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6 2:52: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

本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把握世界的本质及自然、社会、人类统一的基础,认识世界的存在状态及发展规律;同时,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及其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了解其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掌握辩证地认识事物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重点]

1. 1. 物质的根本属性及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 2. 规律及其特点

3. 3.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及核心内容 4. 4. 意识的本质及能动作用 [教学难点]

1.物质的唯一特性与根本属性的关系 2.意识的起源

3.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手段]

讲授为主,讨论与多媒体为辅 [教学时数]

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 自在世界

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有两层含义:1、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2、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未被人化的自然界

(二)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对物质的常识性理解:一个大学生的一天,早起?? 物质概念的历史演进: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等同于具体物质形态,是“个性”。“物质”最早由希腊文“母亲”变化而来,即创造者,它是天地之母。中国的五行说:“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印度的“地水火风”。王充的元气论:天地,含气之自然;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也。天覆于上,地偃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气中间矣。德谟克利特:原子与虚空。周易:八卦象征八种实物,这八种东西交互配合,演化出万事万物。

2、近代形而上学物质观:认为原子是“宇宙之砖”,原子的属性是物质的属性。特征: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克服了直观朴素性。局限性在于:把特殊的物质层次(原子)误认为物质的一般,把原子的个性当成物质的共性,不理解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将特定历史条件下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理论混同于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不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3、辨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恩格斯在理解物质概念时,把“物质”和“实物”加以区别,认为“物质”是一般的、共性的东西,而“实物”是个别的,感性经验的东西。经验世界中我们能用感官感知的物质具体形态,如山、水、桌子等都是“实物”。“物质”不同于“实物”,同时又同“实物”有内在联系,即它是从“实物的总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实物的共同属性。恩格斯说,物质“这样的名词无非是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许多不同的、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把握住。”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等同于原子,认为物质、原子的特性是广延性,不可分性、质量不变性等。但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物理学发现表明,一种原子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原子、

1

原子还可以分出电子等等。科学发现表明,原子并非不可变、不可分。在这种科学发现面前,唯心主义者兴高采烈,高喊“物质消失了”、唯物主义已经被驳倒了”。因此,列宁主张必须从物质和精神的比照中来规定物质的特性。从物质、与精神的比照中看,物质只有一种特性,即客观实在性,至于说不可分性,广延性等,那都不是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说的。电子究竟可分不可分,质量不变等是科学上的事,不是哲学上的事,哲学所关心的是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而非单独的物质问题。从物质和精神关系上来理解物质的特性,物质只有和精神相区别的客观实在性。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三) 列宁物质定义的重要意义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与唯心论、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3、坚持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分化于自然的决定性因素。劳动创造人 2、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方式 马克思:“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动物的生命活动:消极适应、本能、生理结构、活动器官、生存。人:利用工具、积极改造、生活、活出意义、价值。(中国古代的人禽之辨日常生活中骂人时的如禽兽,或禽兽不如)

3、实践活动贯穿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内在的包含三重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思想意识。解决这三种关系,就是生产实践、调整社会关系的实践和创造精神文化的 实践,因此就构成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领域、政治生活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

4、劳动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人和人类社会的任何发展和变革都是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联系、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一)联系及其特点

联系作为普遍的哲学范畴,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是物质的普遍本性之一。

1、联系具有客观性。例如,树叶存在着,这意味着树叶和光、水等联系着,不和光、水等联系了,树叶就不存在了。因此,承认了事物存在的客观性也就承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2、联系具有普遍性。这是从普遍和特殊关系角度分析联系。首先,一个事物内部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着的。其次,事物和外部其他事物是联系着的。再次,由于以上两点,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着的,世界是一张联系之网。

3、联系具有多样性。因此,必须全面把握事物的各种联系,避免片面性。 4、联系具有条件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二) 发展的永恒性及其实质

世界的统一性使世界万物相互联系,相互联系会产生运动,在运动、变化的基础上出现了发展。

向上的质变=发展 质变=变化

运动 ↑ 向下的质变 量变

(运动、变化、发展关系图)

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是指客观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的前进的运动。

2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生事物不可战胜规律

所谓新生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相反,旧事物是指历史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历史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东西,它是下降方向的运动。前进、发展是在不断地否定这些下降运动中实现。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是,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根据是什么呢?是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 第一,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的内部,它在未分化为一个独立的事物以前存在于旧事物之中。第二,新事物比旧事物有更多的优越性和更大的生命力。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吸收了旧事物中积极的东西,增加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比旧事物优越,富有生命力。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一)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不测之谓神”。 -----《易经》

“万物皆各有耦” ,“耦之中又有耦”。

-----王安石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

“无独必有对,万物皆有两端。”

-----朱熹

矛盾: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对立属性=斗争性,统一属性=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性质和趋势。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的相互依赖性,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的相互贯通性。

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对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斗争是同一中的斗争,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 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使矛盾双方能够在一个统一体内相互依存 第二,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

第三,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变化,造成双方力量的不平衡性,从而使矛盾得以展开。

第二,在事物质变的过程中,矛盾斗争性使矛盾双方突破原有的限度,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瓦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一个事物转化成他事物。。 (三)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内因:某一事物自身所包含的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 外因: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