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10:29: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青少年双性化人格及其培养的途径
作者:黄琳
来源:《科教导刊》2011年第20期
摘要 心理学研究认为,具有双性化气质的人在心理特征方面具有男女两性的优点和长处。随着性别角色双性化的理论日益受到关注,大量的研究证据都表明,双性化人格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模式,家庭、学校及社会应该转变性别角色刻板印象。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培养更多的具有双性化人格特质的青少年,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 关键词 性别角色 双性化 人格特质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性别中性化的潮流在青少年群体中愈演愈烈,逐渐成为大众颇为关注的文化现象,人们对此的评价或褒或贬,不尽一致。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中,这种中性化现象愈演愈烈。然而,大众以及媒体往往将中性化与双性化概念相互混淆,从而导致人们的评价褒贬不一,这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1964年,罗西(A.S.Rossi)首次提出双性化概念,随后的1974年,桑德拉·贝姆(SandraBem)编制了第一个用来测量双性化人格特质的心理量表(Bem Sex Role Inven-tory,简称BSRI),此后,有关该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正确区分双性化与中性化的概念,研究双性化人格特质并开展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对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品质,塑造青少年健康的人格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双性化的概念
对双性化人格特质的研究始于西方,并且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弗洛伊德就曾提出过“潜意识双性化”的含义,荣格也提出过著名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理论,都说明了人类先天就具有的双性化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到了20世纪六十年代,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妇女的解放运动迅速开展,人们寻求男女平等的呼声日渐高涨。人们试图改变社会观念和男女社会角色,力求缩小男女性别的差异,从而提高女性的地位。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学者和专家们提出了双性化的内涵。最早正式提出双性化含义的是罗西,他认为个体可以同时拥有传统男性和传统女性应该具有的人格特质。而美国心理学家贝姆则将双性化的研究推到了极致,用她设计的贝姆性别角色量表进行测试,可以把人的性别角色分为四种类型;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贝姆通过系统的研究,发现具备双性化气质的个体拥有男女两性的需要、动机、爱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等,他们身上同时具有男女两性人格的优点和长处,并且在很多方面表现得更好。心理学家倾向于将双性化的人格特质看作是男女人格中正性特征的整合。
2 双性化人格特质的个体的心理品质
性别角色双性化的理论提出后,许多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开始探求双性化人格特质的个体在各个方面的心理适应特征,大量的研究都认为,双性化代表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双性化的个体拥有更多良好的心理品质。
2.1 双性化与人格
邹萍在对大学生的研究中发现,具备双性化人格的群体具有十大主特质和七大副特质,他们有着较强的自尊,为人热情真诚,待人宽容友好,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喜欢冒险,有较强的竞争心理,乐观,富有同情心。马锦华、王学等人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双性化人格模式的个体有更强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以及更高的安全感,其人格健康方面也优于其它类型的个体。
2.2 双性化与情绪
王红瑞对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双性化者的抑郁、焦虑水平最低。余小芳等人的调查研究结果也显示,双性化者的焦虑、抑郁水平低。
2.3 双性化与社会适应
国外研究者在探讨压力情境下的性别角色适应性的问题中发现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在区分情境特征上更加机敏而且有更加适合具体情境的策略。众多学者的研究认为,男性化和女性化的统合在心理和社会适应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以日本样本为被试的研究中也得出双性化者具有更成功的适应能力。
2.4 双性化与心理健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很多国外的研究者如贝姆、斯比尔斯等人的研究都发现,具备双性化人格特征的个体相对于其它类型的个体,其自我评价更高,有更好的可塑性,适应能力也更强,他们既能担当男性的工作,又能胜任女性的工作,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模式。我国学者对大学生的研究也发现:双性化类型的大学生与其它类型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双性化类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高。
3 双性化人格的影响因素
影响性别角色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生物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体的自我认知因素。生物因素为性别角色的获得提供前提条件,个体的自我认知是性别角色获得的内在动力,而社会环境因素在性别角色获得的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三个方面。
3.1 家庭因素
(1)家庭所在地。有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学生的双性化人格的比例要高于农村。农村相比于城市各方面条件都相对落后,大部分人都还是遵循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重男轻女”的现象依然存在。他们还是认为男性要独立、坚强、果敢,而女性则需温柔、文静、服从。 (2)父母的教养方式、态度和期望。父母常常按照社会上普遍认同的性别角色价值观对不同性别的孩子实施不同的抚养方式。通常,父母对男孩子是期望型的,对女孩子则是保护型的。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性别角色刻板观念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对性别角色的态度,子女在与父母长期的生活中不经意地会去观察和模仿父母,从而形成自己的性别角色观念。
3.2 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教师的性别角色态度。在学校中,男女教师取代了父母的性别角色,并且成为青少年认同、模仿和学习的对象。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将本身的性别意识以及自身性别的规范行为不经意地传递给学生。由于很多教师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根据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去要求“男生应该怎样”、“女生应该怎样”,从而形成了性别角色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