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险投资评估体系的建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3:48: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风险投资评估体系的建立

作者:武 广 冯文伟 来源:《经济师》2008年第03期

摘 要:风险投资评估体系主要侧重于对投资风险及收益的定性分析,它犹如一台风险及收益的探测仪,有助于投资者认识和识别投资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及收益。纵观国内外风险投资的研究现状,至今尚未形成一种统一的风险投资评估体系。文章旨在对国内外风险投资评估指标体系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做一些大胆的、有益的、创新式的探讨。 关键词:风险投资 风险 收益 风险投资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3-038-03

国际上,对风险投资理论的系统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从目前风险投资的研究领域来看,有两个方面较为突出,一是关于风险投资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这种研究主要侧重于定性分析和研究;二是关于投资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这种研究主要是定量分析和研究。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密不可分,特别是近代,它们常常结合在一起的,相辅相成,不断提高着风险投资者的分析能力和决策手段。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就风险投资的评估体系加以探究。

一、 国内外风险投资评估体系的研究综述

1.国外关于风险投资评估体系的相关研究。这些相关研究包括:

(1)George Doriot and Ralph Flanders(1946年)建立了美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他们认为应遵循产品的性质、相关的政策及法律等因素对企业进行评估。

(2)美国联邦银行(1957年)通过调查,认为不仅产品、政策对项目的评估是重要的,可持续的资金因素更是企业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美国学者Myers and Marquis(1960年)考察了许多的风险投资公司,总结了当时多数风险投资公司在风险评估时所关注的风险指标,提出了仅重视财务方面的衡量是不够的,还要将技术、市场等因素融入到评估体系中。

(4)Wells(美,1974年)经过大量实际调研,从管理、收益率、税收、宏观经济、企业发展阶段等几个方面,总结了众多风险投资者诸多投资风险的认识及重要性排序,按这些风险的权重大小得出了以管理层承诺、产品风险、市场风险、营销技能、财务技能、制造技能、环境因素、其他交易参与者、技术风险、退出风险等评估指标,建立了当时较为完善的风险项目的评估体系。

(5)1984年,美国Santa Clara大学的 Tyzoon T. Tyebjee and Albert U Bruno两位学者在定性阐述评价准则的基础上,建立以5类主要指标,18个细分指标的项目筛选评估体系。这些基本指标大致分为五个方面:产品的吸引力、产品的差异性、管理的能力、抵御逆境的能力、退出兑现可能性。

(6)MacMillan、Siegel等人(美,1985年)通过信函,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诸多风险投资家征询关于他们在进行风险投资时采用何种评估标准。通过调研,他们将这些投资者所共同关注的指标分为六类主要指标,即企业家个人素质、企业家经验、产品特色、市场特征、财政补偿情况、投资人员等,并在此基础上细分了27 个具体指标,以此构成了一种严谨的风险投资评估体系。

(7)美国纽约大学企业研究中心(1990年)在对100家专业风险投资公司的评估决策进行了调查分析后,提出用24个指标对所选企业进行全面评估,并将企业家的禀赋作为首选指标。

(8)美国学者Smitham(1990年)在对风险投资评估标准确定的依据中指出,风险投资者在评估其投资机会时,应关注的第一主要因素是技术、产品及服务等创意的有效性;第二是创业者的才能;第三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及具体实施计划。

(9)美国学者Vanceh and Robcrt D(1994年)对硅谷、波士顿和美国西北地区各选择六位著名风险投资者进行采访、调查,在认真研究分析这些投资者的决策的具体过程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评估体系,主要从产品战略思想(包括成长潜力、经营思想、竞争力、资本需求的合理性)、管理能力(包括个人的正直、经历、控制风险能力、勤奋度、灵活度、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团队结构)和收益(包括投资回收期、收益率、绝对收益率)三方面提出了15个“基本评估标准\。

(10)美国学者Fried and Hisrich(1994年)在研究风险投资的评估标准时通过实证得出了15个评估指标。同时,他强调所有评估标准中管理团队是评估的第一标准,其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是不过分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1)美国学者Robert and Robert Polk(1996年)根据将企业家的管理能力、员工素质、相关信息等等因素融入到企业评析指标中,设计了一个具有58个变量的庞杂的指标体系。 (12)美国著名风险投资顾问、《Harvard Business Review》的作者Bob.Zider(1998年)认为,风险投资首先是对最好的行业而不是对优秀的人或创意投资,因此,投资评估的第一标准应是行业类型,其次才是管理因素。

2.国内关于风险投资评估体系的相关研究。近年来,我国的一些风险投资理论研究者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不少具有并适合我国特色的评估标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风险投资评估体系。这些研究成就主要包括:

(1)成思危(1990年)从完善风险投资发展的需要,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了将政策因素融进风险企业的评估标准。

(2)我国的台湾学者在本世纪初,根据美国的经验,结合我国台湾岛内的具体情况,从产品、市场、投资保证、政策、竞争性等几个方面总结出了5项重要的评价指标。

(3)我国香港中文大学学者刘常勇等(1996年),对台湾地区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现状作了调查和统计,他根据台湾地区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发展环境、投资领域、经营状态、投资策略等特点,按照不同的投资阶段,从经营计划书、经营机构、市场营销、产品与技术、财务计划与投资报酬等五个方面,运用22个指标,概括了台湾地区风险投资者比较关注的风险投资项目的指标体系。

(4)马扬、凡雨(1999年)采用公司状况、公司人员及合作者、产品技术、产品市场、财务状况等5个主要指标及41个细分指标,建立了一套评估体系,用于帮助投资者解决风险投资项目的选择问题。

(5)汤京华、王玉珍(1999年)在对中外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做了研究后,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以产品差异度(技术先进性、产品实用性、质量可靠性)、市场吸引力(市场需求、市场份额、竞争力)、管理能力(高层管理人员素质、员工素质和士气)、经济效益(投资获利分析、回收速度)、环境影响(社会经济景气度、政策法规影响)等五个方面14个指标的风险投资评估体系。

(6)骆秦丽(2000年)在对以美国为代表的风险投资发达国家的风险投资状况进行研究后得出评估风险投资项目应从创业者素质、市场潜力、产品技术、公司管理、财务、国家政策环境等六个方面对投资项目进行综合评价。

(7)陈琦伟、冯文伟等(2001年)在全面分析了国内外风险投资的全过程,尤其是评估过程,提出了从管理、融资、激励、政策等方面入手,更容易全面掌握所投资企业的当前及潜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