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原因与防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2 6:52: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原因与防制

一、概述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又称繁殖障碍性综合征(SMEDI),是以

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仍伊胎、畸形胎,产出弱仔、少仔和公母猪的不育症为其主要特征。

近年来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型规模化、集约化猪场都不同程度存在或发生过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可引起70%以上的初产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弱仔,造成巨大损失。目前,母猪繁殖障碍病已成为影响养猪场综合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严重制约了我国养猪业的发展。

二、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

引起猪繁殖障碍的疾病很多,一般可分为非传染性与传染性两类。

非传染性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是生殖器官畸形、机能障碍以及饲养管理等因素所导致;传染性繁殖障碍则主要是传染性因素如病毒、细菌、螺旋体、衣原体等微生物引起。

1、非传染性猪繁殖障碍性疾病

(1)先天性繁殖障碍

常由于生殖器官畸形、发育不全,输卵管阻塞或形成盲端,缺乏子宫角、实体子宫、子宫颈闭锁以及阴瓣发育过度等引起。 (2)机能性繁殖障碍

性腺机能减退或衰退,组织萎缩硬化以及卵巢囊肿,卵巢囊肿可

分为卵泡囊肿与黄体囊肿。卵泡囊肿由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增生、卵母细胞死亡,卵泡发育中断而卵泡液未被吸收或增生形成;黄体囊

肿由卵泡壁细胞黄体化、增生变性形成。 (3)子宫内膜炎

母猪常见的一种繁殖障碍,人工授精过程消毒不严、助产不当、

胎衣不下等因素均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可致母猪发情异常,不易受孕,即使受孕也容易流产。 (4)营养性繁殖障碍

·高能量日粮使母猪过肥,在输卵管、子宫角与卵巢中形成脂肪

沉积,卵泡细胞变性,导致性不育;而能量与蛋白质不足,可致母猪瘦弱,初情期延迟,不发情,卵泡停止发育或形成卵泡囊肿。

·维生素严重缺乏时会影响母猪妊娠及胎儿的发育,在母猪日粮中添加VA、VD、VE可改善繁殖效果,缩短繁殖间隔,提高受胎率,增加产子数。

·缺乏矿物元素如钙、磷、碘、铁等也影响猪的繁殖,使胎儿死亡、产弱胎或木乃伊始,有时引起流产,产死胎增多。 (5)应激性繁殖障碍

热应激可引起母猪发情不规律,影响公猪精液品质,受精率降低,胚胎死亡,流产或产仔数减少。通常是由于猪舍空气污浊,含有较多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引起的。

2、传染性繁殖障碍性疾病 (1)猪瘟

该病是我国养猪业发病最多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猪瘟病毒

(HCV)主要经由口腔或咽部组织侵入,不同品种和年龄猪均易感染,

幼年猪最为敏感,潜伏期一般3~8天。怀孕母猪感染HCV后,不一定表现临床症状,但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死胎、木乃伊胎、早产或产弱仔等。该病毒是引起仔猪先天性震颤的主要原因之一,感染仔猪多在生后几天内死亡。 (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

该病又称蓝耳病,主要特征是母猪发热、厌食、流产、死产、产

木乃伊胎、弱仔等,该病病原(PRRSV)主要侵害妊娠母猪和哺乳仔猪。我国农业部曾于1997年组织了一次普查,各省种猪场的该病原抗体阳性率均在40%以上。

(3)猪细小病毒病(PP)

该病是引起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因之一,据报道PP在世界范围

内发生和感染,我国猪PPV抗体阳性率达80%以上。细小病毒病多感染在春夏季配种的头胎母猪,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也可通过交配传染,导致流产或胎儿死亡。 (4)猪流行性乙型脑炎

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该病主要导致青年妊娠

母猪死胎流产综合症与公猪睾丸炎,少数病例表现神经症状。我国为乙脑高发区,蚊子为传播媒介,故夏季发病率最高,发病猪多在6月龄左右。

(5)猪伪狂犬病(PR)

1998年一些养猪场出现了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和新生仔

猪大批死亡现象,其主要原因以PR感染为主。多种动物都可感染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