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地构造与地层区划介绍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2:48: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国大地构造与地层区划介绍

胡经国

本文作者的话

中国《地层学杂志》第25卷增刊2001年5月发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纪舜、肖藜薇撰写的文章《中国大地构造与地层区划》值得一读。现将该文内容介绍如下,供读者阅读和研究。

下面是正文

该文摘要

根据中国大地构造学、地层学、古生物学等学科研究的新进展,从全球构造角度,给出了中国中元古代一新元古代,南华纪-震旦纪、寒武纪一志留纪、泥盆纪一二叠纪.三叠纪一白垩纪早期、白垩纪中期一新近纪的地层区划。中国所在的东亚大陆是由冈瓦纳和西伯利亚两个巨型大陆复杂大陆边缘的众多微陆和造山带组合而成的复合大陆。元古代以来,中国及邻区的构造演化和地层发育依次受阿帕拉契亚一古亚洲洋(或称劳亚洋,古亚洲洋为其东段)、特提斯-古太平洋、印度洋一太平洋三大动力体系的控制。三大动力体系的复合、叠加,使中国及邻区的构造格局和地层分区发生多次改组和变迁。

近十年来,在前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下,我们对中国大地构造进行了新的研究,编制了1∶500万《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附简要说明书——《从全球看中国大地构造》(任纪舜等,1999)。在此基础上,本文拟从全球构造角度,根据中国大地构造研究的新进展,讨论中国地层分区问题,敬希读者指正。

一、前言

1959年,在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上,黄汲清首次论证了中国地层区划工作的目的、意义和综合地层区划的原则,提出了中国地层区划的初步建议(黄汲清,1962)。1978年王鸿祯发表了“论中国地层分区” 一文,从整个亚洲的构造格局出发,对黄汲清的方案作了补充、修改(王鸿祯,1978)。1982年,中国地质科学院主编的《中国地层概论》给出了中国晚前寒武纪一第四纪的地层分区。1996年以来,陆续出版的《中国地层典》亦给出了以纪为单位的地层分区。最近(2001),在扩编的《中国地质学》中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地层分区方案(中国地质学扩编委员会,1999)。这些建议和方案,对中国地层学、古生物学、区域地质学的研究和区域地质填图起了重大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黄汲清(1962)认为,造成一个地区地层特征与另一个地区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⑴、大地构造条件;

1

⑵、古地理条件; ⑶、古气候条件; ⑷、古生物特征。

从而,提出了确定地层区划的五项原则: ⑴、沉积建造的总特征; ⑵、层序特征;

⑶、构造运动及与之有关的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⑷、古地理条件; ⑸、古生物特征。

强调构造因素的主导作用,并特别指出突变和跃进所引起的沉积转折点、构造转折点、古地理转折点和古生物转折点,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紧紧抓住这四种因素的主导面就容易解决地层区划的基本问题。

王鸿祯(1978)将沉积类型、沉积模式和沉积组合、生物区系和海陆分布、古地理轮廓和构造格局等作为地层分区的依据。

从上述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大地构造、古地理、古生物区系和沉积类型——活动型和稳定型的划分是进行地层分区的基础。

黄汲清(1962)、王鸿祯(1978)提出的地层分区方案都是震旦纪一三叠纪的综合地层区划。随着资料的积累和调查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这里我们将有可能,也有必要从全球角度,结台大地构造学、地层学、古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论文集编委会,2000;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000),分阶段提出中国的综合地层区划。

二、中国地层区划

鉴于太古宙、古元古代地层在中国均已遭受强烈的构造作用和变质作用,恢原始的构造格架比较困难,地层分区已难以进行。因此,本文关于中国地层分区的讨论将从中元古代开始。

1、中元古代-新元古代

中国中元古代和南华纪一震旦纪前的新元古代地层,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华北型,以华北蓟县剖面为代表,属稳定型沉积,构成中朝和塔里木克拉通的第一套沉积盖层;

华南型,属活动型沉积,如四堡群(桂)、冷家溪群(湘)、双桥山群(赣)、上溪群(皖)、会理群(川)、昆阳群(滇)等,经扬子(或称晋宁)造山旋回成为扬子克拉通的基底。

华北型沉积,在天山(卡瓦布拉克群等)、北山(圆藻山群等)、阿拉善(巴音西别群等)、柴达术(冰沟群等)、祁连山(托赖南山群等)等地亦有分布。但是,由于已受扬子造山作用的改造,并被南华纪一震旦纪+早寒武世沉积盖层覆盖,成为中国新元古大陆基底的一部分。过去的地层分区多将其与

2

华北区分开;而从原岩建造的沉积特征看,它们的岩石性质、沉积序列基本与华北相同,因此,也可能属于一个大区域。

华南型沉积,在东南沿海(龙泉群、云开群等)、海南岛(抱板群)、川西北(碧口群、恰斯群)、秦岭(武当群)、大别山(红安群)、滇西(大勐龙群)、喜马拉雅(聂拉木群)等地区亦有分布。

从地层分布看.似乎可以大致以昆仑-秦岭一线为界,中国北方主要为华北型沉积分布区,称为中国北方大区;而中国南方则为华南型沉积分布区.称为中国南方大区。从更大范围看,中国南方的活动型沉积区位于印度与塔里术和中朝克拉通之间;塔里术和中朝克拉通与西伯利亚克拉通之间则是环西伯利亚里费期活动型沉积区。但是,由于目前对中国及邻区中、新元古代的地层发育及构造演化的详细情况还了解不够,因此本文暂给出地层分区图。

2、南华纪-震旦纪

经过扬子造山旋回,中国主体大部分转化为构造上的稳定区,形成新元古中国大陆——古中国地台。它可能是所谓Rodinia的一部分。这里需要的是,一般认为Rodinia形成于1000Ma左右终结的格林威尔造山旋回(McMenamin et al.,1990;Hoffman.1991),而古中国地台则形成于850Ma左右终结的扬子造山旋回。南华纪一震旦纪时,塔里木与扬子克拉通联结,中国地质学家大致已形成共识。但是,中朝与扬子克拉通之间是否碰撞、联结,尚存在一定的争论,进一步研究十分必要。古中国地台与南海地台(印支-南海地台)和印度克拉通之间为西藏-马来-华南三又裂谷系;古中国地台与西伯利亚地台之间为元古代古亚洲洋。在古中国地台上.沉积了以三峡震旦系为代表的沉积盖层。而在西藏-马来-华南三叉裂谷系,则是厚度巨大的陆源碎屑堆积。如云开群和乐昌峡群(粤)、公养河群下部(滇)、珠穆朗玛群(西藏);部分地段夹有较多的火山岩,如鹰阳关群(桂)和澜沧群(滇)等。在古亚洲洋,靠西伯利亚一侧为主动边缘,是以火山岩为主的活动型沉积区,主体位于俄罗斯和蒙古境内;而靠古中国地台一侧则为被动边缘的陆源碎屑岩系,以阿尔泰的震旦系一寒武系沉积(何国琦等,1994)为代表。

因此,南华纪-震旦纪时,中国可分为西藏-马来-华南(简称西藏-华南)、古中华、元古亚洲洋三个大区。西藏-马来-华南大区位于华南及现今金沙江红河以南的西藏一滇西地区;古中华大区占据中朝、扬子、塔里木、柴达木和天山一北山广大地区,北界暂推定为巴尔喀什一伊犁地块北缘断裂和中朝克拉通北缘断裂,南以金沙江红河等断裂与西藏-马来-华南沉积区分开;古亚洲洋大区,位于古中华沉积区之北,西伯利亚以南,占据天山一蒙古一兴安岭广大地区。其中,每一个大区又以其各部分的沉积持征,各划分为几个小区,如古中华大区可再分为塔里木、天山-北山、昆仑秦岭、中朝、扬子几个区。

3、古生代

鉴于新元古代中国大陆——古中国地台的沉积盖层从南华系-震旦系延续到下寒武统,中寒武世初该大陆才开始大规模裂解,中国大地构造格局才发生重大变化,故中国古生代地层分区在一些地方(如祁连地区)实际上是从中寒武世开始的。由于加里东造山作用的强烈影响,中国古生代地层又可按早古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