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襄矿石板沟煤业有限公司自查自评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26 1:25: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无揭露该层,于黎城县东部有深井揭露,富水性中等--强,单井出水 量35~40m3/h,地下水位标高630~640m,地下水流向东,于河北涉 县漳河谷地有泉出露,水化学类型HC03-Ca?Mg。 碎屑岩夹碳酸盐岩裂隙水含水岩组

该含水岩组岩性为砂岩夹灰岩,地层时代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 在本区无出露,主要分布在区域以东、北部。含水层分布于15号煤 层之上,由砂岩及4~6层灰岩组成,厚度18.5~25.Om,灰岩层中岩溶不发育,主要含水空间为裂隙含水。富水性不均一,钻孔单位涌水量0.004~0.3331/s?m,为弱富水性--中等富水性。水化学类型为 HC03-S04-Ca?K+Na。 碎屑岩裂隙水含水岩组

该套地层在地表有小面积出露,分布于沟谷岸坡和谷底,岩性为 厚层状砂岩、泥岩或砂质泥岩。上部强风化带厚度30.0~60.Om,含 地下水,水位埋深不大,一般为15.0~20.Om,遇深切沟谷发育时, 以小泉的形式溢流出地表,该地下水动态受气候影响较大,一般水位 年变幅2.0~5.Om,枯水期问小泉干涸,长时间无水,雨季过后较短 时间内的小泉出露。水质较好,水化学类型为HC03-Ca?Mg。 (1)山西组与下盒子组含水特征

含水岩层主要分布于山西组上部与下盒子组下部,岩性为砂岩, 局部层中裂隙发育,且为张开性,裂隙面有水蚀痕迹,垂向分布含水 层不明显,不宜划分,呈岩壁上淋水状或下流面状,单位涌水量小于 0.0007~0.0034L/s.m,弱富水性。水化学类型为HC03-S04-Ca?K+Na。

(2)上石盒子组含水特征

为一套黄绿、紫及灰白杂色泥岩、粉砂岩夹灰黄、白色砂岩,上 部强风化带裂隙含水,中、下部的厚层状砂岩、厚层状泥岩局部裂隙 发育含水,大多的层段为不含水层,单位涌水量0.0003-0.8211/s?m, 富水性弱一中等,水化学类型为HC03?S04-K+Na型。 松散岩孔隙水含水岩组

松散岩层在区内大面积分布,由于地形起伏大、沟谷切割强烈, 不含地下水。区内西南部呈条带状分布的浅黄色粉土、下部浅红色粉 质粘土,地势较平坦,村庄有少量民井,地下水位埋深4.5-6.Om, 出水量3~5m3/d,水质较差,口感苦味。于本区外西故县村南部,史水河河谷及沉积阶地区,地下水水位埋深1. 5—2.Om,分布厚度8.0~15.Om,含水层岩性为粗砂、砾石,渗透系数5.O-1O.Om/d,单井出水量20~30m3m,地下水类型为潜水,主要接受河水的补给,富水性中等-强。水化学类型为HC03?CI-Ca?Mg。 2、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区内无河流,构谷为干谷,地表水小流域属史水河流域。 主要含水层

依据奉区含水层位、岩性及其水文地质特征,综台划分为以下主 要含水层:

(1)第四系松散孔隙含水层

松散地层在井田大面积分布,一般厚廑20.0~60.Om,岩性上部 为浅黄色粉土、台钙质结核,厚度最大为3.5m,中下部为浅红色粉

质粘土,层厚度20.0~23.Om,直接覆盖于基岩面之上。受地形地貌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控制,该套地层大面积不含地下水,仅于井田西南区域有小面积、呈条带状分布。

井田区域松散地层含水面积不大,含水层岩性为浅红色粉质粘 土,属潜水类型。民井出水量小,水质较差,口感味苦。 (2)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及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该套岩层分布厚度大,于井田西部自上而下分布二叠系上统石千 蜂组、上石盒子组,下统下石盒子组及山西组,含水层分布于上部的 强风化带,据勘探资料,风化层厚度在覆盖层以下为25.0-35.Om, 钻探时冲洗液消耗l~2m3/h,地下水位埋深9.5~l5. 0m,富水性弱。 中下部的厚层状碎屑岩地层含水层分布不明显,钻探时冲洗液基本无消耗,井田内3号煤层的开采,地下水被疏干,破坏了地下水含水结构,该层无一定的地下水位面,富水性弱。据对该矿斜井开挖时地下水涌水点记录资料,涌水点于上部垂直深度近30.Om的风化裂隙涌出,中下部的厚层状碎屑岩无水点涌出,仅有岩缝微弱的水从井巷岩壁向下流出。

(3)石炭系太原组灰岩及砂岩裂隙含水层

该地层探埋地下,地表无出露。含水层岩性以灰岩为主,一般 K2、K3及K5灰岩层,裂隙发育,K3至K5灰岩层之间的厚层砂岩,局部裂隙发育,据钻探岩芯判断,该含水层厚度为24.0~31.Om。含水层呈层状分布,被泥岩隔水层分隔,形成独立的含水岩层,相互间水力联系较微弱。据井田南部相邻的西故县煤矿ZK2-5孔抽水试验资料,

地下水位埋深为248.20m(标高为737.64m),出水量为2.633L/s,水位降深为46.60m,含水层厚度24.74m,单位涌水量为0.0561/s?m,富水性弱。该层水为承压类型,计算渗透系数为0 .23m/d。水化学类型为HC03-K+Na。

(4)奥陶系中统上、下马家沟组灰岩含水层

该含水层埋深较大,区域处于辛安泉域的北部补给—径流区,为 岩溶地下水的富水区,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灰岩、白云质泥灰岩,岩溶 裂隙发育。结合本矿于2005年~2010年施工的3眼水井,含水层位 于上马家沟组下部和下马家沟组的中上部,基本情况见下表5-1 表5-1 深水井基本情况表

深井 编号 1号 2号 3号 相对位置 张家村东 苗庄村西北 杏树角村西 孔口高程 水位埋深 水位标高 (m) (m) (m) 962.00 1057.0 1068.0 318.00 413.0 435.0 644.0 644.0 633.0 出水量 单位涌水施工日期 3(m/h) 量(L/sm) 30.12 25.0 25.0 0.646 2005 2009.10 2010.3

单位涌水量为0.646L/s?m,富水性中等。水化学类型为 HCO3?S04-Ca? Mg. 主要隔水层

(1)本溪组及太原组底部泥岩、铝土质泥岩隔水层

该隔水层位于15号煤之下,奥灰顶面之上,厚18.00~25.30m, 隔水性能好,阻隔奥灰水和上层煤系地层含水层的水力联系。 (2)石炭系、二盎系灰岩及砂岩含水层层间隔水层

岩性为厚层状泥岩、砂质泥岩及粉砂岩,形成含水层的层间隔水 层,单层厚度一般大于2.Om,在含水层之间起到较好的隔水作用。 但在煤矿开采条件下,顶板之上导水裂隙带内的泥岩将失去其隔水性 能。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松散地层含水层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向下伏基岩风化裂隙带含水层排泄,或以民井开采排泄。

强风化带裂隙含水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和上部松散层地下水的向下渗入补给,径流方向随地势较高向地势较低运移,排 泄则为泉的露头排泄为主。

碎屑岩及碎屑岩夹碳酸盐岩裂隙水含水层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 气降水,径流方向沿地层倾向由层高向层低,地下水总体上自北向南 的方向流动,排泄主要为矿井的疏干排水为主。

岩溶地下水主要在泉域的边界灰岩裸露区及灰岩浅埋区接受大 气降水的入渗补给,沿上遥背斜西翼宽约l0-20Km的范围,由北东 向南西径流,形成强径流带。在浊漳河谷的西流、王曲至辛安一带以 上升泉的形式排出地表,形成地表径流,现辛安泉流量为4.0~ 5.Om3/s。

3、水文地质类型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表2-1,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见下: (l)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

本井田开采3号煤层,位于F1断层的东区基本3上号层煤已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