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有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5 8:28: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3.简述城市地域结构主要模式:A.同心圆模型:该模型分五个同心圆带。第一带是中心商务区,第二带是过渡带,第三带是工人住宅带,第四带为中产阶级住宅带,第五带是通勤带,是一个高收入阶层的居住区域。 B.扇形模型:该观点认为城市住房租金呈扇形或楔形分布。高租金住宅区从市中心商业区开始,沿方便的交通线向另一远处高租金住宅区延伸,最后彼此连成一个扇形,高租金住宅区多选在环境较好、交通方便的地区。高租金住宅区形成后,便吸引中等租金住宅区在其附近发展。 C.多和模型: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和乌尔曼发现美国城市不断向外扩大范围,并出现新的郊区,有自己的核心,与老的核心想比,新的核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出现多核心城市。P220

4.什么是城市景观:由各类城市建筑物、各类城市活动所构成的景观形态。

5.城市景观表现在哪些方面:城市建筑高度、著名建筑物、城市的格局、城市与环境的协调所形成的风格。P223

6.如何认识当代世界、中国的城市化特征:A.世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倾向。 B.中国:有计划逐步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超大城市正在形成;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P210 7.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特征:A.等级规模法则 B.首位城市法则 p222

第八章 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

1.我国汉语根据语言特点划分的七大方言是哪些: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 p232

2.世界七大语系是哪些:印欧语系、汉-藏语系、闪-含语系、乌拉尔-阿尔泰语系、非洲语言、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其他语言 p238

3.什么是语言谱系分类法:语言谱系分类法是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将世界上的语言比拟为具有生物学上的亲属关系,认为同一语系中的语言具有相同的起源,并按其亲属关系的远近、亲疏划分为不同等级体系。P236

4.汉字的形成及其特点:A.形成: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她不依附于任何其

他文字体系,独立形成和发展。汉字是从图画发展而来的,最早的汉字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到了商代中期的甲骨文字,已经形成能够完整记录语言的文字体系。 B.特点:汉字以象形为基础,以会意、指事、和形声为构造新字的手段,以转注和假借来丰富文字体系的巨大文字体系。汉字字形为块状,是从字符文字过渡到词素文字的典型。一个汉字可以表示单词素的词,也可以表示多词素中的一个词素。P256

第九章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1.概念:A.宗教:宗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最大的特点是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这个力量主宰着自然和人类社会。 B.民族宗教:民族宗教为民族成员共同信奉的宗教,其信仰对象常为本民族的始祖或守护神。

2.道教:道教是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一个以中国古代社会的鬼神崇拜为基础;用神仙可求论诱使人们用方术修炼追求长生不死,登仙享乐为主题内容;以道家、阴阳五行家、儒家谶纬学说为神学理论,带有浓厚万物有灵论和泛神论性质的宗教。道教大约起源于东汉末年,其宗教义理和哲学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出现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趋势;同时道教又有着与其他宗教完全不同的宗教思想,如“生道合一,长生久视”、“天道相承,因果报应”等。其教义有:尊道贵德、清静寡欲、自然无为、万法归宗、生生变化等。道教不但构成了中国大部分人口的信仰,而且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东南亚一些国家。P267 3.佛教:相传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古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达摩创立了佛教。佛教的基本教义把人生断定为“无常”、“无我”、“苦”,“苦”的原因不在外部世界,而在于个人的“惑”、“业”所致。“惑”指贪、瞋、痴等烦恼;“业”指身、口、意等行动。“惑”、“业”以善恶行为为因,造成生死不息的轮回报应之果。摆脱痛苦之路只有依据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彻底放弃自己世俗欲望和认知超出生死轮回范围,达修行的最高境界-涅槃。佛教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地区,近代欧美各国也有佛教流传。P269

4.基督教:基督教为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的统称,其中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和一些较小教派。基督教公元一世纪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信仰上帝创造并主宰世界,认为人类从始祖起就犯有罪,并在罪中受苦,只有信仰上帝及其儿子耶稣基督才能获救。目前,其信仰者分布于世界各地。P271

5.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为公元7世纪初默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的一神教。其教义表明:除安拉外,再无神灵,默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并信死后复活和末日审判;信一切由安拉前定。伊斯兰教主要分布于西亚和北非、中亚、中国西北、俄罗斯南部与中亚接壤处。P272 6.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有哪些:移民、传抪(交流和转教、有组织的传教)、领土竞争、宗

教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和平共处、竞争、排斥)。P273

第十章 旅游地理

1.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有哪几种:A.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B.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C.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分散与集中。P297

2.中国旅游资源的优势与分布特点:我国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遍布沿海和内地各省,大部分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三个独特优势是:A.山河锦绣,风光秀丽。B.历史悠久,文化灿烂。C.民族众多,民俗多彩。P309 3.以实例分析旅游对区域社会、经济、自然环境、文化的影响:p310

第十一章 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叙述政治与政治地理的主要内容:A.政治地理是来分析国家的产生、发展和其特征,并探讨地理环境对国家制度与政治决策的影响,同时也研究国际关系,探讨大国和小国、富国和贫国之间的矛盾和协调。B.政治是一种无形的、追求权力的、最不稳定的社会文化现象。P322

2.分析地理环境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3.对国家权力的要素与实力进行分析:p331-339

国家权力要素包括:A.领土空间(位置、面积) B.自然资源 C.人口规模 D.经济水平 E.军事力量 F.科学技术 G.国民士气 H.政府的力量(政府性质、政府的法制化与民主化程度、政府的机构和效能、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

4.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地理大发现以前,各民族在相近的地块以地区性的方式运作,地理大发现使人们开始真正认识世界,可以说,现代政治地理格局始于欧洲的殖民扩张和主权国家体制的建立,发展完善于全球主要大国的演替,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兴起于参与。 发展过程:欧洲的殖民扩张-主权国家的产生于美洲殖民统治的崩溃-帝国主义对世界的分割与控制-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两级对抗-一强多极) p339

5.全球政治地理的主要学说有哪些:A.马汉的“海权论”:海上力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和安全至关重要。 B.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心脏地带包括从东欧平原一直延伸到西伯利亚平原的欧亚大陆中心地域。 C.斯皮尔曼的“陆缘”学说:谁控制陆缘地带,谁就能统治欧亚大陆;谁统治欧亚大陆,谁就能控制世界的命运。 D.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他把世界分为两个等级的类型区,第一等级是世界性的,称之为地缘战略区;第二等级是区域性的,称之为地缘政治区。 E.布热津斯基的跨欧亚安全体系p355 p350-p355 6.概念:A.国家的基本特征:拥有一定的领土;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拥有主权。P325 B.政治地理过程:政治地理单元及其结构要素有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政治地理过程十分复杂,主要包括政治扩散、政治整合、政治分离。

第十二章 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

1.概念:A.行为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中的心理学转向,强调环境与空间行为关系中的认知与决策变量,包括认知地图、环境偏好和空间行为等主要研究领域。 B.地理物象: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映像。 2.感知环境与认知环境有何区别与联系:p357 3.人类日常行为空间有哪些空间范围和特点:p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