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7 2:22: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

一、变电站的作用

1.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

电力系统是由变压器、输电线路、用电设备组成的网络,它包括通过电的或机械的方式连接在网络中的所有设备。电力系统中的这些互联元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力元件,它们对电能进行生产(发电机)、变换(变压器、整流器、逆变器)、输送和分配(电力传输线、配电网),消费(负荷);另一类是控制元件,它们改变系统的运行状态,如同步发电机的励磁调节器,调速器以及继电器等。

2.电力系统供电要求

(1)保证可靠的持续供电:供电的中断将使生产停顿,生活混乱,甚至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形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停电给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电力系统本身的损失。因此,电力系统运行首先足可靠、持续供电的要求。

(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电能质量包括电压质量,频率质量和波形质量这三个方面,电压质量和频率质量均以偏移是否超过给定的数来衡量,例如给定的允许电压偏移为额定电压的正负5%,给定的允许频率偏移为正负0.2—0.5%HZ等,波形质量则以畸变率是否超过给定值来衡量。

(3)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电能生产的规模很大,消耗的一次能源在国民经济一次能源总消耗占的比重约为1/3 ,而且在电能变换,输送,分配时的损耗绝对值也相当可观。因此,降低每生产一度电能损耗的能源和降低变换,输送,分配时的损耗,又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变电站与系统互联的情况

1.待建变电站基本资料

(1)待建变电站位于城郊,站址四周地势平坦,站址附近有三级公路,交通方便。

(2)该变电站的电压等级为110KV,35KV,10KV三个电压等级。110KV是本变电站的电源电压,35KV,10KV是二次电压。

(3)该变电站通过双回110KV线路与100公里外的系统相连,系统容量为 1250MVA,系统最小电抗(即系统的最大运行方式)为 0.2(以系统容量为基准),系统最大电抗(即系统的最小运行方式)为 0.3。

2.35KV和10KV负荷统计资料

35KV和10KV用户负荷统计资料如表1-1,1-2所示,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Tmax=5500h,同时率取0.9,线损率取5%,功率因数取0.95。

线路每相每公里电抗值X0=0.4Ω/km 基准电压 UB取各级的平均电压,平均电压为 1.05 额定电压。

(1)35KV部分的最大负荷

电压等级 35KV 负荷名称 容量(MW) 炼钢厂 4.2 901线 2.7 负荷性质 1 1 线路 距离(KM) 架空线路 15 架空线路 12 表1-1

(2)10KV部分的最大负荷

电压等级 10KV 负荷名称 容量(MW) 负荷性质 机械厂 1.2 3 饲料厂 0.9 3 炼油厂 2 2 糖厂 1.3 2 市政 1.1 3 面粉厂 1.3 3 表1-2 线路 距离(KM) 架空线路 1.3 架空线路 2.2 架空线路 1.6 架空线路 2 架空线路 1.1 架空线路 1.7 三、电气主接线设计及主变压器的选择

1.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①接线方式:对于变电站的电气接线,当能满足运行要求时,其高压侧应尽可能采用断路器较少的或不用断路器的接线,如线路—变压器组或桥型接线等。在110—220kV 配电装置中,当出线为2回时,一般采用桥型接线,当出线不超过4 回时,一般采用单母线接线,在枢纽变电站中,当110—220kV 出线在4 回及以上时,一般采用双母线接线。在大容量变电站中,为了限制6—10kV 出线上的短路电流,一般可采用下列措施:1)变压器分列运行;2)在变压器回路中装置分裂电抗器;3)采用低压侧为分裂绕组的变压器;4)出线上装设电抗器。

②断路器的设置:根据电气接线方式,每回线路均应设有相应数量的断路器,用以完成切、合电路任务。

③为正确选择接线和设备,必须进行逐年各级电压最大最小有功和无功电力负荷的平衡。

2.主变压器的选择

主变容量一般按变电站建成近期负荷5~10 年规划选择,并适当考虑远期

10~15 年的负荷发展,对于城郊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应当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从长远利益考虑,根据地区供电条件、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和运行方式等条件综合确定。在有一、二级负荷的变电所中宜装设两台主变压器,当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装设两台以上主变压器。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的变电所,当断开一台时,其余主变压器的容量不应小于60%的全部负荷,并应保证用户的一、二级负荷。

1) 相数:容量为300MW 及以下机组单元接线的变压器和330kV 及以下电力系统中,一般都应选用三相变压器。因为单相变压器组相对投资大,占地多,运行损耗也较大。同时配电装置结构复杂,也增加了维修工作量。

2)绕组数与结构:电力变压器按每相的绕组数为双绕组、三绕组或更多绕组等型式;按电磁结构分为普通双绕组、三绕组、自耦式及低压绕组分裂式等型式。在发电厂或变电站中采用三绕组变压器一般不多于3 台,以免由于增加了中压侧引线的构架,造成布置的复杂和困难。

3)绕组接线组别:变压器三绕组的接线组别必须和系统电压相位一致。否则,不能并列运行。电力系统采用的绕组连接有星形“Y”和三角形“D”。在发电厂和变电站中,一般考虑系统或机组的同步并列以要求限制3 次谐波对电源等因素。根据以上原则,主变一般是Y,D11 常规接线。

4)调压方式:为了保证发电厂或变电站的供电质量,电压必须维持在允许范围内,通过主变的分接开关切换,改变变压器高压侧绕组匝数。从而改变其变比,实现电压调整。通常,发电厂主变压器中很少采用有载调压。因为可以通过调节发电机励磁来实现调节电压,对于220kV 及以上的降压变压器也仅在电网电压有较大变化的情况时使用,一般均采用无激磁调压,分接头的选择依据具体情况定。

5)冷却方式:电力变压器的冷却方式随变压器型式和容量不同而异,一般有自然风冷却、强迫风冷却、强迫油循环水冷却、强迫油循环风冷却、强迫油循环导向冷却。根据以上变压器选择原则,结合原始资料提供的信息,分析后决定本变电站用2台三相三绕组的变压器,并采用YN,yn0,d11接线。

由原始资料可知,P10=7.8MW,P35=6.9 MW

设负荷同时率系数K1取0.9,线损平均取5%,即K2=1.05,功率因数cosφ取0.95。

则10kV 和35kV 的综合最大负荷分别为:

S10MAX=K1K2P10/cosφ=0.9×1.05×7.8÷0.95=7.76(MVA) S35MAX=K1K2P35/cosφ=0.9×1.05×6.9÷0.95=6.86(MVA)

每台变压器额定容量为:

SN=0.6SM=0.6(S10MAX+S35MAX)=0.6×(6.86+7.76)=8.772(M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