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 第三课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29 1:44: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三课时 宋明理学

[循着线索·理一理]

[由表及里·想一想]

1.庚寅年祭孔文:“迄宋大兴,如日中天。程朱相续,周张并肩。出入佛道,孔孟真传。人参天地,敬而自反。天理良心,理学体完。”祭孔文中为什么强调“程朱相续……出入佛道,孔孟真传”?

[提示] 理学也是儒学,它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糅合了佛教、道教的一些思想,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体,儒、佛、道相结合的新儒学思想体系。

2.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思想家们对儒家思想在传承中不断的反思、改造和重塑,只是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宋代发生了哪些变化?

[提示] 宋代时期,思想家们使儒学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朱熹提出“存天理,灭

人欲”的主张,建立了理学体系,把儒学推向新高峰。

3.陆九渊提出“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依据此论述谈谈你对陆九渊心学观点的理解。

[提示] 陆九渊把“心”与“理”说成是人固有的,而不是外物给的,他提出“心即理也”,意即本心即天理,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并用自己的体验予以印证,便于人们接受。

[史论术语·背一背](先填后背)

①北宋五子开创了理学;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陆王心学推进了理学新的发展。 ②理学是儒学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融合佛、道思想而进行的自我完善和调整。理学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儒学趋时更新的特点,也充分证明了儒学强大的生命力。

③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使儒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探究点一

史料一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 宋明理学的特点……[未考史料·读出史论]…… 教你读史 史料一“二程”从自然和伦理的角度指出“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即万物都有规则秩序。“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即人应当遵守伦理规范。

史料二 “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教你读史 便是天理之件数。”……“格物须是到处求,博学之,史料二朱熹强调天理就是三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皆格物之谓也。若只求诸己,纲五常,与儒家传统道德一致,亦恐有见错处,不可执一。” 要通过博学、审问、谨思、明辨——《朱子语类》 等途径实现。

史料三 宋代士绅阶层人数增多,常常通过教教你读史 史料三表明“通过教育进行规育进行规训,以家规、家礼、族规、乡约之类的规训”“以家规、家礼、族规、乡约之类定,通过童蒙读物的传播,甚至通过祭祀以及仪式的规定”“通过童蒙读物的传播”“通中常常有的娱乐性戏曲、说唱,把上层人士的知识、过祭祀以及仪式中常常有的娱乐性戏思想与信仰,广泛地传递到了民众之中…… 曲、说唱”等多种方式传播理学。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第二卷

根据史料指出宋代理学的成熟及其特点。 史论形成 宋明理学的特点

(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传统儒学经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名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3)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宋明理学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探究点二 宋明理学的影响……[已考史料·命出新意]…… 史料一 (摘自2013年安徽高考T37)中国的县志中有丰富的女性资料,它们清楚地表明,妇女的贞节是当地荣誉的象征……对风俗的描述,列女志的前言,甚至许多地方志的编纂体例都清楚地显示,女性贞节是向外部世界描绘地方道德标准的综合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来自长江下游的一些例子很有说服力,其中有如下描写:“歙称闺门邹鲁(指文教兴盛之地),盖山川清淑之气所独钟,抑亦程朱之教泽。”

——邓小南等《中国妇女史读本》

史料二 (摘自2013年江苏高考T21)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