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13 白鹅》 公开课导学案_2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1:26: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白鹅 第一课时

师:请大家读一读这首脍炙人口的诗。 (教师幻灯出示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配真实的白鹅图。学生读诗。)

师:和《静夜思》一样,简简单单的一首《鹅》,几乎成了全中国人都能朗朗上口、吟咏背诵的诗歌。艺术就是这样,越是简单越有魅力。再来看一幅白鹅图,(幻灯出示丰子恺的白鹅图)这就是著名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他同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大师,也是我们本次要学习的课文《白鹅》的作者,(板书课题:白鹅)瞧瞧他的画,你发现丰子恺先生的画有什么特点? 师:对,就这么简简单单、寥寥几笔就让白鹅跃然纸上,这就是艺术大师的功力。作者惜墨如金,课题不加任何修饰,请大家读读这样干净的课题吧! (学生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词新词。指名认读,相机正音。重点强调“角”“吭”“伺”是多音字。齐读。你最想提醒大家那些字的读音? 2、读音难不倒大家,书写呢?你觉得哪个字容易写错,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范写“脾”字,边写边讲解:生书写两遍。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文中这只白鹅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这是一只怎么样的白鹅呢?

(教师幻灯出示:这是一只------的白鹅。)

2、作者笔下的白鹅给大家留下这么丰富的印象,可见作者是把白鹅写“活”了。(板书:活)写动物,就要让它们“活”在你的文字中。大家在作文中也练习过写小动物,请回忆自己的习作经历,说说要让小动物“活”在你的文章中,可以写些什么,有什么好办法分享吗?

(外形、生活习性、脾气、吃食、活动、动物和我们“交往”的趣事。) 3、请一位学生为我们读读这句话。 (幻灯出示:“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位学生读。)

4、外形确实是写活动物首选的角度,课文《燕子》中就着力刻画了小燕子的外形,让我们读后好像看到小燕子一样。可是丰子恺的《白鹅》却让我们很意外,全文对白鹅的外形描写仅一句话。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读读这段话,说说作者是如何写白鹅的外形的。 (幻灯出示:“这白鹅,是一位即将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写它的姿态用了哪一个词?左顾右盼是什么样?谁来示范? (学生表演。)

5、是啊,只有对陌生环境充满好奇并且无所畏惧才能这般左顾右盼、旁若无人,就连主人好像也不放在眼里,无怪作者忍不住想到,请读——(教师幻灯出示:“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师:“高傲”,怎么理解?一般情况下,你会用高傲描写动物么? 师:看来作者完全把这只白鹅当作人来写了,这也许就是把动物写活的一种方法吧。(板书:当作人来写)再来读读第2自然段。 (教师幻灯出示:“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师:这简单的一句话中也藏着许多方法,有哪些呢? (集中围绕一个意思来写、从多角度写、写全面……) (教师适时选取学生的发言进行板书。)

师:接下来,请大家自由读读剩余段落,继续寻找作者写作的秘诀,并和我们分享你最感兴趣的地方。特别欢迎大家拿起笔,一边读一边做些记号,进行批注。 三、读中悟情,品文悟法 1.解读第3自然段。

师:谁先和我们分享描写“鹅的叫声”的第3自然段?你觉得从鹅的叫声中能感受到鹅的高傲么? (教师幻灯出示:“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师:很好,作者将鹅和狗对比,你觉得合适么?如果是你来写,想和谁比? 师:说得很有道理,对比一定要选好对象。(板书:恰当对比)同样,在第4自然段“步态”描写中和鸭子的对比,也是作者精心选择的。读好第3自然段,下一段就不需要老师详细讲解啦。先看本段,请大家圈出作者描写鹅叫声的几个词语。这些词语中有的现在不常见,如果不理解,可以提出来,大家互相帮助说一说。

生: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师:亏得这鹅不会说话,但是我相信作者丰子恺和大家一定能明白鹅在叫喊些什么?(幻灯出示:“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听,鹅在叫什么呢? 师:不知道大家发现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特点了么?

师:是啊,字数相当的词语,读来特别有节奏感。来,一起读一读,特别关注这些词语,读出这段文字中蕴藏的节奏感。 (教师再次幻灯出示第3自然段,学生齐读。) 2.解读第4自然段。 (教师幻灯出示:“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师:作者写鹅的步态,我们之前已经略有接触,知道了作者采用对比的方法。但是我相信这段话中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净角”一词大家不一定理解,我准备了一段录像给大家看看。请大家说说你看后的感受。 (教师课件出示净角出场片段和鹅的走路姿态。)

师:一看就明白了吧!其实不理解就是由于时代相隔的关系。写文章,是要考虑读者的。要知道在此文刚刚问世时,此句一出,语惊四座。因为那时先生的好友都是超级戏迷票友,大家都很熟悉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所以读到这段文字就仿佛看到一只高傲的白鹅一摇一摆地阔步走来。咱们今天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让这段文字“活”过来。大家先试一试,该怎么读? 请大家推荐一个同学来试试。(一位学生示范读。) 师:能和大家说说该怎么读才能读出鹅的高傲吗?

(学生集体试读。)

师:学习了课文前半部分,我们收获很大:了解了鹅的叫声、步态,还掌握了一些把动物写“活”的好办法,哪些好方法?(根据板书小结)下节课,我们再学习鹅的“吃相”部分。 四、作业

摘抄课文1-4自然段的好词好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白鹅

当作人来写

围绕一个意思来写 活 多角度写

恰当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