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集体备课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7:02: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西亚、北非

一、西亚和北非

西亚-[读图识记]1.主要国家(石油、战争),沙特、伊朗、阿富汗、伊拉克、卡塔尔首都,伊拉克的邻国;2.阿拉伯半岛、安纳托利亚半岛(高原)、伊朗高原、两河平原、河流、;3.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五海;4.北回归线

北非-[读图识记]1.五国;2.北回归线;3.运河、海峡、地中海、红海 1、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⑴ 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沟通大西洋、印度洋,联系亚欧非三洲,位于地中海、红海、黑海、阿拉伯海、里海(湖)之间,还有苏伊士河和土耳其海峡控制海上交通要道

⑵ 高原为主的地形:有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小亚细亚高原等,平原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及两河流域,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400米)

⑶ 炎热干燥的气候:大部分属热带沙漠气候,干燥少雨,河流稀少。地中海沿岸地区属地中海气候 撒哈拉沙漠:世界面积最大的沙漠。地表植物稀少,地下石油丰富

无流国——阿拉伯半岛上的沙特、科威特、阿曼等七国降水很少,地面没有河流。 2、居民和经济

⑴ 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为主的社会:白色人种,半数为阿拉伯人,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国家被称为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

⑵ 世界最大的石油库和磷矿库

西亚和北非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西亚石油以波斯湾为中心,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为主要产油国,北非石油分布在撒哈拉地下,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为主要产油国

油田特点: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

输出:输出量占生产量的90%,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A油田油管 地中海、红海沿岸油管

路 线 B波斯湾 好望角 西欧、北美(过好望角运输量最大)

苏伊士运河

C波斯湾 马六甲海峡日本

北非摩洛哥一国的磷酸盐占世界的3/4,磷酸盐生产是该国的经济支柱 ⑶ 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畜牧业:比较发达,游牧为主。安卡拉羊毛和阿富汗紫羔皮著名

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绿洲地区,枣椰是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椰枣是伊拉克特产 [注意]北非是非洲工矿业最发达地区 3、埃及

[读图识记]1.地中海、红海、苏伊士运河(亚非分界线);2.尼罗河、纳赛尔水库和阿斯旺水坝3.北回归线;4.金字塔、开罗(非洲第一大城市)、亚历山大(埃及最大海港)

位置和领土:非洲东北部,亚洲境内的西奈半岛(在苏伊士运河以东),也是埃及领土

人口城市:主要集中于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入海处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开罗在尼罗河三角洲顶端,是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亚历山大是地中海边的重要海港

尼罗河:全长6600千米,世界第一长河,发源于东非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

经济:传统出口商品长绒棉,现在经济支柱是石油、运河、侨汇、旅游收入 [注意]中东问题:领土、石油、水源、宗教、外国势力插手等。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读图识记]1.开普敦(气候);2.赤道穿过,好望角;3.高原、盆地、岛屿、海峡、湖泊、东非大裂谷、刚果河 1、自然环境 ⑴ 地形

高原为主(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东部高原上有非洲最大湖泊维多利亚湖——盆地凹陷形成。

范围:南起赞比西河口,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死海附近 特点:两岸悬崖壁立、附近火山很多,谷底湖泊连串。

东非大裂谷

有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有非洲最深而狭长的湖泊坦噶尼喀湖

形成:板块张裂处断裂形成

刚果盆地:内流湖地壳上升,刚果河下切,湖水外泄而成为世界最大盆地,刚果河是世界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海岸线:平直,海湾、半岛、岛屿少。最大海湾几内亚湾;最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南端有好望角

⑵ 气候——炎热多雨热带大陆

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南部南回归线附近;地中海气候局限在最南部的沿海地区

[注意]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为什么是热带草原气候,而不是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地区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气流上升,终年形成大量降水,因而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但位于赤道的东非高原,因地势较高,气温大大降低,上升气流减弱,降水量减少,因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⑶ 矿产:铜矿—刚果民主、赞比亚;黄金—南非、加纳;金刚石—刚果民主、南非; 石油—尼日利亚;铝土-几内亚 2、居民和经济

⑴ 黑种人故乡:90%以上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

⑵ 政治地图的变化:二战前非洲三个独立国家(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现在都已独立

⑶ 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许多国家发挥各自在矿产、森林、畜产和热带经济作物方面的优势,生产一两种工业发达国家需要的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用于出口作为本国经济的支柱。最发达的国家是南非,约翰内斯堡是该国最大城市和采金中心 ⑷ 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人口:自然增长率居各洲之首,增长速度超过粮食增长速度,人均量各洲最低 粮食:中非、西非、东非缺粮最为严重

环境:人们为了生存,采取了滥砍、乱垦、乱牧,致使环境恶化

解决途径: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加强民族团结 3、南非

⑴ 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国家:首都比勒陀利亚,绕着好望角的航线是世界最为繁忙的航线之一,临近好望角的开普敦,是南非最大的港口。

⑵ 矿产丰富,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世界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出口国,也是金刚石、铀、锑的重要产地,约翰内斯堡是金矿开采和机构制造中心。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欧洲西部

[读图识记]1.主要国家;2.群岛、岛屿、海峡、海域;3.北极圈;4.平原、山脉、河流、运河5.北海石油和航运 1、自然环境

⑴ 位置范围:欧洲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⑵ 海岸线曲折:世界上最曲折的一洲,多半岛、岛屿和海湾。主要半岛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南部有巴尔干、亚平宁、伊比利亚,主要岛屿有不列颠群岛和冰岛,主要内海有北部的波罗的海、南面的地中海、东南面的黑海,边缘海有北海,比斯开湾是著名的海湾 ⑶ 地形:平原、山地为主,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

平原:北海、波罗的海沿岸,莱茵河以东波德平原、以西西欧平原

分布

山地: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阿尔卑斯山脉,博朗峰本区最高 [补充]冰川对西部欧洲的影响

冰川运动时对地面的强烈刨蚀作用,造成角峰、宽谷、冰蚀湖、峡湾等冰蚀地形。冰川消退后,又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冰碛地形。第四纪冰川在欧洲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一个是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第四纪冰川对欧洲的地形起了雕塑作用,如芬兰、瑞典众多的冰川湖,挪威幽深曲折的峡湾,东欧平原和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阿尔卑斯山脉高山带峰峦挺拔、谷地宽阔、两侧多湖泊等,都是第四纪冰川塑造的结果。 ⑷ 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 特征:海洋性特征显著 气候:成因

纬度位置 海陆分布 地形 洋流 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35°~60°之间,属温带气候 西临大西洋,大陆轮廓曲折,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 中部为平原,山脉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东西差异: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 南北差异;北部是极地气候,南部是地中海气候 ⑸ 河湖

河流特征及成因:本区多平原,降水量较多,河网较密,水量充沛,因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不利于长河的形成,河流短小

主要河流:多瑙河世界流经国家最多(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等9国)。

莱茵河世界航运最繁忙,货运量在世界上仅次于密西西比河

湖泊:西北部和阿尔卑斯山脉两侧(多为冰川作用形成) 2、国家和居民

⑴ 国家和地区:有世界最小的国家梵蒂冈

⑵ 居民:白色人种为主,人口稠密区沿着煤矿和工业地带分布,略呈“十字型”,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匈牙利、德国等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⑶ 经济发达地区:大多数国家属于经济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发达,其中德国居第一位。⑷ 发达的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