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之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分析及范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5 15:33: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分析及

范文

【篇一: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评析】

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评析6月7日上午,2012年高考正式开始,高考第一科是语文。历年来,作文都被社会高度关注。2012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目是《忧与爱》,多位学生都反映今年作文题目比较简单,很好写。专家对此题目也予以高度评价,称是“江苏高考命题作文以来第二个好题。”

金陵中学特级教师、语文教学专家喻旭初说,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忧与爱》“出得很好”,仅次于2004年的高考作文“水的灵动,山的沉稳”。喻旭初说,虽然2004年的高考作文比较难写,但是个好题目。

喻旭初认为2012年的江苏高考作文让大家有话好说。“如果说很多人没什么可说的,这个题目就不好。”此外,喻旭初分析,这一题目可写的东西也很多,可以写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也可以写现实,还可以写历史。第三,这个题目可以引导学生不仅要热爱生活,也要思考生活。“这主要体现在?忧?字,忧是一种社会责任,历史使命,有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生活、家庭、社会就会充满爱。有了忧患意识,忧患的最终是为了爱,这样文章就会有深度。”

喻旭初认为,这个题目也对中小学的教学有一些启示。他认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了解生活,引导学生理性地思考生活,增强公民意识。喻旭初认为,现在社会欠缺公民意识,对很多事情都麻木了。而有了忧患意识,就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也会促进生活中一些不良现象的改变。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苏省写作学会会长凌焕新也向人民网江苏视窗解析,《忧与爱》这样的题目主要是反映人性方面的寓意,选取感情的角度,比较感性一些,贴近学生,“比较好写,也不容易跑题。”凌教授说,这个题目要把“忧”与“爱”结合起来写,“忧”的事情有很多,比如与身边同学的事,家庭的事,甚至国家的事,“爱”则侧重爱心。凌教授分析,“有些时候忧就是爱的体现,忧是爱的原因,每个人都为了爱有所忧虑。”因此,写作的时候可以把两方面结合。

不过凌教授也指出,这个题目人人都能写,但要写得生动、漂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还是不容易做到的。他说,关键在于选取的事例能否打动读者。 相关解读:

中国江苏网6月7日讯(记者 戚阜生) 就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忧与爱》,记者第一时间约请了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蔡肇基对此进行点评。以下为蔡老师的 点评:

要说“忧”与“爱”,首先得看到,二者并非对立关系。“忧”,对立的词语是“乐”,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是如此;“爱”,对立的词语是“憎”,所谓“爱憎分明”就是这样。“忧”与“爱”,自然也非同义关系。现在的作文题是“忧与爱”,这就要想想“忧”与“爱”为什么能联系到一起。原来,“忧”是源于“爱”,“爱”得越切,也就“忧”得越深。“忧”得越深,就显示“爱”得越切。提示语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儿行千里母担忧,就表现了“忧”与“爱”的这种关系。就此题作文,得在审题上下点功夫,不审题不行,而审题的难度也并不很大。从这个角度看,这道作文题是比较理想的。 “忧”或“爱”的对象是什么?应该是同一的,同一也比较好写。按我的看法,最好不要写成“忧甲爱乙”,除非确实能把二者有机联系起来,且能有一点发人深思的东西在里面,难度不小。“忧”或“爱”的对象,可以是人或物,相识或不相识,上对下或下对上,家人亲友或整个炎黄同胞。要问今天谈“忧与爱”有没有现实意义,应该说是有的,人们常说“居安思危”,实际上就含有“忧与爱”的意思,选材天地比较广阔。从这个角度看,这道作文题也是比较理想的。写“忧与爱”,可能重点应该在“忧”字上,“忧”中见“爱”。如果重点在“爱”,“爱”中有“忧”,那就不太好了。

蔡老师说:比较而言,这道题可能更适合成年人写,因为成年人“忧与爱”的情感经历及由此而形成的人生感悟可能远比青少年多。青少年“忧与爱”,自然也是有的,较之于成年人肯定要少一点,这或许是这道题的不足之处。青少年当然也可体谅成年人的“忧与爱”,那可见功力了。

人物简介:蔡肇基,南京市第一中学教师,南京市语文学科教学带头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南京市及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曾两次荣获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篇二: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忧与爱”写作指导和范文】

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忧与爱”写作指导和范文 2012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忧与爱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 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题解

试题沿用了往年提示语(材料)题目的形式,但有一些变化,材料不是对命题中有关概念的解释或解说,而是引用了古今中外有内在关联的三则材料,从中引出题目而这三则材料又有明显的提示、引导的作用,实际上降低了审题的难度

前两则材料考生都很熟悉,一是出自孟郊的《游子吟》,一是出自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第三则来自罗曼8226;罗兰的《巨人传》 这3则材料实际上是在暗示写作“忧与爱”可以从哪些具体的角度入手,第一则讲的是母亲对儿子的担忧与怜爱;第二则讲的是对祖国对大地的忧戚与深爱;第三则讲的是伟人心灵中那种博大的忧患与至爱

忧,指担忧、发愁它是对外界事物担心的一种程度,表现为双眉紧锁、额部肌肉收缩、思维定向(只思虑他所考虑的问题,不想其他) 爱,是对人或事物亲近、关切、扶助、投入的心理取向当被某事物所感动,或者被深深地感动时,这种心理取向体现得更为强烈

“忧与爱”,之间的关系是内生性的,是一体两面的,爱之深,忧之切,忧源自于爱无论是忧还是爱,都来自于那颗滚烫的“心”,这从繁体字“憂”和“愛”的字形上可以得到启发 评析

1.“忧与爱”是中国文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内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忧时原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暮年未敢忘忧爱,喜听三边奏凯音”(【宋】刘克庄诗句)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期,让青年学生来思考“忧与爱”的问题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