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信用社之现状与改革发展方向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1:46: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农村信用社之现状与改革发展方向

作者:王彦辉

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36期

【摘要】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核心,对当今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的政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倾向,作为一直以农村市场为主阵地的农村信用社,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战略服务的高度做好农村市场的布局,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不断巩固和扩大农村阵地,真正实现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已成为当前农村信用社的首要任务。本文将从分析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入手,找到依然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竞争力 发展方向 一、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现状

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作为我国以开拓农村金融服务为方向的金融组织,自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农村信用社虽然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但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

(一)经营管理方面薄弱 1.农村信用社规模小,力量薄弱

相对于其他商业银行,农信社的起步较晚,目前的规模较小,在经营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同样因为规模小,其中新产品的创新、科技信息技术的应用等相对成本较高。 2.农村信用社运行效率低

农村信用社并未形成真正的商场利率,低效、无效融资较多,储蓄—投资的转化过程不畅。

3.经营状况差

农信社普遍存在着严重亏损、较大的不良贷款、资不抵债等问题。据有关调查表明,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占贷款余额的37%,50%以上农信社存在资不抵债。 (二)人力资源和客户拓展与维护方面意识不强 1.人力资源丰富,人才资源匮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目前基层机构存在“第一学历高的人少,进修学历众多;高级技术人员少,初中级技术人员多;年龄逐年增大的多,新鲜血液补充少”的“三多三少”现象。大多数农信社的网点都有4人以上,各营业网点一线人员年龄结构相对偏大,对新鲜事物的适应能力明显滞后,真正精业务、懂技术、高素质及富有开拓精神的人才屈指可数。同时,随着员工年龄的增长,一些员工的学习热情有所下降,个人结构老化,跟不上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速度,极大地限制了信用社的进一步发展。

2.农信社目前缺少维系与拓展客户的管理办法

农信社宣传方式单调,力度不足,客户对农信社推出的新金融产品认知程度不高,这也成为了农信社新业务推广的一大弱势。目前农信社对新产品的宣传方式仅限于客户前来办理业务时作推广,或者只是在营业场所放置一些宣传单页,没有渗透到社会各阶层,缺乏形式多样的普及的宣传形式。在拓展客户方面仍然以“坐门等客”为主。虽然行长、主任每天奔走于各客户之间,也很重视客户的拓展,但在思想上仍没有清晰的客户拓展与维护概念,缺少系统性、综合性的营销措施。

(三)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弱,业务品种单一

农村信用社由于受地域、经济、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业务经营创新性不够,服务手段落后,信用工具落后,金融业务单一,品种较少,产品创新与客户需求有差距,无法满足不同阶层的客户需求。如结算渠道单一,未开办股票、外汇、基金等理财产品。比起其他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在资金实力、人才资源及经营管理上存在着很大差距,其创新能力、硬件配置、结算手段和科技运用等也明显处于劣势。 二、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发展方向探讨

以农为本、服务县域的市场定位是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农信社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改革,以谋求自身发展的新方向。 (一)不断完善内控管理体制

农村信用社要尽快引进商业银行先进的经营理念,牢固树立“内控优先”的意识,加强内控机制的建设,营造有效内控的氛围,查清当前内控的薄弱环节、理顺内控流程、强化制度落实,严格责任追究,实现内控制度的全流程管理,并具体落实到人。建立高效的内控管理体制,为农村信用社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人力资源储备与人才队伍建设

随着经营范围不断拓展、业务品种不断增加,对其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农信社要想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引进力度,进行人才储备,从大、中专院校吸收一批高素质人才充实农信社队伍,为其注入新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力量源泉,增强农信社的造血功能。要选好发展型干部、配好发展型班子,切实提高人员的德才素质,建立一支优秀的金融专业队伍,为将来的业务发展奠定基础。 (三)注意探索金融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

在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农信社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以满足不同发展阶段对客户的多层次服务需求。农信社应加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创新,应根据其主要服务于三农经济的特点,针对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提供如:代收电费、代收水费、代收电话费、代收交通违规费和罚款以及代收工商管理费等等。再次,农信社必须加快电子化网络平台建设,利用其网点众多的优势,大力开发ATM的功能,为客户提供简单、便捷、方便的结算环境。 参考文献

[1]史冰.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决策与信息(下旬),2011(02). [2]陈耀芳,邹亚生.农村合作银行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刘亚平.推动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对策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0(22). [4]王君.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与发展思考[J].企业经济,2006(11).

[5]高伟.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调查研究报告,2004(189). [6]贾晓辉.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问题与改革思路[J].人力资源管理,2011(01). [7]何广文,李树生.农村金融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8]赵英阳.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现状、问题及改革研究[J].经济与环境探讨,2010(12). (编辑:孟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