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政府绩效审计问题及对策建议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8:37: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我国政府绩效审计问题及对策建议

作者:李琴

来源:《商情》2016年第27期

【摘要】随着国家审计署的成立,我国政府审计逐步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过渡到绩效审计全面推进的时期,随着国家公共支出的加大,社会公众民主意识的增强,政府机关服务型理念的转变,绩效审计在我国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有缺陷与不足。基于此本文试图窥探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整体情况,分析现状并尝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政府绩效审计 问题 建议 一、概念界定

政府绩效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及其部门、其他组织所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审查和评价。 二、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绩效审计法律制度体系不健全

在法律层面,尽管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先后制定了一些审计监督条例。但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中做了总括性的规定,没有专门针对绩效审计的法律法规,致使绩效审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立法层面的保障,操作性不强,大大影响了其发展。

在制度层面,我国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和审计问责制度都存在缺陷。目前大多数审计结果公告并未完整细致的披露整个审计项目,语言抽象、内容宽泛,缺乏实质性的具体内容,甚至回避敏感重大问题,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公众监督。审计问责制度更是漏洞百出,没有起到绩效审计的应有效果。早在2005年深圳市就已经尝试行政首长问责制,严肃查处绩效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追究领导人责任。这样的尝试应当通过不断的完善问责制度来增强绩效审计的威慑力。

(二)审计人员独立性和职业能力较差。

由于我国特殊的政治体制,审计机关隶属于各地政府,受到各地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双重领导,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审计机关隶属于政府,但又要履行监督政府、审计政府的义务,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内部审计。独立性、审计质量大大降低。在这种政治制度背景下,审计机关能否独立审计,取决于审计人员自身素质。同时也是考验审计人员能否在交错复杂的政治压力下做到真正的独立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区别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政府绩效审计需要复合型人才。但我国目前的国家审计人员从招录、入职、继续教育等方面仍以传统的查错防弊为主,并未组建专业化的绩效审计人员队伍,职业能力较低。

(三)绩效审计方法、评价技巧落后

绩效审计应该有一套区别于传统审计的独特的审计方法、审计技术和审计评价标准。但现实中并没有。在实务中政府绩效审计没有规定的审计程序和步骤可参考,没有具体的可操作的标准体系,会出现无法衡量的局面,审计质量会大打折扣。 三、完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建议

(一)完善法律制度建设,夯实绩效审计基础

在法律层面,我国必须尽快完善《国家审计准则》,明确阐述绩效审计的特殊性,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绩效审计指南和条例等,保证有法可依,逐步完善政府绩效审计法律法规体系。在制度层面,首先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来激发社会公众的民主意识,发挥其监督作用,加大其对政府绩效审计的需求。同时需要及时、准确、完整、适度的媒体报道来扩大政府绩效审计的威慑力和影响力。其次需要健全审计问责制度,实现行政问责与审计结果的有效衔接。审计结果要同时落实到被审计单位和单位主要负责人,建立完善的行政首长问责制。逐步加大法律问责的范围,能真正监督政府的权力和职能,有利于提高政府绩效的关注度和行为决策的审慎性。

(二)増强绩效审计职能技巧,发挥前瞻功能

审计机关进行绩效审计的目的是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美国审计长提出了最高审计机构的金字塔模式,将审计的职能分为由低到高的六大层面,分别为:第一层打击腐败;第二层提升透明度,第三层确保问责制;第四层加强政府办事经济、有效率、有道德、平等和行之有效的能力;第五层增强洞察力;第六层发挥前瞻功能。目前我国审计工作仍处于最底层,必须在反腐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审计工作的层次,逐步实现以科学的预测来引导政府工作。

(三)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髙职业能力

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是顺利完成绩效审计工作的保障更是解决被审单位对绩效审计质疑的重要保证。我国应该在逐步提高现有审计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基础上,重视引进复合型审计人才,重视审计人员的培养和锻炼,树立良好声誉,逐步提高审计质量,并逐渐的提高被审计人员对政府绩效审计的认同与配合。 (四)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审计人员积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审计存在一种异常现象:积极作为的审计机关缺乏审计资源,工作压力大,做得多错的多,提升机会少。不作为的审计机关反而悠闲自得。为避免这种现象,我国应该在政策上鼓励各级审计机关积极探索绩效审计,制定并落实考核激励、薪酬激励、晋升激励等,从正反两方面调动其积极性。这方面,江苏省推动绩效审计的经验值得借鉴,省审计厅及各地审计机关一直把建立绩效考评机制作为推进绩效审计的重要举措。这在很大程度上保护和鼓励了审计人员开展并做好绩效审计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我国很多地方会因为过分担心审计风险而不敢放心开展工作。对此,应通过典型审计失败案例的裁量为其提供参考,避免因审计风险过高而如履薄冰,止步不前。

(五)降低区域差异,实现政府绩效审计平衡发展

目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很严重。在经济发达地区,成绩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仍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也有审计人员工作能力差异、领导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等原因。为了打破这种不平衡现象,必须在政策和资源上支持落后地区,但也要防止发达地区搞形式主义,要注重改善审计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华.政府绩效审计研究.复旦大学.2012.

[2]孙君.政府绩效审计困境及其优化路径分析阿.华东政法大学.2014. [3]刘竞保.政府绩效审计实施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吉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