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 图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18:13: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形式逻辑学练习(堂上训练部分)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

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思维形式 思维基本规律 简单逻辑方法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_抽象思维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又叫_ _思维的形式结构_____,指具有不同思维内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__共同联系方式___。 4.思维的形式结构是__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结合而成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__逻辑常项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__逻辑变项__。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

1.这个学生是三好学生。(这个S是P )

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非p,但q) 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或p,或q

4.如果不努力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如果非p,那么,非q 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1.所有S是P 逻辑常项:所有,是。逻辑变项:S,P 2.p←q 逻辑常项:←,。逻辑变项:p,q 3.有S不是P 逻辑常项:有,不是。逻辑变项:S,P 4.(p∧q)→r 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p,q,r

第二章 概念

一、填空: 1.概念是 反映事物本质属性___的思维形式。 2.____内涵__和__外延__是概念的两个最显著的逻辑特征。 3.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存在着__反变_关系。 4.概念间的相容关系包括__全同__关系、_真包含于_关系、_真包含__关系和__交叉__关系;不相容关系亦称___全异_关系,包括__矛盾__关系和___反对__关系。 5.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有__定义__、__划分__、__限制__和_概括__。 6.限制、概括、划分都必须在概念间的___从属__关系中进行。 7.定义的最常用方法是__属加种差法__。 8._二分法__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划分方法。 9.概念的___确定性___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确定的,不能任意改变。 二、指出下列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 1.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单独概念) 2.《鲁迅全集》(单独概念) 3.比尔·盖茨(单独概念) 4.《普通形式逻辑》课本(普遍概念) 5.电脑(普遍概念) 6.那张纸(单独概念) 7.共产党(普遍概念) 8.中国共产党(单独概念) 9.国庆节(普遍概念) 10.中国人(普遍概念) 三、指出下列加横线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集合概念) 2.政府官员要关心爱护人民群众。(非集合概念) 3.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集合概念)青年必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非集合概念) 4.《祝福》是鲁迅的小说,(非集合概念)鲁迅的小说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集合概念) 四、指出下列概念是正概念还是负概念: 1.无济于事(正概念) 2.败诉(正概念) 3.不料(正概念) 4.不作为(负概念) 五、指出下列各题加横线概念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并用图形表示出来: 1.句子由短语和词组成,按结构句子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 句子(a),短语(b),词(c),单句(d),复句(e) d e b c 1 a

2.他是一名教师,对文学很有兴趣,写了很多小说,是当地有名气的作家。 他(a),教师(b),文学(c),小说(d),作家(e) b a e c d 3.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营业性舞厅(a),人(b),场所(c),成年人(d),标志(e),未成年人(f) a c d f e 4.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共同犯罪(a)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b) a b 六、下列限制是否正确?为什么? ①把\森林\限制为\树\。 (不正确,因为\森林\与\树\不具有从属关系。\森林\是集合概念,\树\是非集合概念。) ②把\概念\限制为\概念的内涵。(不正确,因为\概念\与\概念的内涵\不具有从属关系,而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③把\欧洲\限制为\法国\。 (不正确,因为\欧洲\与\法国\不具有从属关系。\法国\是\欧洲\的一部分。) ④把\颜色\限制为\红色\。(正确,因为\颜色\是\红色\的属概念。\红色\是\颜色\的种概念。) ⑤把\犯罪\限制为\杀人罪\。(不正确,因为\犯罪\与\杀人罪\不具有从属关系,\杀人罪\是罪名,\犯罪\是行为。) 七、下列概括是否正确?为什么? ①\等边三角形\概括为\等角三角形\。(不正确,因为\等边三角形\与\等角三角形\是全同关系) ②把\广东省\概括为\中国\。(不正确,因为\广东省\与\中国\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不具有从属关系(真包含于)关系) ③把\概念\概括为\思维形式\。(正确,因为\概念\与\思维形式\具有从属关系。) ④把\党员\概括为\干部\。(不正确,因为\党员\与\干部\是交叉关系。) ⑤把\天安门\概括为\单独概念\。(正确,因为\天安门\属于\单独概念\,具有从属关系。) 八、指出下列定义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 ①概念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违反\定义必须相称\规则,犯\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②主观主义就是主观地思考和处理问题。(违反\定义不能循环\的规则,犯\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③整数就是带正号的自然数和带负号的自然数。(违反\定义必须相称\规则,犯\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④合同就是契约。(违反\定义项不能循环\的规则,犯\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⑤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违反\定义应清楚确切\的规则,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九、指出下列划分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 ①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不是划分,\一年\与\四季\不具有从属关系。) ②概念间的关系可分为相容关系、反对关系、矛盾关系。(违反\划分层次必须清楚\的规则,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③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违反\划分必须相称\规则,犯\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 ④近亲属包括夫、妻、父、母、祖父、祖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违反\划分必须相称\规则,犯\划分过宽\的逻辑错误。) ⑤这次歌手大奖赛获奖的歌手有专业的、业余的,还有不少军旅歌手。(违反\划分标准必须同一\的规则,犯\多标准划分\的逻辑错误) 第四章 命题的概述 简单命题 一、填空题: 1.命题是具有__真假意义___的陈述性的语句。 2.命题的逻辑特征是___有所陈述,有真假之分__。

2

3.判断则是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__思维形式___。

4.直言命题是直接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___某种性质__的命题。

5.直言命题的周延性,是指在直言命题中对主词、谓词外延数量的___断定情况___。 6.矛盾关系是一种_____不可同真,也不可同假____的关系。 7.关系命题是断定___事物之间关系___的命题。

8.如果aRb,并且 bRc成立,那么aRc也一定成立,这种关系就是_传递关系__关系。 二、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命题?为什么?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表达命题。因为这个陈述句具有命题的\有所陈述\和\有真假之分\的逻辑特征。) 2.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办。(表达命题。因为该陈述句具有命题的两个逻辑特征。)

3.这部电脑为什么老出毛病?(不表达命题。这是一个一般的疑问句,它只是提出了一个问题,亦无所谓真假。) 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表达命题。这是一个反诘句,具有命题的两个逻辑特征) 5.请把窗户关上!(不表达命题。这是一个祈使句,仅体现一种希望和请求,亦不存在真假问题。) 6.人啊,人!(不表达命题。这个感叹句仅抒发一种希望和请求,未对思维对象\人\有所陈述,亦不存在真假问题。) 7.祝您身体健康!(不表达命题。这个感叹句中只表达一种良好的祝愿,不具有命题的两个逻辑特征。) 8.这场拳击是甲胜还是乙胜?(间接表达命题。相当于\这场拳击或者是甲胜,或者是乙胜\。) 9.昨天她穿上了红衣服。(表达命题。这是一个陈述句,具有命题的两个逻辑特征。) 10.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不表达命题。它不具有命题的两个逻辑特征。) 三、指出下列直言命题的种类和主谓词的周延情祝: 1.桂林是广西最美丽的旅游城市。(单称肯定命题。主词\桂林\周延:谓词\广西最美丽的旅游城市\不周延。) 2.没有一个商人不想赚钱。(该命题实为 \所有的商人都是想赚钱的\,全称肯定命题(A)。主词\商人\周延,谓词\想赚钱的\不周延。)

3.占全市人口二分之一的产业工人都不是懒惰无能的人。(全称否定命题(E)主词\产业工人\和谓词\懒惰无能的人\都周延。)

4.有些问题暂时得不到解决。(特称肯定命题(I)。主词\问题\和谓词\暂时得不到解决\都不周延。) 5.那个人不是老实人。(单称否定命题。主\人\和谓词\老实人\都周延。) 6.绝大部分同学来自外省。(特称肯定命题(I)。主词\同学\和谓词\来自外省\都不周延) 四、根据命题的对当关系,选择相应的命题驳斥下列命题: 1.所有中国人都是不怕死的。(有的中国人不是不怕死的。(SOP)) 2.有的商品不是用于交换的。(所有的商品都是用于交换的。(SAP)) 3.所有景点都不是自然景点。(有的景点是自然景点。(SIP)) 4;有的党委书记不是党员。(所有的党委书记都是党员。(SAP)) 五、问答题:

甲说:根据对当关系,由已知\有的科学家是自学成才的\为真,可以判定: ①\所有科学家都不是自学成才的\为假。 ②\所有科学家都是自学成才的\可真可假。 ③\有的科学家不是自学成才的\可真可假。

乙说:你这话好没道理,明明\所有科学家都是自学成才的\是假的,\有的科学家不是自学成才的\是真的,你干嘛都说它们\可真可假\呢?

问:甲、乙两人谁的话有理,为什么? 答:甲的话有道理,乙的话不合逻辑。

因为该题目要求运用同素材的A、E、I、O之间的真假制约的关系,即对当关系来回答问题的。已知的命题为I、由它判定A、E、O的真假情况。据逻辑方阵,I与E是矛盾关系,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故由I 真,必能判定E假;I与A是差等关系,两者可以同真,也可以同假,故由I真,只能判定 A可真可假;I与O是下反对关系,两者可以同真,但不能同假,故由I真,也只能判定O可真可假。

乙由于没有掌握对当关系知识,单纯考虑具体命题的真假,而偏离了命题的相互制约的关系--对当关系中的逻辑形式的真假(逻辑值的真假),所以违反了逻辑,所讲的话没有道理。 六、从关系的对称性指出下列各句带横线的概念属于什么关系? 1.父母关心子女。(非对称关系)

3

2.地球大于月亮。(反对称关系) 3.黄强和赵强是朋友。(对称关系) 4.A命题等值于B命题。(对称关系) 5.语句甲和语句乙是矛盾的。(对称关系) 6.这个三角形和那个三角形相似。(对称关系) 7.李白和杜甫是同时代人。(对称关系) 8.王五终于起诉了张三。(非对称关系) 七、从关系的传递性指出下列各句带横线的概念属于什么关系? 1.学生甲崇拜他的老师,他的老师崇拜著名作家A。(非传递关系) 2.甲队战胜乙队,乙队战胜丙队。(非传递关系) 3.操场A大于操场B,操场B大于操场C。(传递关系) 4.甲比乙长两岁,乙比丙长两岁。(反传递关系) 5.SAP等值于SEP ,SEP 等值于(SIP)(传递关系) 6.我赞成你的意见,你赞成他的意见。(非传递关系) 7.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多一倍,去年的产量比前年多一倍。(反传递关系) 8.张三信任李四,李四信任王五。 (非传递关系) 第五章 复合命题 一、填空: 1.联言命题是陈述若干事物情况__同时存在__的命题。 2.选言命题是对若干可能的事物情况__至少有一种__或只能有一种真情况存在的陈述。 3.假言命题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的存在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的_条件_的命题。 4.负命题是否定__某个命题__而构成的复合命题。 5.普通形式逻辑是__二值__逻辑,即对任何命题来说,其真值只有两个:真和假。 6.n个不同的变项就有__2n__种不同的取值组合。 7.永真式又叫__重言式__,这种逻辑形式无论变项取何值,它都是真的。 二、下列语句各表达什么复合命题?请写出其逻辑式: 1.罗老师或者担任逻辑课,或者担任现代汉语课。(相容选言命题,p∨q) 2.你做了很多好事,但老挂在嘴边也不好。(联言命题,p∧q。) 3.对于传统文化,或者全盘否定,或者全部吸收,或者有批判地继承。 (不相容选言命题,p˙ q˙ r) 4.如果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就能吸引更多的外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p→q) 5.只要并且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才能持续发展。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p←→q) 6.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必要条件假言命题,p←q) 7.在半世纪以来,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理解马克思的!!(负命题, ?p) 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多个有关联的假言命题,p→q∧q→s∧s→v∧v→n∧n→f∧f→k) 三、下列语句是否表达选言命题?如表达,各表达什么选言命题?请写出逻辑式: 1.这次登山是导游先登上顶峰,还是登山队员先登上顶峰?(一般疑问句,不表达相容选言命题) 2.这次旅游或者走西线,或者走东线。(表达不相容选言命题,p q) 3.失败仅仅是暂时的,或者说,这只是前进中的曲折。(不表达选言命题)

4.他的进步或是主观原因,或是客观原因,或是二者兼而有之。(表达相容的选言命题,p q r) 5.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他从不迟到。(全句是无条件命题,前半句表达相容选言命题: (p∨q)← r

6.要么你走,要么他走,没第三种选择。(表达不相容选言命题,p q)

4

四、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假言命题?如表达,各表达什么假言命题?请写出逻辑式: 1.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表达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p→q) 2,放开一点,你的课会上得更好。(表达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pq) 3.除非遇到大刺激,她才会哭。(表达必要条件假言命题,p←q) 4.有正则有反。(表达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p) 5.不出成绩,绝不心甘。(表达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p→q) 6.如果说这部作品思想性很强,那么,对于艺术性就不敢恭维了。(不表达假言命题) 注:如果把\不……不\看成逻辑联结词,则表达必要条件假言命题,pq。 五、下列语句是否表达负命题?如表达,各表达什么负命题?请写出逻辑式: 1.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不表达负命题) 2.说\人都是自私的\,这不对(表达负命题,p) 3.这个领导并非真抓实干。(表达负命题,(p∧q)) 4.没有一个人赞成这个主意。(表达负命题,p) 5.不是有些人不用呼吸空气。(表达负命题,p) 6.除非不去考,才不及格。(不表达负命题) 7.并非有资金就能赚大钱。(表达负命题,(p→q)) 8.并没有要么甲发言,要么乙发言之说。(表达负命题,(p q)) 第六章 模态命题 一、填空: 1.狭义的模态命题是指含有\可能___\和\必然__\这类模态概念的命题。 2.可能肯定命题是断定事物情况__有可能存在___的模态命题。 3.必然肯定命题是断定事物情况__必然存在__的模态命题。 二、下列句子各表示什么模态命题?请写出它们的逻辑式: 1.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人必然要碰钉子。 (必然肯定命题,逻辑式:S必然是P,简写为:必然p,符号式为:□p。) 2.被告可能不是有罪的。 (可能否定命题,逻辑式: S 可能不是P,简写为:可能非p,符号式为:◇p) 3.B星系中必定没有低级生物。 (必然否定命题,逻辑式:S必然是非P,简写为: 必然非p,符号式为:□p) 4.A球队获得这场球的胜利不是不可能的。 (可能肯定命题,逻辑式: S可能是P,简写为: 可能p,符号式为:◇p) 5.明天可能要下雨。 (可能肯定命题,逻辑式: S可能是P,简写为: 可能p,符号式为:◇p) 6.甲肯定不去天津。 (必然否定命题,逻辑式: S必然不是P, 简写为: 必然非p,符号为□p) 第七章 普通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一、填空题: 1.普通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有__同一律__、__矛盾律__和__排中律__。 2.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三条基本规律都共同要求保持__思维的确定性__。 3.违反同一律的要求,就会出现\混淆概念__\和\转移论题__\的逻辑错误。 4.违反矛盾律的要求,就会出现\互相矛盾___\的逻辑错误。 5.违反排中律的要求,就会出现\两不可__\的逻辑错误。 二、下列各段文字是否符合同一律要求?如不符合,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1.甲:今年你们厂的产值是多少? 乙:今年原材料提了很多价,不亏本就算好了。 (不符合,犯了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 2.上面不是老说领导要多听群众意见?我是群众,可领导总是不听我的意见。 (违反同一律要求。议论中前后出现的两个\群众\,虽然语词相同,但所表达的概念不同。前者是集合概念,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