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4/5 13:20: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下载使用!
夜归鹿门歌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岳阳楼 菩萨蛮(其二)
篇目一 夜归鹿门歌
一、字音认读
1.栖隐(qī) 2.岩扉(fēi) 3.寂寥(liáo) ...4.喧闹(xuān) 5.缩颈鳊(jǐnɡ biān) 6.轩冕(miǎn) ....7.揖让(yī) 8.耆年(qí) 9.槎头(chá) ...二、词语积累
1.渔梁渡头争渡喧 .2.岩扉松径长寂寥 ..3.惟有幽人自来去 ..三、佳句诵读
1.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2.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3.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说作者
(一)简介:孟浩然(689-740),以字行,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人称孟襄阳。主要活动于唐开元年间,他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的涧南园,中年以前曾离家远游。四十岁那年赴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多年,到过许多山水名胜之地。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贬荆州刺史,孟浩然曾应辟入幕,不久辞归家乡,直至去世。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
(二)作品:著有《孟浩然集》。名篇有《过故人庄》《宿建德江》《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三)评价: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
寻背景
鹿门即鹿门山,在湖北襄阳,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寻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在鹿门山辟一住处。
这首诗就是孟浩然四十岁赴长安求仕不遂,漫游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隐居,绝意仕进时的作品。
1.此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请找出两个场景中的意象。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这两个场景的特色。
提示:江边:钟声、渡头 喧闹的黄昏江景图 山中:月亮、烟树、岩扉、松径 幽静
- 1 - 喧:声音嘈杂 岩扉:石门
幽人:隐居者,诗人自指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下载使用!
的月夜山景图
2.“惟有幽人自来去”一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心境?结合全诗,可以看出诗中主人公是一位怎样的人?
提示:体现了诗人宁静、超脱和悠然自得的心境。句中的“幽人”,既是指庞德公,也是诗人自况。庞德公曾在这里隐居,诗人步他后尘,在这里一个人生活。在这个天地里,人似乎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心中是多么宁静、超脱和悠然自得。
主人公是一位孤高的隐者。前四句的尘世生活的动态描写与后四句的隐居生活的静态刻画两相对比,比出了诗人与时人的相异之处,也比出了诗人与前贤的相通之处,从而塑造了一个孤高的隐者形象。
一、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2.分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天高地远,四野空旷,江水清澈,月亮倒映其中,显得离人很近。整个场景,因日暮而昏暗,又因月色而清淡。作者通过对客观环境的主观性描绘,显示出诗人的寂寞孤独,将内心深处的愁绪鲜明地展现出来。(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其二)
[唐]贯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 鸳鸯
②
①
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 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 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 ①
(xī chì):一种像鸳鸯的水鸟。②柘(zhè):一种树。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一、二两句诗描绘了一幅静谧安恬的田园之景,诗人颂扬村民勤劳智慧之意俱在其中。 B.三、四两句诗描绘了美好和谐的农家生活,寄托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
- 2 -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下载使用!
C.后四句塑造了包括作者在内的四种人物,虽然着墨不多,可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D.此诗给人清新健美之感,在晚唐绮丽纤弱的诗风中,可谓独树一帜。
E.诗中“牧童”的形象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中“牧童”形象相同。
解析:选BE B项,三、四两句没有描绘农家生活,后面四句才是写农家生活;E项,两个牧童的形象不同。
4.全诗以山翁热情相邀收束,可谓戛然而止。请结合全诗分析这种笔法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虽未写眼前景象,可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已经展现眼前;虽未写作者心情,可面对如此宁静美好的环境,面对如此殷勤好客的人们,作者流连忘返的心情也已经不言而喻。如此写来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留下耐人回味的余地。
二、语言应用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诗,是中国文学极具特色的一朵奇葩。唐诗绚烂、宋诗清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实反映古代社会的人情风貌,易为人们所接受,流传十分广泛。
①所选诗歌题材十分广泛,内容非常丰富 ②它们既表现了中国文字的艺术魅力
③又代表了中华文化的雍容典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④从感时伤怀到离别赠友,从凭古吊今到故园之思,从写景状物到羁旅之愁
⑤《千家诗》选取唐、宋各朝名家名诗,每一首都朗朗上口,浅显易懂;咏物拟人,富有情趣
A.①④②③⑤ C.③①②④⑤
B.②③⑤①④ D.①④③②⑤
解析:选B 首先要注意代词的指代对象,“它们”应该指唐诗和宋诗,故放在首位,又根据“既……又……”的顺序,确定③在②后,①④⑤三句的顺序要考虑总分关系,先总括《千家诗》特点,后分说内容丰富,再列举内容的分类。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