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住院医师规培出科考试试题及答案5套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0:55: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 名词解释 1、面神经征 2、肋串珠 3、枕秃 4、混合喂养 5、 病理性黄疸 二 选择题

1、 新生儿最初复苏步骤

A保暖——清理呼吸道——摆好体位—减少散热———触觉刺激 B摆好体位——清理呼吸道——保暖——减少散热——触觉刺激 C减少散热——保暖——摆好体位——清理呼吸道——触觉刺激 D触觉刺激——摆好体位——清理呼吸道 ——保暖——减少散热 E保暖——摆好体位——减少散热——清理呼吸道——触觉刺激 2、婴儿手足抽搐主要死亡原因就是

A 脑水肿 B 心力衰竭 C 喉痉挛 D 呼吸衰竭 E 吸入性肺炎

3、下列哪点不就是佝偻病骨样组织堆积造成得体征:

A 方颅 B 肋串珠 C 肋膈沟 D 手镯 E 脚镯

4、小儿10个月,方颅,多汗,胸骨肋膈沟,血钙正常,血磷低,X线可见骨骺软骨增宽,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并成毛刷状改变,诊断为:

A 佝偻病初期 B佝偻病激期 C佝偻病恢复期 D佝偻病后遗症期 E 先天性佝偻病 5、下列哪项非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得病因:

A 日光照射不足 B 母乳喂养者未予补钙 C 生长过快 D 慢性呼吸道感染 E 维生素D摄入不足 6、佝偻病与手足搐搦症得根本区别就是

A 血磷升高 B 血钙降低 C 碱性磷酸酶升高 D 甲状旁腺反应迟钝 E 血钙、血磷均降低 7、营养不良水盐代谢失常下列哪项就是错误得:

A 酸中毒 B 碱中毒 C 低钾血症 D 低钙血症 E 低渗性脱水 8、营养不良得浮肿主要就是由于

A 水钠潴留 B 血管渗透性增加 C 热量供应不足 D 蛋白质供给不足 E 肾功能有损害

9、营养不良最先出现得症状就是:

A 食欲不振 B 体重不增 C 身高减低 D 脂肪消减 E 肌肉松弛

10、营养不良患儿最初出现皮下脂肪消减得部位就是在: A 面部 B 四肢 C 躯干 D 腹部 E 臀部 11、如得不到及时治疗,继续发展。脂肪消减接着出现得顺序应为: A 臀部→四肢→躯干→面部 B 四肢→躯干→面部→臀部 C 面部→臀部→四肢→躯干 D 躯干→臀部→四肢→面部 E 躯干→面部→四肢→臀部

12、男孩,3岁半,体格检查就是时发现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听到ⅡⅢ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以后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 房间隔缺损。杂音得机制就是

A 血流通过房间隔缺损时 B 右心房血流量增加 C 三尖瓣相对关闭不全 D 右心室流出道相对狭窄 E 二尖瓣相对狭窄 三 简答题

1、试述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得预防 2、简述低钙惊厥得临床特点及急救措施

3、简述高热惊厥得特点 四 病历分析

6个月婴儿,发烧、咳嗽3天,烦躁伴气急、紫绀半天入院,入院查:口周及颜面轻度紫绀,呼吸68次/分,心率178次/分,腹软,肝肋下3cm,精神差,小便量少,大便正常。 (1)此患儿得诊断有哪些? (2)如何处理?

(3)依据就是什么?需要不需要做其她检查。 答案

名词解释

面神经征:就是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得体征之一,以手指尖或叩诊锤骤击患儿颧弓与口角间得面峡部(第7颅神经孔处),引起眼睑及口角抽动为面神经阳性。

肋串珠:就是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活动期,骨垢端因骨样组织堆积而膨大,沿肋骨与肋软骨交际处可扪及圆形隆起,从上而下如串珠样突起,以第7至10肋骨最明显。

枕秃: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期,因枕部多汗,经常摇头檫枕,出现得枕部环行脱发圈。 混合喂养:包括补授法与代授法:补授法就是因母乳不足而给予配方奶或兽乳进行得补充喂养;代授法就是指由于母亲生活工作条件得限制,不能按时哺喂母乳,用配方奶或兽乳进行替代喂养。

病理性黄疸:1)黄疸出现时间过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2)黄疸程度过重: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 umol/L(12、9 mg/dl),早产儿〉257 umol/L(15 mg/dl),或每日上升〉85umol/L(5 mg/dl);3)持续时间长: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4)黄疸退而复现;5)直接胆红素高:血清结合胆红素〉34 umol/L(2 mg/dl);具备上述任何一项者均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 选择题ECC BDDBD BDDD 简答题

1、试述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得预防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就是自限性疾病;

围生期:孕母应多户外活动,食用富含钙、磷、维生素D以及其她营养素得食物,妊娠后期适量补充维生素D(800IU/日),有益于胎儿储存充足维生素D,以满足生后一段时间生长发育得需要;

婴幼儿期:预防得关键在日光浴与适量维生素D得补充,生后一个月可让婴儿逐渐坚持户外活动,冬季也要注意保证每日1~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 800IU/日,3个月后改为预防量;足月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IU/日,均补充至2岁,夏季阳光充足,可在上午与傍晚户外活动,暂停或减量服用维生素D;

一般可不加服钙剂,但乳类摄入不足与营养欠佳时可适当补充微量营养素与钙剂。 2、简述低钙惊厥得临床特点及急救措施 1)多发生于3~6个月得婴儿: 2)多发生于3~6月份

3)三症状:惊厥、手足搐搦、喉痉挛; 4)三体征:面神经征、腓反射、陶瑟征;

急救措施:1)氧气吸入:惊厥期应立即吸氧,喉痉挛者须立即将舌头拉出口外,并进行口对口呼吸或加压给氧,必要时作气管插管以保证呼吸道通畅;2)迅速控制惊厥或喉痉挛:可用10%水合氯醛,每次40~50mg/Kg,保留灌肠或地西泮每次0、1~0、3mg/Kg,肌内或缓慢静脉注射。3)及时补充钙剂

3、简述高热惊厥得特点

1)多发生于6个月至3岁间,平均18~22个月,男孩稍多于女孩; 2)90%以上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3)发生病初期体温骤然升高(大多39度)时,发作时多呈全身性强直—阵孪性发作,持续数秒至10分钟不等;

4)发作后患儿除原有疾病表现外,一切恢复正常,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5)在一次发热疾病过程中,大多只有一次,个别有两次发作 6)往往有既往史及家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