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8:32: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三角形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三个角的关系。课堂上我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究和交流的空间,让学生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然后由这一结论练习各种题型的练习。

经过2次的试课,多次的修改,我最终的课有一下特点。 一、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怎样提供一个良好的探究平台,使学生有兴趣去研究三角形内角的和呢?这节课在即将到来的五一劳动节为切入点,在学生感兴趣的旅游话题中,由欣赏世界的图片中引入三角形,由金字塔顶端度数的求法中启发学生思考“三角形的内角和真的是180度吗,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吗?”。由两个三角形的争论使学生萌生了想了解其中奥秘的想法,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是否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我趁势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动手验证。通过小组内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验证,可以量一量、撕一撕、拼一拼、折一折、算一算。在明确验证方法后,学生在小组内通过动手操作、记录、观察,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为180°。之后我组织学生在全班汇报交流,有的小组通过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或接近180°(测量误差);有的小组通过撕一撕、拼一拼的方法发现: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拼成一个平角。还有的小组通过折一折、拼一拼的方法也发现: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此时我利用课件进行动态演示,在演示中进一步验证,使学生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全班交流中获得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确是180°的结论。这一系列活动潜移默化地向学生

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三、练习设计,由易到难。

探究新知是为了应用,这节课在练习的安排上,我注意把握练习层次,共安排三个层次,由易到难,逐步加深。在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时,第一层次是判断三角形的三个角是否是一个三角形的内角,第二层练习是已知三角形两个内角或一个内角的度数,求另一个角。第三层开始就有了一定的难度,层层深入。练习内容的安排从知识的直接应用到间接应用,数学信息的出现从比较显现到较为隐藏。最后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打碎的三角形玻璃该取哪一块才能拼出与原来一样的玻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这些练习顾及到了智力水平不同的学生,形式上具有趣味性,激发了学生主动解题的积极性。

本着“学贵在思,思源于疑”的思想,这节课我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猜想、去探究、去发现新知识的奥妙,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另外,本次课也有不足之处,首先是语言不够准确和精炼,比如发现了三角形内角和的秘密而不能说”发明”,还有量一量是可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只不过存在误差,不是很科学,而在我的口误之下变成了“不能”。其次是对于最后出现的小问题我没有足够的教学机智来好好的融错。如果对此借机引导是由误差造成的,并借此教育学生一点点的马虎就会导致不一样的结果该有多好。还是缺少教学机智。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m为合数,小明根据短除法分解质因数得到①x=1可能是方程ax+1=2的解

②a,b,c中不可能有偶数,也不可能有合数 ③a,b,c可能都是偶数

④如果a是2的倍数,那么a一定是2 A.0

B.1

C.2

D.4

,以下描述正确的有( )个

2.一列数1,2,2,3,3,3,4,4,4,4,….中的第35个数为( ) A.6

B.7

C.8

D.无答案

3.40. 用一个张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纸,剪一个面积尽可能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 A、3.14 B、12.56 C、6.28

4.有两个两位数的自然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90,这两个数的和是( ) A.96 B.48 C.60

5.鸡兔同笼,上有21头,下有66足,有( )只鸡. A.9

B.48

C.18

6.用分数表示下图中的涂色部分,正确的是( )。

A. B. C. D.

7.甲、乙两车间原有人数的比为4:3,甲车间调12人到乙车间后,甲、乙两车间的人数变为2:3,甲车间原有人数是( )。 A.18人

B.35人

C.40人

D.144人

8.某商场在进价的基础上提高两成作为售价。照这样计算,一件售价为360元的衣服的进价是( )元。

A.360×20﹪ B.360×(1+20﹪ ) C.360÷20﹪ D.360÷(1+20﹪) 9.人的体重和身高( )。 A.不成比例

B.成正比例

C.成反比例

10.鸡兔同笼,有5个头、14条腿,那么( )。 A.鸡2只兔3只 B.鸡3只兔2只 C.鸡1只兔4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