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审定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7 16:47: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五、单元教学难点 1、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圆柱体、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七、单元教学进度计划 总课时数: 12 节 时 间 第一周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三周 教学内容 面的旋转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 练习一 节 次 1 3 3 3 2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教学内容 面的旋转 面的旋转 1、通过初步认识圆柱和圆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联系生活,在生活中辨认圆柱和圆锥体的物体,并能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形状来。 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各种面、圆柱和圆锥模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温故互查: 学生活动 补充修订 总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将自行车后轮架支起,在后车车条 上系上彩带。转动后车轮,观察并思考学生观察思考 彩带随着车轮转动后形成的图形是什交流自己的想法 么? 学生根据发现的现象(彩带随着车 轮的转动形成了圆)说明自己的想法, 并体验:点动成线 合作探究: (1)观察课本P2各图,你发现了什 么? 学生根据生活经(2)如图:用纸片和小棒做成下面验交流回答 的小旗,快速的旋状小棒,观察并想象旋转后形成的图形,再连一连。

汇报点评: (1)风筝的每一个节连起来看,形成了一条线;雨刷器扫过后形成一个半圆形,转门形成一个圆柱。 学生感受点、线、面、体之间学生体验: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的联系。 成体。 (2)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然后根据想象动手操作 的图形连线 学生体验:线动成面 (3)介绍:圆柱、圆锥、球的名称。 并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介绍一下这几个立体图形的特点。 指名请学生说。 小结 巩固练习: 判断。 (1)一个圆柱有无数条高,一个圆锥也有无数条高。 (2)圆锥的表面有两个面(侧面和底面)。 (3)圆柱的底面是面积相等的两个圆。 面的旋转 连线 学生回答 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教学内容 圆柱的表面积 总第 2 课时 圆柱的表面积(一) 1、能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教学目标 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想象、操作等活动,知道圆柱侧面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使学生认识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 学生能够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课件 教学圆规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自学感悟: 拿出圆柱体茶叶罐,谁能说说圆柱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工人叔叔做这个茶叶罐是怎样下料的?(学生会说出做两个圆形的底面再加一个侧面)那么大家猜猜侧面是怎样做成的呢?(说说自己的猜想) 合作探究: 研究圆柱侧面积 学生活动 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操作、观察对 补充修订 1、独立操作:利用手中的材料,用比、小组交流,认自己喜欢的方式验证刚才的猜想。 识圆柱的侧面。 2、观察对比:观察展开的图形各部 分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 3、小组交流:能用已有的知识计算 它的面积吗?

汇报点评: 开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探索汇报圆柱侧 重点感受:圆柱体侧面如果沿着高面积的计算公式 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里要强调沿着高 剪)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体上的那个面有 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是圆柱体底面 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的高) 小组总结圆柱侧面积的公式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 侧 == C × h 巩固练习: 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可能是( ) )形。第二种情况是独立完成 形,也可能是(因为( ) 拓展延伸: 做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 面直径为4分米,高为5分米,至少需小组汇报。 (选出一个学生已经展要多大面积的铁皮? 圆柱体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高 → S侧=ch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圆柱的表面积 =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