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第5部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3单元 科普文阅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0:45: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的折射都在空气及这层泪膜之间发生,这里相当于一个固定焦距的透镜。这便是为什么当你潜入水中视线就变得模糊,那个时候这层泪膜和周围的水环境混为一体,在空气中可以发生的折射便不会发生,于是光线就不会恰到好处地投射到视网膜上了。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人眼在陆地上感知周围的世界,需要晶状体、空气和角膜,而在水里感知世界,就只需要晶状体和角膜。

B.空气与角膜之间的界面对人眼将光线汇聚到视网膜上也至关重要,当人潜入水中视线就变得模糊就是证明。

C.人的眼睛不仅能把光线汇聚到视网膜,还能利用晶状体感知周围明亮的世界。 D.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认为,约5亿4千万年前的寒武纪,出现了单个感光细胞的生物体。

E.瑞典科学家通过将眼睛进化的过程量化,并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测试,得出眼睛的进化理论上只用了36万年时间。

解析 A项,在水里因为缺少空气,光线不会恰到好处地投射到视网膜上。D项,不是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的看法,而是有的科学家的看法;是“单个感光细胞出现在生物体上”,而不是“出现单个感光细胞的生物体”;E项,去掉原文的“经保守计算”,表述就变得不严谨。

答案 答B给3分,答C给2分,答E给1分;答A、D不给分。 6.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眼睛的进化经历了哪些过程。(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约5亿4千万年前的寒武纪出现单个感光细胞→出现感光蛋白→出现眼窝→出现能将猎物与敌手分清的晶状体。

★7.(赏析语言)科普文的语言特色是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结合、严谨与趣味相结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地球上生命痕迹刚出现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过着不见天光的日

6 / 7

子”,“过着不见天光的日子”本来表现人的生活过程昏暗,用在这里,通俗形象、生动活泼地说明地球上生命刚出现的时候没有眼睛看清世界;在科普文的语言准确严谨之余,更添其文学性与趣味性。②“角膜表面覆盖了一层薄薄的泪膜,光线接触人眼之后,只有1/3折射依赖后边的晶状体,2/3的折射都在空气及这层泪膜之间发生,这里相当于一个固定焦距的透镜”,“1/3”“2/3”,用数字准确说明,体现科学的严谨性。③“它拥有可自动调节光圈(瞳孔)和自动对焦系统(晶状体)??它的底片(视网膜)灵敏度超高”,把人体眼睛的构造比喻成照相机的构件名称,把人体眼睛的不同部分的功能形象、易懂地表达出来。(文中还有很多例子,分析正确即可)

8.(探究问题)你认为“人的眼睛堪称无与伦比的精密相机”是进化而来的还是神创造的,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认为“人的眼睛堪称无与伦比的精密相机”是进化而来的。①大约5亿4千万年前的寒武纪出现单个感光细胞,出现感光蛋白,出现眼窝,出现能将猎物与敌手分清的晶状体。经过这四个阶段的进化,发展到今天人体眼睛的精密,科学研究足以证明人的眼睛是进化而来。②人的眼睛与照相机相比虽然有很多优势,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有近视、观察角度的局限,不能透视、衰老功能退化等等不足,这也说明人的眼睛不是神创造的。神是万能的,神眷顾人类,为何不给人类创造一双完美无缺的眼睛?人眼的不足,也说明进化的不同阶段是以“够用”为原则的。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