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卓越人才培养方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3:20: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水产卓越 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 农学 专业代码 090601和090602 授予学位 农学学士

(2016级本科生开始执行)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水产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具体目标如下:(1)培养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康的身心素质;(2)掌握扎实的水产类专业基础理论和卓越的实践技能,具备应用现代水产学基础理论从事科学研究与创新活动的能力;(3)熟练掌握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设施渔业工程设计、海洋牧场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主要水产生物人工育苗、育种和成体的集约化养殖、增殖资源养护等生产环节的技术关键;(4)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跟踪学科发展国际前沿的能力,能在多学科多元文化团队中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与协作;培养能够引领未来水产行业发展方向、主导和参与国际水产科技与产业竞争的拔尖创新型人才。

二、毕业生能力要求

1.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文化修养、社会道德、法制意识等人文素养;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具有强烈的团队意识,拥有诚信、包容、协作的优秀品格和作风。

2.具备扎实的数学、化学、外语、计算机等普遍性基础学科理论知识和现代化学习及技术开发手段,奠定坚实的知识拓展、终身学习、自我提升的能力基础;

3.具有扎实的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海洋学等支撑专业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基础及熟练的相关实验操作技能;

4. 熟练掌握水产经济品种增养殖技术、渔业技术和渔业资源调查、评估、管理技术,并具有较强的生产实践应用能力;

5.全面掌握与水产资源管理、增养殖及捕捞生产规程和产品质量及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从事与水产产业相关的生产管理及行业管理能力。

三、支撑学科

一级学科:水产学

1

四、毕业学分要求

课程体系 思想政治类 高等数学类 公共基础层面 大学外语类 大学化学类 大学计算机类 军事、体育类 通识教育层面 通识教育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 专业知识层面 专业知识课程 工作技能课程 研究生衔接课程 总计 学分要求 必修 15 14 10 11 6 7 44 24 22 153 选修 8 4 4 1 6 23 99 6 176 8 63 合计

五、专业核心课程

1. 普通动物学(64学时,4学分) 2. 普通生态学(40学时,2.5学分) 3. 水生生物学(32学时,2学分) 4. 水环境化学(32学时,2学分) 5. 鱼类学(40学时,2.5学分) 6.动物生理学(40学时,2.5学分)

7. 动物遗传育种学(40学时,2.5学分) 8.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32学时,2学分) 9.水产动物病害学(32学时,2学分) 10.增殖工程与海洋牧场(32学时,2学分)

六、专业特色课程

1.鱼类增养殖学(32学时,2学分) 2.贝类增养殖学(32学时,2学分) 3.甲壳动物增养殖学(32学时,2学分) 4.水产动物病害学(32学时,2学分) 5.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32学时,2学分)6.动物生理学(40学时,2.5学分) 7.增殖工程与海洋牧场(32学时,2学分)

七、实践环节 必修实践环节

1.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48课时,1.5学分) 2.有机化学实验(48课时,1.5学分)

3.生物化学实验(32课时,1学分) 4.大学物理实验1(48学时,1.5学分)

2

5.植物学实验(32课时,1学分) 6.普通动物学实验(32课时,1学分) 7.鱼类学实验(32课时,1学分) 8.细胞生物学实验(32课时,1学分) 9.动物生理学实验(32课时,1学分) 10.动物遗传育种学实验(32课时,1学分)

11.微生物学实验(32课时,1学分) 12.水生生物学与生物饵料培养实验(32课时,1学分) 13.水环境化学实验(32课时,1学分) 14.水产动物病害学实验(32课时,1学分) 15. 普通动物学实习(1周,1学分) 16.组织胚胎学实验(32课时,1学分) 17.生产实习(7周,7学分) 18.毕业论文(12周,12学分) 19.创新创业教育(2学分)

选修实践环节 1.植物生理学实验(16课时,0.5学分) 3.海洋学实习(1周,1学分)

2.生物实验技术实验(32课时/1学分) 4.综合与创新技能实验(40课时,1学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