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0 2:31: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四章 物态变化
第一节 温度
1.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2. 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 常见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见下图)。
常见量程 分度值 1℃ 1℃ 0.1℃ 原理 所用液体 水银或煤油 特殊构造 玻璃泡上方有细管 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时不能甩 ① 使用之前用力甩 ② 可离开人体读数 实验室用-20℃~110℃ 温度计 寒暑表 -30℃~50℃ 体温计 35℃~42℃ 液体的酒精 热胀冷缩 水银 ? 温度计的使用:首先要看清 量程 ,然后看清它的 分度值 、零刻度线(分清零上零下)。 如果使用温度计时超过它的量程,后果:① 玻璃泡胀破;② 测不出温度。 ? 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正确的方法如下:
(1) 温度计的玻璃泡 完全浸没于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 容器壁 或 容器底 。 (2)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 稍等一会 ,待 示数稳定 后再读数。
(3) 读数时温度计的 液泡应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 读数时视线不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的后果(见右上图)。 ? 摄氏度:“℃”表示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0℃
和100℃之间有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3. 体温计的温度范围:35℃-42℃ ①结构特点:玻璃泡容积比玻璃管大,并在玻璃泡上方有一个弯曲的细管。(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变冷收缩,细管内的水银断开,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它表示的是人体的温度。要使已经升上去的水银再回到玻璃泡内,必须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把水银摔下去(其他温度计不允许甩) ②注意事项: 每次使用前要先甩一甩,使玻璃管内的水银回落到玻璃泡,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1. 2. 3. ?
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物质的三态: 固态 、 气态 、 液态 。
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物质从 固态 变成 液态 的过程叫做熔化,从 液态 变成 固态 的过程叫做凝固。 固体分为两类: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是温度不变,这类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晶体形成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 海波、冰、金属、萘、盐等物质是晶体。
非晶体: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这类固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松香、玻璃、沥青、蜡等物质是非晶体。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否有确定的熔点。
第 1 页 共 4 页
? ?
? 物质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
温度 D B A C 温度 温度 E F G H 时间
甲 晶体
温度
O
时间
乙 非晶体
O O
时间
乙 非晶体
O
甲 晶体
时间
物质熔化的温度变化曲线 物质凝固的温度变化曲线
? 对曲线(1)的分析:
AB段——吸热、温度升高,物质为固态;B点:固态
BC段(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物质状态为固液共存。C点:液态 CD段——吸热、温度升高,物质为液态。 ? 对曲线(3)的分析:
EF段——放热、温度降低,物质为液态;
FG段(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物质状态为固液共存。 GH段——放热、温度降低,物质为固态。
4. 探究实验: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见右下图)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使烧杯受热均匀)、盛水的烧杯(水浴法:使试管受热均匀)、试管(装有蜡或海波)、温度计、搅拌器、秒表、(火柴)。
【设计实验】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左右时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实验表格】 时间/min 海波的温度/℃ 蜡的温度/℃ 0 1 2 3 4 5 … 5. 晶体熔化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晶体熔化的条件:① 达到熔点 ; ② 继续吸热 。 晶体凝固的条件:① 达到凝固点 ; ② 继续放热 。 6. 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7. 利用和防止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实例:
? 利用熔化吸热:用冰保鲜、冷敷给病人降温;吃雪糕解暑。 ? 防止熔化吸热:雪熔化时吸热,所以要多穿衣服,防止感冒。 ? 利用凝固放热: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
? 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在高速路上撒盐。(降低雪的熔点) ? 化雪的天气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
0
? 鲜鱼保鲜,用0C的冰比00C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1. 汽化和液化的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2. 汽化:蒸发和沸腾是两种典型的汽化现象。
? 沸腾: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第 2 页 共 4 页
? 纸盖作用:减少热量损失,加速沸腾 ? 沸腾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沸腾的条件:① 达到沸点 ;② 继续吸热
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因为在高原上气压低做饭时不到100℃水就沸腾了,必须用高压锅!
沸腾现象:形成大量的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上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 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加快液体蒸发的方法:① 增大液体的表面积;②提高液体的温度;③ 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天热洗脸凉快、从泳池出来的人感觉冷,发高烧擦酒精降温)
?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它们的异同如下表所示。 不同点 相 同 点 蒸发 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缓慢地汽化 温度降低 1. 都是汽化现象 2. 都使液体变成气体 3. 都要吸收热量 沸腾 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 必须达到沸点且继续加热 剧烈地汽化 温度保持不变 3.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4.液化的方法分为:降低温度、压缩体积两种方法 ? ⑴降低温度液化:
①雾与露的形成 (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雾状小水珠;附在尘埃浮在空中,
形成“雾”;附在草木,聚成“露”)
②冬天,嘴里呼出“白气”。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③冬天,窗户内侧常看见模糊的“水气”。(屋内水蒸气遇到冷玻璃液化成小水珠) ? ⑵压缩体积液化:
①在常温下,将石油气压缩放入钢瓶中,以液态石油气的形式保存。
②“长征”火箭的燃料和助燃剂分别是:压缩成的“液态氢”和“液态氧”。 ③打火机中,常用压缩后的液态“丁烷”作为燃料。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1.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升华也需要吸热热,凝华也会放热。
3.常见的升华现象:樟脑片变小;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冬天晾衣服,冰直接升华;碘升华。 4.常见的凝华现象:霜、雪、冰花、雾凇;白炽灯变黑(钨丝先升华后凝华)。
常见的各种生活现象以及其物态变化:
熔化
1冰棒含在嘴里化了 2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3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流
4吃冰棒解热 5早春河面上的冰的消融 6用雪堆的雪人时间长了雪人变矮 7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棒“流汗” 凝固
第 3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