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复习题09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7 21:03: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4心肌的生理特性与骨骼肌比较有何不同

4.心肌的生理特性有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与骨骼肌的不同之处为: ①心肌有自动节律性,骨骼肌无自动节律性。在整体内,心肌由自律性较高的窦房结P 细胞(正常起搏点)控制整个心脏的节律性活动;而骨骼肌收缩的发生有赖于运动神 经的传出冲动。②心肌兴奋后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因此心肌不会发生完全性强直收 缩,而是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以完成射血功能;骨骼肌的不应期很短,容易发生强直收 缩,以维持姿势和负重。③心脏内有特殊传导系统,使心房、心室有序的收缩,保证心 脏的射血功能。④心肌的收缩有“全或无”现象,心房肌纤维同步收缩,心室肌纤维 同步收缩,这样收缩的力量大,有利于提高泵血的效率。骨骼肌的收缩强弱随着受刺激 的强度变化而不同;心脏有特殊传导系统,保证心房、心室先后有序收缩。骨骼肌的活 动受躯体神经活动支配。⑤心肌的肌质网不发达,ca2+的贮存和释放量均较少,所以心 肌细胞收缩依赖于细胞外液的外源性Can;而骨骼肌收缩不依赖于外源性Ca¨。 五、问答题

1、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分为儿个时期,简述各期的离子机制。

1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分为去极化时相(0期)和复极化时相,后者又分为2、3、4期。各期的主要离子基础是:0期为Na+快速内。流;1期为K、外流;2期为Ca2+(及少量Na+)内流与K+外流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形成平台;3期为K+迅速外流;4期(静息期)是Na+.K+泵活动及Ca2+一Na+交换使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不均衡分布得以恢复的时期。 2、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是如何活动的?为什么说心率过快对心脏不利’ 2.心房或心室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的周期,称为心动周期。在每

次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的机械活动,都可以分为收缩期和舒张期。但两者在活动的 时间和顺序上并不是完全一致,心房收缩在前、心室收缩在后。如正常成年人的心动周 期为0.8秒时,心房的收缩期为0.1秒,舒张期为0.7秒。当心房收缩时,心室尚处于舒张状态;在心房进入舒张期后,紧接着心室开始I发缩,持续O.3秒,称为心室收缩 期;继而进入心室舒张期,持续O.5秒。在心室舒张的前O.4秒期间。心房也处于舒张期,称为全心舒张期。一般以心室的活动作为心脏活动的标志.

当心率增快或减慢时,心动周期的时间发生相应的变化,但舒张期的变化甚为明 显。

3、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哪些,简述其机制。

. 3.一一侧心室每分钟射人动脉的血量,称为心输出量。凡影响搏出量和心率的因素都影响心输出量:①心肌的初长度:即前负荷,通过异长自身调节的机制.在一定初长 范围内,心肌收缩力可随心肌纤维的初长(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增加而增加.②后负荷 指动脉血压,③心肌收缩能力:指心肌不依赖于前负荷和后负荷而能改变其力学活动的一种内在特性。④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每分输出量增加

4、动脉血压是如何形成的,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4.充足的循环血量和心脏射血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条件,外周阻力是决定动脉

血压的另一个基本条件;同时,大动脉壁的弹性对动脉血压起缓冲作用。动脉血压的形 成过程:在心室射m期,心室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推动If}t液流动,但是由于廊流受 到外周阻力的影响,心室射出的血液大部分不能外流,这样另一部分能量用于对大动脉 壁的扩张,即以势能形式暂时贮存。在心室舒张期.大动脉弹性回缩,将这部分势能又 转变为动能,使血液在心舒期持续向前流动,并使动脉血压在心舒期仍维持在一定水

平。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①每搏输出量:在外周阻力和心率不变时.搏出量增大,则

收缩压升高大于舒张压升高.脉压增大;反之,每搏输出量减少,主要使收缩压降低. 脉压减小。收缩压主要反映搏出量的大小。②心率:心率增加时,舒张压升高大于收缩 压升高.脉压减小;反之。心率减慢时.舒张压降低大于收缩压降低,脉压增大。③外 周阻力:外周阻力加大时,舒张压升高大于收缩压升高.脉压减小;反之,外周阻力躐 小时,舒张压的降低大于收缩压降低.脉压加大。舒张压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④大动脉弹性:它主要起缓冲血压作用,当大动脉硬化时,弹性贮器作用减弱.收缩压 升高而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⑤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要互相匹 配.循环血量减少或血管容积增大.都会引起动脉血压下降。如大失血时循环血量减 少.而血管容量的改变不能与之相适应。则体循环平均充盈压下降.动脉血压下降。 5、微循环有哪些重要的血流通路?各有哪些生理学作用

5.微循环是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问的血液循环。它的血流通路有①直捷通路:血液 从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而进人微静脉。在骨骼肌组织的微循环中较多见。 此通路经常处于开故状态.血流较快.其意义是使一部分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进入静 脉.增加回心血量②迂回通路:血液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真毛 细血管网,然后汇集到微静脉。此通路毛细血管丰富.血流缓慢.是血液和组织液之间 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③动-静脉短路:血液从微动脉经动-静脉吻合支直接进入微静 脉,此通路管壁较厚、血流迅速,不能进行物质交换。多见于皮肤、皮下组织的微循环 中.与体温调节功能有关。

6、组织液是如何生成的?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有哪些’

6.组织液是血浆滤过毛细血管壁而形成的,其生成量主要取决于有效滤过压。有 妓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腔体渗透压)一(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

压)。毛细血管动脉端有效滤过压为正值.因而有液体滤出形成组织液.而静脉端有效 滤过压为负值,组织液被重吸收进入血液,组织液中的少量液体将进入毛细淋巴管.形 成淋巴液。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主要有:①毛细血管血压: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扩 张,毛细血管血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②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有效滤过压增大.组织液生成增多。③淋巴回流: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回流减少。 ④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在烧伤、过敏时,毛细血管壁通透性显著增高,血浆蛋白渗出 毛细血管,使组织液腔体渗透压增高,组织液生成增多

7、夹闭动物一侧的颈总动脉后.其动脉血压有何变化,为什么?

7.夹闭动物一侧颈总动脉后,动脉血压升高。正常情况下心脏射出的血液经主动

脉弓、颈总动脉而到达颈动脉窦。当血压升高时,该处动脉管壁受到机械牵张而扩张, 从而使血管壁外膜上作为压力感受器的感觉神经末梢兴奋,引起减压反射。使血压下 降。而当血压下降使窦内压降低时,则减压反射减弱.使血压升高。在实验中央闭一侧 颈总动脉后,心室射出的血液不能流经该侧颈动脉窦,使窦内压力降低,压力感受器受 到的刺激减弱,经窦神经上传到心血管中枢的冲动减少.减压反射活动减弱,因而心率 加快、心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加;阻力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导致动脉血压升 高。

第五章 呼 吸

一.名词解释:

1.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全过程称呼吸.

2.顺应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弹性体扩张的难易程度.表示肺和胸廓弹性张力的大小. 3.肺活量;在作一次最深吸气后,尽力呼气,呼出的最大气量.

4.用力呼气量:是指在作一次最深吸气后,用力尽快呼气,然后计算第1、2、3秒末呼出的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

5.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的新鲜空气量,由于这部分气体一般情况下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又称有效通气量.

6.通气/血流比值: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之间的比值,正常值为0.84. 7. 氧含量:是指每升血液的实际含氧量。 8.血氧饱和度:是指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数。

9.肺牵张反射:肺扩张或缩小而引起的反射性变化,称肺牵张反射。 10.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二.选择题

1.胸膜腔内的压力,是由下列哪个因素形成的 D

A.大气压-非弹性阻力 B.大气压+跨肺压 C. 肺内压+跨胸壁压 D.大气压-肺回缩力 E.大气压+肺回缩力

2.某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缺氧。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其起病的主要原因是A

A.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 B. 支气管痉挛 C.肺纤维增生 D. 呼吸中枢发育不全 E.气道阻塞

3.评价肺通气功能,下列哪个指标较好E

A.潮气量 B.功能残气量 C.肺活量 D.补吸气量 E.用力呼气量 5.在下列哪一时相中,肺内压等于大气压D

A.吸气和呼气初 B.吸气末和呼气初C.呼气初和呼气末 D.呼气末和吸气初 E.呼气末和吸气末

6.对肺泡气分压变起缓冲作用的肺容量是E

A. 补吸气量B.补呼气量C.深吸气量 D.残气量 E.功能残气量 7.正常人无效腔容量约占潮气量的C

A.70% B.10% C.30% D.5% E.50% 8.体内二氧化碳分压最高的是D

A静脉血液 B.毛细血管血液 C.动脉血液 D.组织液 E.细胞内液 9.CO2对呼吸的影响是(A B CD)

A、CO2是调节呼吸的最重要的生理性体液因子

B、CO2主要是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而兴奋呼吸中枢 C、吸入气中CO2达7%时,通气不再增加 D、吸入气中CO2达20%时,呼吸中枢麻痹

E、CO2主要是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来实现对呼吸的影响

10、最大吸气末的肺容量是D

A、残气量 B、功能残气量 C、肺总容量 D、潮气量+功能残气量 11、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C

A、物理溶解B、氨基甲酸血红蛋白C、氧合血红蛋白 D、高铁血红蛋白 12、呼吸的意义主要是为机体A

A.摄取O2排出CO2 B.摄取CO排出O2 C.摄取O2排出N2

D.摄取O2排出CO E.摄取CO2排出O2 13.Hb氧饱和度的高低主要决定于B

A.Hb的浓度 B.氧分压 C.血浆pH值 D. CO2分压 E.2,3-DPG含量 14.呼吸的基本中枢位于B

A.脊髓 B. 延髓 C. 脑桥 D. 中脑 E. 大脑 15.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B

A.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 B. 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C. 肺内压与气道阻力之差 D. 胸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E. 胸内压与肺内压之差 16.影响气道阻力的主要因素是A

A. 气道的口径 B. 气流的形式 C.气流的速度 D.气道的长度 E. 气体的密度 17.平静呼气末肺内的气体量是B

A.潮气量 B.功能残气量 C. 肺活量 D.肺通气量 E.肺泡通气量 18.安静时,正常成人的通气/血流比值的正常值上是D A. 0.64 B. 0.064 C. 0.48 D . 0.84 E. 0.084 19.肺活量等于D

A. 补吸气量+潮气量 B . 潮气量+补呼气量 C . 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D. 深吸气量+补呼气量 E.补呼气量+残气量 20.下列哪项能使呼吸道口径增大

A.跨壁压减少 B.副交感神经兴奋 C.呼气时 D. 交感神经兴奋 E.吸入CO2 含量增加 21.正常成人在平静呼吸时,每次呼出或吸进的气量约为:

A.300—350ML B.400—600 ML C. 600—700 ML D. 500—800 ML E.800—1000 ML 22.某人潮气量为500 ML,呼吸频率为14次/分钟,其肺泡通气量约

A.3000ML/MIN B. 4000ML/MIN C.5000ML/MIN D.6000ML/MIN E.7000ML/MIN 23.有关02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运输形式有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方式 B.O2的结合是氧合血红蛋白 C.血液中化学结合O2量远大于物理溶解量 D. O2与HB的结合反应快,不需要 的催化,且可逆 E.吸入高压氧主要是增加化学结合的O2量 24.氧解离曲线通常表示:

A.HB氧容量与PO2关系的曲线 B. HB氧含量与PO2关系的曲线 C. HB氧饱和度与PO2关系的曲线 D.O2在血液中溶解的量与PO2 关系的曲线 E.血中CO2含量与PO2关系的曲线

25.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主要有:

A.以溶解的方式有血浆中运输 B.以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的形式在红细胞内运输 C.以碳酸氢盐的形式在红细胞内运输 D. 以碳酸氢盐的形式在血浆中运输

26.关于血液是CO2 对呼吸的影响的叙述同,错误的是:

A. CO2是调节呼吸的重要体液因素 B.血液中CO2升高可使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 C. CO2可直接兴奋中枢化学感受器 D.血液是CO2浓度过低可出现呼吸暂停 E. 血液是CO2浓度过高可出现呼吸麻痹

27.正常情况下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的有效刺激是: A.血液中一定程度的缺氧 B. 血液中一定浓度的CO2 C.血液中一定浓度的碱性物质 D.肺牵张感受器传人冲动 E.呼吸肌本体感受器的传入冲动

28.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敏感的刺激物是:

A.血液中的CO2 B.血液中的H+ C.脑脊液中的H+ D. 脑脊液中的CO2 E. .脑脊液中的PO2降低

29.二氧化碳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剌激:

A.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B.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C.肺牵张感受器 D.延髓中枢化学感受器 E.脑桥中枢化学感受器

30.关于肺牵张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感觉器接受肺扩张的剌泊激 B.感受器存在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壁的平滑肌内 C.传入纤维在迷走神经干中 D.可及时终止吸气,有利于吸气向呼所转化 E.参与成人正常节律性呼吸的形成和调控 三.填空题:

1.外界空气与肺泡间的气体流通,称为___.肺通气______,肺泡与毛细血管血液间的气体交换称为____肺换气_____。

2.呼吸肌肉分为吸气肌和呼气肌,吸气肌包括 .膈 、 肋间外肌 、呼气肌包括 肋间内肌 、 腹壁肌群 。

3.呼吸膜包括 表面活性物质的液体层 肺泡上皮细胞层 、 肺泡上皮基膜层 、 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间质 、 毛细血管基膜层 ,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 。

4、浅快呼吸的肺通气效能差,主要因为 肺泡通气量 减少,从而使肺泡气体更新 减少 。 5、气体扩散速率与 气体的分压差 、 气体的分子量 、 溶解度 相关。

6.氧气在血液中结合的形式是 氧合血红蛋白 ,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结合的形式 碳酸氢盐 、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

7.呼吸的基本中枢是 延髓中枢 ,呼吸的调整中枢是 脑桥中枢 ,呼吸节律形成的公认的假说是 局部神经元反馈控制假说 。

8.肺牵张反射是 .负反馈 调节,呼吸肌的本体感受性调节是 正反馈 调节。

9.血液中维持一定浓度的 CO2 进行呼吸活动的必要条件,中枢化学感受器对脑脊液和局部组织液的 H+ 浓度改变极为敏感。 四.问答题:

1.影响肺换气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答:①呼吸膜的厚度;②呼吸膜的面积;③气体分压差及气体扩散系数;④通气/血流比值 2.何谓氧解离曲线偏移?

2.答:Hb与 O2 的结合和解离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表现为氧解离曲线的偏移.主要有:温度,血液中的 CO2分压, pH, 2,3-二磷酸甘油酸( DPG)等. CO2升高或 pH降低均可使 Hb和 O2的亲和力降低,氧解离曲线右移; CO2降低或 pH升高则导致 Hb或 O2的亲和力增高,氧解离曲线左移; 温度升高时氧解离曲线右移,温度降低时左移; DPG是红细胞无氧糖酵解的产物,能降低 Hb 与 O2的亲和力,使氧解离曲线右移.

3.O2在血液中如何运输?影响O2运输的因素?

3.答:正常情况下,在血液中运输的O2中,97%是以与红细胞内Hb相结合的方式存在,3%以单纯物理溶解方式存在.Hb与O2的结合和解离的影响因素有:温度,血液CO2分压,pH, 2,3-二磷酸甘油酸(DPG)等.

4.血中CO2的运输的形式?影响CO2运输的因素?

4.答:血液中CO2以溶解和化学结合的两种形式运输.化学结合的 CO2主要是碳酸氢盐和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