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各章节要点2010.9.6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1 13:39: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18.某经纬仪视线水平时,其盘左竖盘读数为90°,用该仪器仰视一目标,盘左读数为84°50′24″,则此目标的竖直角为。

(A) +84o50′24″ (B) -5o09′36″ (C) +5o09′36″ (D) -84°50′24″

{多项选择}

1.在测量内业计算中,其闭合差按反号分配的有( )。

A 高差闭合差; B 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 C 附合导线角度闭合差; D 坐标增量闭合差; E 导线全长闭合差中;

10.水准测量中,使前后视距大致相等,可以消除或削弱( )。

A 水准管轴不平行视准轴的误差; B 地球曲率产生的误差; C 大气折光产生的误 D阳光照射产生的误差; E 估读数差 11.经纬仪对中的基本方法有( )。

A 光学对点器对中; B 垂球队中; C 目估对中; D 对中杆对中; E 其它方法对中 12.经纬仪可以测量( )。

A 磁方位角; B 水平角; C 水平方向值; D竖直角; E 象限角

(五)计算题

1.在B点上安置经纬仪观测A和C两个方向,盘左位置先照准A点,后照准C点,水平度盘的读数为6o23′30″和95o48′00″;盘右位置照准C点,后照准A点,水平度盘读数分别为275o48′18″和186o23′18″,试记录在测回法测角记录表中(见表5),并计算该测回角值是多少? 表5:测回法测角记录表

测站 盘位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 ′ ″) (? ′″) 一测回角值 (? ′″) 备注

2.已知测站点高程H=81.34m,仪器高i=1.42m,各点视距测量记录如表9。试求出各地形点

的平距及高程(竖直角计算公式为:?左=90o-L )。 表9

点视距读数 中丝读号 (m) 数 (m) 1 53.6 2 79.3 2.71 1.42 盘左竖盘竖 角 平距 读数 (? ′) (m) (? ′) 87 51 99 46 初算高差(m) i?l 高差 高程 (m) (m) (m)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一、概念

(一)掌握

视距测量、直线定向、方位角、直线定线。 (二)了解 象限角 二、知识点

(一)掌握

1、视距测量原理。

2、视距测量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 3、方位角的计算。

4、正反坐标方位角的关系。

5、直线标准方向的种类(三北方向)。 6、方位角与象限角的换算关系。 7、P87-14。 (二)了解

1、视距测量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三) 填空

1. 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 、 、 。 2. 由 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3. 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的公式为 。 4. 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 。

5. 确定直线方向的工作称为 ,用目估法或经纬仪法把许多点标定在某一已知

直线上的工作为 。

6. 距离丈量是用 误差来衡量其精度的,该误差是用分子为 _ 的 形式来表示。 7. 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 角,并要标注所在象限。 8. 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

9. 地面点的标志,按保存时间长短可分为 和 。 10. 丈量地面两点间的距离,指的是两点间的 距离。 11. 某直线的方位角为123°20′,则它的正方位角为 。

(四)选择题

( )1.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

A.96° B.276° C.6°

2.坐标方位角是以( )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A.真子午线方向; B.磁子午线方向; C.坐标纵轴方向 ( )3.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A.斜线距离; B.水平距离; C.折线距离

( )4.往返丈量直线AB的长度为:DAB?126.72mDBA?126.76m,其相对误差为。

A.K=1/3100; B.K=1/3200; C.K=0.000315 ( )5.当视线倾斜进行视距测量时,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是。

2

A. D=Kn?C; B. D=K×L C. D= K×L×Cosa

6.视距测量时用望远镜内视距丝装置,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同时测定两点间的( )的方法。 A 距离和高差; B 水平距离和高差 C 距离和高程

7.距离丈量时最后求出的是:( )。

A.任意两点间的距离 B水平距离 C.斜距离 D.垂直距离

8.已知ΔXAB为正值,ΔYAB为负值,直线AB的象限角为45°,则直线AB的方位角为( )。

A. 45° B. 35° C. 225 ° D. 315 °

9.已知ΔXAB=-10,ΔYAB=-10,,则直线AB的方位( )。

A. 45° B. 35° C. 225 ° D. 315°

10.坐标方位角是以( )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A) 真子午线北方向 (B) 磁子午线北方向 (C) 坐标纵轴北方向 (D) 任意方向

11.已知直线AB和AC的坐标方位角分别为90°和115°,则两直线的夹角∠BAC为( )。 (A) -25° (B)205° (C)25° (D) 65°

{多项选择}

1.用两点的平面直角坐标值来反算这两点所在边长的坐标方位角时,应给反算角度加一个常数才能转化为实际的坐标方位角。即( )。

???x?0,应加360;?x?0,应加180;A.当 B.当

????x?0,应减180;?x?0,应加360;?x?0,应加180C .当 D .当 E.当

2.用钢尺进行直线丈量,应( )。

A 尺身放平; B确定好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C丈量水平距离; D 目估或用经纬仪定线; E进行往返丈量 3.确定直线的方向,一般用( )来表示。

A 方位角; B 象限角; C水平角; D 竖直角; E 真子午线方向 4.确定直线方向的标准方向有( )。

A 坐标纵轴方向; B真子午线方向; C 指向正北的方向; D 磁子午线方向直线方向 5.视距测量可同时测定两点间的 ( )。

A高差; B 高程; C 水平距离; D高差与平距 ; E 水平角

(五)计算题

1.用钢尺丈量一条直线,往测丈量的长度为217.30m,返测为217.38m,今规定其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2000,试问:

(1)此测量成果是否满足精度要求?(2)按此规定,若丈量100m,往返丈量最大可允许相差多少毫米?

第五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一、概念 (一)掌握

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导线、导线测量。 (二)了解

闭合导线、附和导线、支导线、首级控制网、图根控制网、坐标正算、坐标反算、控制点、导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