具各部分结构进行设计、计算。 第八周:进行模具整体结构设计。 第九周:完成模具整体结构设计。 第十周:绘制总装图。 第十一周:绘制零件图。 第十二周:完成零件图的绘制。 第十三周:编写设计说明书。 指导教师意见(对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6
所在系审查意见: 系主管领导: 年 月 日 第十四周:完成说明书,并提交图纸、说明书等各项设计任务。 第十五周:修改图纸、说明书,进行毕业答辩
【参考文献】
[1]葛正浩.Pro/ENGINEER Wildfire塑料模具设计入门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8—98. [2] 曹宏深,赵仲治.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39—129. [3] 谭雪松,林晓新,温丽.新编翅料模具设计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9—176. [4] 杨风霞,姜小莹,汤波.工艺参数对注塑件熔接痕性能的影响[J].塑料工业,2006,34(9):33—35.
[5] 杨扬,董斌斌,刘春太.纤维增强PA66注埋熔接痕性能的工艺优化[J].工程塑料应用,2004,32(3):32—34.
[6] 钱宇强,肖小亭,孙友松,等.注塑成型工艺参数对含熔接痕的PP改性塑件冲击性能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24(7):117—120. [7] 谢颖.计算机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7
9—120.
[8] 陈永涛,杜智敏,何华妹.PD0/ENGlNEER Wildfire3.0中文版埋料模具设计实例精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5—123.
[9] LAWRENCE S,GILES C L.Accessibility and distilbutiou of information on the Web[J].Nature,1999,400(7):107—109.
[10]FISCU S J G,DODD I,GTON GR.Topicdetection and tracking evaluation overview[C]/Topic Detection and Tracking:Event based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2:172—181. [11]洪字,张宇,刘挺,等.话题检测与跟踪的评测及综述[J].中文信息学报,2007,21(6):71—87.
[12]邱立坤,龙志柞.层次化话题发现与跟踪方法及系统实现[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2):157—160.
[13]骆卫华,于满泉.基于多策略优化的分治多层聚类算法的话题发现研究[J]. 中文信息学报,2006。20(1):29—36. [14]杨建良.自动分类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2004,32(3):32—34.
[15]尹中航.网络新闻智能分类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2002.
[16]王鹏驹·塑料模具成型技术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7]申开智 塑料注射模具[M]吧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18]Zhang Jun,Ke Yinglin.A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of auto panel forming process with sequential response surface method[J].Automotive Engineering,2005,27(2):246—250(in Chinese)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