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资料数字处理复习题-答案整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5 5:43: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复习题

一、 名词解释(20分)

1、速度谱 把地震波的能量相对于波速的变化关系的曲线称为速度谱。在地震勘探中,速度谱通常指多次覆盖技术中的叠加速度谱。

2、反滤波 又称反褶积。为了从与干扰混杂的地震讯息中把有效波提取出来,则必须设法消除由于水层、地层等所形成的滤波作用,按照这种思路所提出的消除干扰的办法称为反滤波,即把有效波在传播过程中所经受的种种我们不希望的滤波作用消除掉。

3、地震资料数字处理 就是利用数字计算机对野外地震勘探所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改进,以期得到高质量的、可靠的地震信息,为下一步资料解释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有关的地质信息。 4、数字滤波 用电子计算机整理地震勘探资料时,通过褶积的数学处理过程,在时间域内实现对地震信号的滤波作用,称为数字滤波。(对离散化后的信号进行的滤波,输入输出都是离散信号) 5、水平叠加 将不同接收点接收到得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的不同激发点的信号,经动校正后叠加起来,这种方法可以提高信噪比,改善地震记录的质量,特别是压制一种规则干扰波效果最好。 6、叠加速度 对一组共反射点道集上的某个同相轴,利用双曲线公式选用一系列不同速度来计算各道的动校正量,对道集内各道进行动校正,当取某一个速度能把同相轴校成水平直线(将得到最哈的叠加效果)时,则这个速度就是这条同相轴对应的反射波的叠加速度。

7、静校正 把由于激发和接收时地表条件变化所引起的时差找出来,再对其进行校正,使畸变了的时距曲线恢复成双曲线,以便能够正确地解释地下的构造情况,这个过程叫做静校正。 8、动校正 消除由于接受点偏离炮点所引起的时差的过程,又叫正常时差校正。

9、假频 抽样数据产生的频率上的混淆。某一频率的输入信号每个周期的抽样数少于两个时,在系统的的输出端就会被看作是另一频率信号的抽样。抽样频率的一半叫作褶叠频率或尼奎斯特频率fN;大于尼奎斯特频率的频率fN+Y,会被看作小于它的频率fN-Y。这两个频率fN+Y和fN-Y相互成为假频。

10、亮点技术 所谓“亮点”狭义地说是指地震反射剖面上由于地下油气藏存在所引起的地震反射波振幅相对增强的“点”。利用地震反射波的振幅异常,同时也利用反射波的极性反转、水平反射的出现、速度的降低及吸收系数的增大等一系列亮点标识综合指示地下油、气藏的存在,进而直接寻找油、气藏的技术。

11、相关 定量地表示两个函数之间相似程度的一种数学方法。

12、自相关 表示波形本身在不同相对时移值时的相关程度。(一个时间信号与自身的互相关) 13、环境噪音 由自然条件或环境(如风吹草动、工业交流电的干扰等)造成的对地震波有效信号的干扰。

14、有效信号 野外地震工作想要得到的含有地下地质信息的地震信号。 15、振幅 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在数值上等于最大位移的大小。 16、共中心点 在不同激发点、不同接收点的记录中具有公共炮检的点。

17、共深度点 不同炮点、检波点,经动校正后能反映地下同一点的信息,此点即为共深度点。 18、反褶积 同2反滤波

1

19、解编 地震数据是按各道同一时刻的样点值成列排放的,解编就是将数据重排成行。 20、绕射 当地震波通过弹性不连续地间断点(如断层、地层尖灭点或地层不整合面的凸起点)时,按照惠更斯原理,在这些凸起点上会形成新的震源,产生新的扰动向弹性空间四周传播,这种波在地震勘探中叫绕射波,这种现象称为绕射。

21、偏移 在水平叠加时间剖面上显示出来的反射点位置是沿地层下倾方向偏离了反射点的真实位置的,这种现象就称为偏移。地震剖面的偏移归位,就是把水平叠加剖面上偏移了的反射层,进行“反偏移”,使地层的真实位置形态得到恢复,有时常常把这一工作也称为“偏移”。

22、多次波 在界面之间来回传播的波,主要分为多次反射波、反射-折射波和折射-反射波。三种基本类型。

23、切除 对记录中不希望保留的部分进行充零处理。包括初至切除和动校正拉伸切除

25、剩余静校正 由于低速带的速度和厚度在横向上的变化,使野外表层参数不精确,导致野外静校正后,爆炸点和接收点的静校正量还残存着或正或负的误差,即剩余静校正量,对其误差进行的校正称为剩余静校正。

26、波动方程 描述波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微分方程。

27、地震信号 震源激发后,有检波器接收到的反映地下情况的信息。

28、均方根速度 把水平层状介质情况下的反射波时距曲线近似地当做双曲线,求出的速度。 29、吉卜斯现象 由于频率响应不连续,而时域滤波因子取有限长,造成频率特性曲线倾斜和波动的现象。

30、伪门效应 对连续地脉冲响应函数离散采样后得到的脉冲响应时间序列的频率特性图形上,除了原有的脉冲响应函数对应的门外,还会周期性地出现很多门,这些门称为“伪门”,这种现象称为伪门效应。

31、AVO 通过研究地震反射波振幅随炮检距的变化特征来探讨反射系数响应随炮检距的变化,进而确定反射界面上覆、下伏介质的岩性特征及物性参数的方法。 32、DMO 消除由地层倾角引起的倾角时差的方法。

33、增益 由于地震波能量由浅至深衰减很快,为将这些能量全部记录下来,通常在地震仪的放大器中设置了“增益控制”,在浅层用小的放大倍数,深层用大的放大倍数,扩大地震信号的过程叫做增益。

34、道平衡 指在不同的地震记录道间和同一地震记录道德不同层位中建立振幅平衡,前者称为道间均衡,后者称为道内均衡。

35、几何扩散校正 球面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波前面不断扩大,使振幅随距离呈反比衰减,即Ar=A0/r,是一种几何原因造成的某处能量的减小,与介质无关,叫几何扩散,又叫球面扩散。为了消除球面扩散的影响,只需A0=Ar*r即可,此即为几何扩散校正, 36、模拟信号 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

37、数字信号 模拟数据经量化后得到的离散的值

2

38、最大相位 对于一组信号bn,其z变换的根在单位圆内,且能量集中在序列的后部,则bn是最大相位的。

39、最小相位 对于一组信号bn,其z变换的根在单位圆外,且能量集中在序列的前部,则bn是最小相位的。

40、混合相位 对于一组信号bn,其z变换的根在单位圆内、外都有,且能量集中在序列的中部,则bn是混合相位的。

41、零相位 相位谱为零的信号是零相位的。

42、反射波 当界面两边介质的波阻抗不同时,波在界面处会发生反射,形成反射波。 43、面波 在地表与空气接触的自由表面或在不同弹性的介质分界面上产生的一些特殊的沿界面附近介质传播的波。

44、折射波 当滑行波沿界面传播时,必然引起界面上质点的振动,按照惠更斯原理,滑行波经过界面的每一点看作是一个新震源,由于界面两侧的介质存在着弹性关系,因此滑行波沿界面传播时,在上覆介质中将产生新波,即折射波,又称为首波。 45、直达波 从震源出发沿测线传播直接到达检波点的波。 (将中文译成专业英语)(10分)

1、地球物理勘探 geophysical prospecting/exploration 2、地震反射法 seismic reflection method 3、地震波传播 seismic wave propagation

4、吸收/衰减系数 absorption/attenuation coefficient 5、波阻抗 acoustic impedance

6、数字记录 digital recording 7、自动增益控制 automatic gain control

8、带通滤波器 bandpass filter 9、观测系统 layout/geometry 10、应用地球物理学 applied geophysics

11、亮点技术 bright spot technique 12、面波 surface wave

13、反射系数 reflection coefficient 14、临界角 critical angle

15、绕射波 diffracted wave 16、反射界面 reflector,reflecting interface 18、正常时差校正 normal moveout correction 19、频率域 frequency domain 20、自相关函数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 21、直达波 direct wave

22、时距曲线 time-distance curve 23、瞬时速度 instantaneous velocity 24、均方根速度 root-mean-square velocity 25、合成地震记录 synthetic seismogram 26、同相轴 event/lineups 27、地震解释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28、风化带 weathering zone 29、叠加 stack

30、地震资料处理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31、折叠频率 Nyquist frequency 32、真振幅恢复 true amplitude recovery 33、信噪比 signal to noise tatio

3

34、脉冲响应 impulse

response 35、相关分析 correlation analysis

36、层速度 interval velocity 38、反褶积 deconvolution 39、高程校正 elevation correction 40、偏移 migration

41、时间剖面 time profile/section 42、频散波 dispersion wave 44、虚反射 ghost 45、地震剖面 seismic profiling 46、圈闭 trap 47、调谐效应 tuning effect 48、盲区 shadow zone 49、层间多次波 interbed multiples 50、初至时间 first break/arrival time 51、横向分辨率 transverse resolution 52、假频 alias frequency

53、垂直叠加 vertical stack 54、随机干扰 random noise 55、剩余静校正 residual statics corrections 56、零偏移距剖面 zero-offset section 58、测井曲线 borehole log 59、速度测量 velocity measurement 60、共角度叠加 constant-angle stack 61、偏移孔径 migration aperture

二、 简答题(56分)

1、 什么是地震资料数字处理?地震资料数字处理主要流程包括哪些内容? 2、 什么是速度谱?它有几种方式?速度谱资料用在哪些方面? 3、 什么是叠加速度?叠加速度在不同地层模型时的含义? 4、 什么是数字滤波?一维频率域数字滤波有哪些步骤?

5、 什么是反滤波?它的作用有哪些?若已知海水层滤波器的滤波特性

N(?)=

1(R为海底面反射系数,?H为海平面到海底的双程垂直旅行时),求?i??H2(1?Re)其消除海底鸣震干扰的反滤波器A(?)和对应的时间函数a(t)。

6、 什么是动校正和静校正?他们的异同点是什么? 7、 简述无干扰时最小平方反滤波的原理及步骤? 8、 一维时间域数字滤波有哪些步骤?

9、 反滤波的作用有哪些?若已知海水层滤波器的滤波特性 N(?)=

11?Re?i??H(R为海底面反射系数,?H为海平面到海底的双程垂直旅行时),求其消除

海底鸣震干扰的反滤波器A(?)和对应的时间函数a(t)。

10、 简述存在干扰时最小平方反滤波的原理及步骤? 11、 偏移成像方法分类及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12、 什么是速度谱?速度谱参数选择有哪些步骤? 13、 什么是水平叠加?水平叠加剖面存在哪些缺陷? 14、 什么是速度谱?速度谱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15、 简述预测反褶积应用中算子长度、预测步长和白噪系数的影响。 16、 简述低降速带的调查方法,并说明低降速带资料对数据处理的意义。 17、 分析观测系统对偏移成像的影响? 18、 地震资料的现场处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9、 水平叠加主要有哪些方法? 20、 波动方程偏移方法主要有哪些?并简述其方法原理?

4

三、 论述题(14分)

[提示:包括方法或技术原理、效果分析、结论及建议等]

1、通过你在地震资料数字处理课程的学习和体会,论述一种地震资料数字处理的方法或技术。 2、试述利用预测反褶积方法如何衰减海底鸣震干扰。

3、近地表结构调查和处理的方法有哪些?如何来消除低降速带的影响? 4、应用数字滤波方法,如何消除地震记录上的规则干扰波和随机干扰波?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