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轨道交通土建质量缺陷与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 55页)(智能推荐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4 12:40: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3)焊接完成后没有测量焊缝长度。 (4)焊条不合格,或选用焊条规格不对。 (5)焊接完成后,没有注意敲掉焊皮。 (6)两根焊接的钢筋,其搭接端部没有预弯。 2、预防或治理措施

(1)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焊试,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有考试合格证。

(2)钢筋接头采用焊接或帮条电弧焊时,应尽量做成双面焊缝。 (3)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

(4)接头双面的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

(5)钢筋接头采用帮条电弧焊时,帮条应采用于主筋同级别的钢筋,其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被焊钢筋的截面积。帮条长度,如用双面焊缝不应小于5d,如用单面焊缝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

(6)所采用的焊条,其性能应符合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电焊条标准的有关规定。

(7)受力钢筋焊接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

(8)电弧焊接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倍钢筋直径,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距处。

(9)焊接时,焊接场地应有适当的防风、雨、雪、严寒设施,环境温度在5°C~-20°C时,应采取技术措施;低于-20°C时,不得虚焊。

(10)焊接完成后,应及时将焊皮敲掉。 (四)同一截面钢筋接头数量超过规范规定数量 1、原因及现象

第 33 页

(1)在同一个截面受力钢筋的接头超过规范所固定的数值,该截面成为薄弱环节。

(2)钢筋配料时忽略了钢筋接头错开。 (3)原材料长度使得钢筋接头错不开。 (4)分不清钢筋的接头处在受拉区还是受压区。 2、预防或治理措施

(1)配料时,将钢筋分号,特别注意每组钢筋的搭配. (2)分不清受拉或受压时,接头设置均按受拉区的规定设置。 (3)绑扎或安装完钢筋骨架后才发现接头未错开,一般重要构件应拆除返工,如属一般构件,则可用加焊帮条的方法解决,或将绑扎搭接改为电弧焊改为电弧焊搭接。

(五)绑扎钢筋骨架时钢筋或各种预埋件有遗漏现象 1、原因及现象

(1)绑扎好的钢筋骨架发现有钢筋或预埋件遗漏。 (2)绑扎前没有熟悉图纸和钢筋安装顺序。 2、预防或治理措施

(1)绑扎钢筋骨架前要熟悉图纸和各钢筋安装顺序,检查钢筋规格、数量,以及各种预埋件等是否与图纸相符,钢筋骨架绑扎完成以后,要有专门质检人员进行检查。

(2)将遗漏的钢筋或预埋件再全部补上。 (六)钢筋骨架变形问题 1、原因及现象

(1)钢筋骨架在装卸、运输和堆放过程中发生扭出,外形尺寸或钢筋间距不符合要求。

(2)成型钢筋堆置过高,底层钢筋压弯变形。

第 34 页

(3)搬运频繁。 (4)运输工具不当。 2、预防或治理措施

(1)成型钢筋堆放要整齐,不宜过高,不应在钢筋骨架上操作。 (2)起吊搬运要轻吊轻放,尽量减少搬运次数,在运输较长钢筋骨架时,应设置托架。

(3)对已变形的钢筋骨架要进行修整,变形严重的钢筋应予调换。 (4)大型钢筋骨架存放时,层与层之间应设置木垫板。 (七)钢筋保护层问题 1、原因及现象

(1)拆模后发现混凝土表面有钢筋露出或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 (2)钢筋骨架尺寸偏大,局部钢筋紧靠模板。 (3)保护层垫块遗漏或太稀,脱落。

(4)振捣混凝土时,振动器撞击钢筋,使钢筋位移或绑扎松散。 2、预防或治理措施

(1)严格检查钢筋的外形尺寸,不得超出允许偏差。

(2)按设计保护层厚度计算钢筋净保护层,然后制作保护层垫块,适当加密设置保护层垫块,竖立钢筋可采用带有铁丝的垫块,绑在钢筋骨架外侧。

(3)已产生露筋的可采用砂浆抹平,为保证修复砂浆与原混凝土结合可靠,原混凝土要凿毛、修边并用水冲洗湿润,用铁刷子刷净,并在表面保持湿润的情况下修补,重要部位露筋,要通过有关单位协商后,确定修补方案。

六、模板工程常见问题和治理措施

(一)柱模板常见问题

第 35 页

1、原因及现象

常见的柱模板问题有位移,倾斜、扭曲,胀模、鼓肚、漏浆。 (1)柱支模不跟线、不规方。

(2)组合钢模板重复使用前未经修整,两侧模板组装松紧不一。 (3)模板刚度不够,拼缝不严,拉结、固定不牢。柱箍不紧固,或提前拆模。

2、预防或治理措施

(1)支模前应先校正钢筋位置,弹线时对成排柱子的位置应找中、规方。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经校直、复核后,拉通柱顶基准线,依线按序立各个柱模。在柱模底部应设定位盘和垫木,以保证柱底位置准确。柱距较小时,柱间采用剪刀撑和水平撑;大柱距则应单独设置四面斜撑,以保证各柱模位置准确。

(2)柱模应妥善堆放,使用前应检查、修整,分段支模连接应紧固,以防止柱模竖向倾斜、扭曲。

(3)柱箍间距应根据柱子断面的大小及高度设置,木楞胶合板模应采用定型枋木加强阳角部位。

(二)侧墙模板常见问题 1.原因及现象

(1)模板倾斜、胀模。

(2)模板底部位置不易拆除,墙根外侧挂浆,内侧“烂根”。 2.原因分析

(1)侧墙模板的横竖背肋间距过大,对拉螺栓规格过小或未收紧,套管破碎。

(2)模板顶部未设或少设置拉杆(卡具),底部固定不牢,桁架支撑设置不合理。

第 36 页

(3)找平砂浆不平整,使之与模板间的缝隙过大。 (4)模板拼缝不严,造成渗浆使角模嵌入混凝土内。 (5)未按顺序拆模或拆模时间太迟而影响拆模。 3.防治措施

(1)侧墙模板应按配板图组装,横竖背肋间距应按模板设计布置,对拉螺栓规格一般为φ12~φ16。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对拉螺栓是否收紧,采用不易被挤压振碎的套管,墙模顶部应设置上拉杆,以保证墙体厚度一致。木模或胶合板模的背肋宜设置在板面拼缝处。

(2)阴角模板的角不应呈锐角,应按拆模时间和顺序拆模。 (三)站内楼梯模板常见问题 1.现象

(1)楼梯底部不平整,楼梯梁板歪斜,轴线位移。 (2)侧向模板松动、胀模。 2.原因分析

(1)楼梯底板模平整度偏差过大,支撑不牢靠,操作人员在模板上走动。

(2)侧向模板接头处刚度不一致,拼缝不严密。 3.防治措施

(1)楼梯底板模拼装要平整,支撑应牢靠。

(2)侧向拼缝应严密,钢木混合模板的配板刚度应一致,细长比过大的支撑应增设剪刀撑。

(3)应对模板、支撑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三)梁模板常见问题 1.现象

(1)梁模板底板下挠,侧向胀模或上口宽度不足。

第 3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