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嘉文化千古传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14:27: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河南文化小论文

获嘉文化千古传

单位:新乡市获嘉县位庄乡中学 作者:王瑶 学段:初中 辅导教师:王殿勇 联系电话:13837326359

获嘉县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在上古、夏、商朝为宁邑。周武王灭商后,将宁邑改名修武邑。112年,南越国相吕嘉叛乱,杀死汉使终军、魏臣及南越王赵兴和王太后,武帝遂调遣汉将路博德、杨仆率师五路去讨伐吕嘉。次年,武帝东巡到汲县的新中乡,恰逢路博德平息叛乱并派人送来了叛相吕嘉的首级,武帝大悦,故取擒获吕嘉之意,遂于新中乡置县建城,取名“获嘉”,获嘉之名由此而来。获嘉县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分文化。

美食文化——饸饹条

传说商纣王听闻苏护之女苏妲己相貌奇美,德才俱佳,下诏纳其为妃,苏妲己就由其兄嫂护送前往国都朝歌,途中路经获嘉,下榻于当地驿馆,妲己之嫂颇通玄术,夜观天象知道会有妖魔不利于妲己,于是下厨用面粉佐以祛邪镇灾之物作了一碗面,亲自给小姑妲己端过去,走到门口,已经晚了一步,正好看到受女娲之命来秽乱殷商的九尾狐狸精正在吸取妲己的元

神,其嫂法力有限,眼睁睁的看着九尾狐狸幻化成妲己模样,与妲己肉身合二为一,惊恐的说不出话。假妲己笑吟吟的问嫂嫂所端面食叫何名字,妲己之嫂见天命如此,痛心疾首,只是喃喃道“活啦,活啦??”。获嘉饸饹条由是留名。获嘉饸饹条因其味道鲜美,好吃不贵,成为文明全国的食品。

旅游文化——武王庙

同盟山、武王庙位于获嘉县城东三公里。因武王伐纣牧野大战前八百诸侯于此设坛誓师而得名。现存山门、二门、拜殿、武王大殿、东西文武臣廊、文王殿、太公殿、圣母殿、周公殿等和诸侯饮马池,同盟指路碑、古井、唐槐、历代碑碣;另有召公殿、碧霄宫、钟鼓楼、太公校阅台、夷齐叩马

处、同盟坊、演武坊、八百米御道等遗迹。 传说同盟山原是一个黄土堆,名曰“疙瘩山”,因武王在此会盟八百诸侯誓师伐纣而得名。 纣王当政时,昏庸残暴,弄得诸侯不安,奴隶不断造反。周武王顺应民心,起兵伐纣。武王率领伐纣大军浩浩荡荡地从孟津渡过黄河,连战连捷,

一路上许多小国纷纷响应,到达获嘉时经姜太公屈指一算,参战的大小诸侯已经汇聚了八百个,武王欣喜异常,就在疙瘩山上会见八百诸侯,共商伐纣大计,结为同盟。八百诸侯为了表示共同伐纣的决心,各自带着自己的将士,一人捧一捧土撒在疙瘩山上,把小小的疙瘩山堆积成了方圆几百亩、高五六丈的大土丘,站在上面,东可以望牧野,西可以眺孟津,当时起名为“同盟山”。 武王伐纣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在同盟山上修建了武王庙,树立了功德牌坊,。从此,同盟山成为景色优美的获嘉八景之一,有“同盟夕照”的美称。

民俗文化——马皮舞

“马皮舞”源于获嘉县徐营镇的杜官滩村。“马皮舞”始于明,盛于清。明崇祯十三年,豫北大旱,蝗虫成灾,饿殍载道,百姓四方逃难,流离失所。其中有一部分精通武功的杜氏族人,为讨活命,沦为响马,到豫南、河北一带打家劫舍,祸害百姓,并一发不可收拾。面对这种局面,杜氏长者从江南请一风水先生,按其指点,择定吉日,杀马祭天,将马皮拧作巨鞭,请天神下凡执鞭,令响马改邪归正,不再倚武作霸,祸害百姓。

而“马皮舞”便是当时杀马祭天时举行的一种仪式。“马皮舞”在当地曾产生过重大影响。据杜官滩村的老人讲,民国时期的一天,夜间获嘉县土匪头子岳狗头率人到杜官滩村抢掠大户杜殿登,发现杜殿登的马房大院里正在排练“马皮舞”。岳狗头被舞中的思想正义所感化,在佩服表演者的武功之余,当即表明身份,退兵回营,发誓做关公、岳飞,义对百姓,杀寇报国。这就是杜官滩村老辈人所说的“马皮退狗头”的故事。

以“钉马祭天,皮革制鞭,武舞兼备”为特点,“马皮舞”是全国惟一、获嘉县独有的民间舞蹈形式,具有特殊的表演风格和重要的文化价值。“马皮舞”的表演由一人居中,展挥重约30斤、长7米的巨鞭绝技,八人扮马绕圈作舞。扮马者身背“将架”,“将架”上披红挂绿,并缀有数枚铜铃,叮当作响,意为“响马”已改邪归正。“将架”上描绘刘备、关羽、张飞、孔明、黄忠等诸将图像。

姓氏文化——宁氏故里

周武王灭商之后,分封姬姓诸侯,武王封他的弟弟康叔于卫建立卫国。其后裔有卫武公,武公子季亹,被封于卫地宁邑(在今河南省获嘉县一带),其后裔以封地为氏,遂有宁姓。宁氏始祖季亹。其墓在获嘉县李村东500米。宁家房产文书在获嘉县档案馆保存。宁氏远祖武王伐纣“勒兵于宁”的古迹——

同盟山,在获嘉县城东北二公里处,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宁”字命名的地名古今都有,如中和镇前五福村东地有古“大宁城”,程遇村有“崇宁寺”,县南有“宁南中学”。所以中国宁姓研究会,确定宁氏祖根地在河南省获嘉县。

古老、浑厚的黄河赐予了获嘉广袤富饶的土地。勤劳、聪慧的先人创造了获嘉悠久的文化。如今,靓丽的获嘉,正展开美丽无比的双臂,热忱各位朋友的到来。 【评语】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简介获嘉之由来,主题部分分别从“美食”、“旅游”、“民俗”、“姓氏”四个方面介绍获嘉的历史文化,结尾总结,展望获嘉美好的未来,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如同带人行走在历史的大道上,边走边看,遍览沿途风景,确有赏心悦目,自然无痕之感。

本文所选材料有史书载录如获嘉之由来,武王伐纣;有神话传说如获嘉饸饹条的来历;由民间故事如“马皮退狗头”;有胜地景介如武王庙之亭台建筑;还有媒体时政如宁氏之寻根祭祖,可谓广矣、博矣,足见作者知识之广播,用心之精专。

另外,本文语言简朴通畅,如话家常,笔下褪去华丽衣衫,却无时无处不透着一种亲切之感,熟悉之意,字字句句都毫无遮掩的洋溢着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实是一篇浸染着作者真切情意,倾诉了作者心声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