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专题13 古代诗歌鉴赏(三)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2 16:11: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专题十三:古代诗歌鉴赏(三)

清单三 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映衬对比、伏笔照应、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开门见山、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等。应结合具体的诗歌加以分析。 1.抒情方式

(1)直抒胸臆。直接对有关人物或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如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对清新美好的春光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又如李华《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花自落”“鸟空啼”,强调了春山一路山花烂漫、鸟语婉转的佳境却“无人”来欣赏,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写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全诗没有一字说惜别,没有一字说伤怀,但伤怀惜别之情悠悠无尽,随水长流。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意蕴含蓄深远。

(3)情景交融。如白居易《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4)托物言志。即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使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如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其中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5)用典抒情。即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如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中以“驿寄梅花,鱼传尺素”来表达远离故土、他乡为官、前途渺茫的“无重数”的恨。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把历史上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悠远。

(6)借古讽今。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如刘禹锡《台城》:“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眼前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7)叙事抒情。在古风作品中比较常见。如杜甫的《兵车行》、白居易的《卖炭翁》等。

2.描写手法

(1)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如汉乐府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诗中“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北”四句的渲染描写,使得全诗生动活泼,音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欢愉的情境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又如赵师秀的《约客》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再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曹》中的“微雨”“暮钟”“漠漠”“冥冥”“浦树”“含滋”都是在渲染一种离别时伤感的气氛。

(2)烘托。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物象鲜明。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与烘托手法相似的有衬托,衬托有两种,一是正衬,二是反衬。正衬是用相同或相似的东西来衬托,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三、四句形象鲜明地衬托出汪伦对诗人真挚纯洁的深厚感情。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来衬托,如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写到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山鸟的动,更加突出了春涧的寂静。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3)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彩色渲染。用于艺术创作,指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如聂夷中《伤田家》:“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全诗以小见大,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4)动和静。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前者属于烘托手法,后者如戴叔伦《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诗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调皮地涌上溪头浅滩的情景,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5)虚和实。文学作品在写到较为复杂的事情时,往往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使作品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在国画的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诗歌中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那些虚像和空灵的境界。在中国画中,“实”是指图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而在诗歌中的“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前两句泛说西湖六月的风光自有特色,是虚写;后两句描写满湖莲叶荷花在朝阳的辉映下,无边无际的碧绿和艳红和谐地搭配着,是实写。全诗虚实相生,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又如辛弃疾的《破阵子·为

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梦中胜利的虚幻之景与醒来的“白发”现实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体味出空有大志、报国无门的悲哀。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也是虚幻之景。

(6)欲扬先抑。指不从正面平铺直陈,先从反面着笔,加以贬抑,而后透露出自己的真实意图。如赵希?的《次萧冰崖梅花韵》:“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边处士家。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诗中三、四句忽发奇想:如果牡丹花开早于梅花,谁会迎风踏雪顾及梅花呢?然而,牡丹毕竟不会开在梅花之前。诗人欲扬先抑,点出了只有冰清玉洁的梅花才能在凛冽的风雪中吐芳争艳,受到人们的青睐。 3.修辞手法

(1)比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使事物更加生动感人。如贺铸《青玉案》中的“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夸张。我国古典诗歌中,有用夸张手法单独描写自然景物的,也有用夸张手法单独描写社会生活的,更多的情况则是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中的“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正是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蒸”“波撼”也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3)拟人。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的形象更加生动,表意更加丰富。如刘攽《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4)对比。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如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5)设问。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如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反问。用来加强语气,使感情更加强烈。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7)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如《西洲曲》中有“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句子。 4.结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