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选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4 9:56: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运动选材概念:依据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将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和竞技潜力的儿童少年或后备人才挑选出来,并在训练中不断监测筛选的过程。

2、运动选材意义:(1)运动选材是当前竞技运动的迫切需要(2)运动选材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3)运动选材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3、竞技能力:指运动员在竞技运动中表现出的能力。

4、竞技能力主要因素:是在专项运动中所表现出的体能、技能、运动智能和心理能力。

5、竞技主要因素:形态、机能、素质、技术、战术、心理、智能 6、运动员选材原则:(1)广泛性原则(2)实效性原则(3)可靠性原则(4)因人因项制宜原则(5)多因素综合分析原则(6)多方法综合应用原则(7)当前测评与预测未来相结合的原则(8)选材与训练相结合的原则(9)经济性原则(10)可行性原则

7、运动选材方法分类:(1)依选才的基本因素区分(2)依选材发展的科技水平区分(3)依选材工作类别区分(4)依选材学科领域区分(5)依选材层次区分

8、依选材基本因素区分:(1)遗传选材方法(2)年龄选材方法(3)体型选材方法(4)身体素质选材方法(5)生理机能选材方法(6)生化特征选材方法(7)心理选材方法(8)运动技能选材方法 9依选材层次区分:(1)初级选材阶段选材方法(2)中级选材阶段选材方法(3)高级选材阶段选材方法

10、运动选材预测类型:(1)以预测的定量化程度区分(2)以科学化程

度区分(3)以方法途径区分(4)以运动选材预测周期时间长短区分(5)以预测对象数量区分(6)以时间序列的发展状态区分 11、运动选材预测步骤:(1)根据预测的任务确定预测的目标(2)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和情报(3)选择预测方法并进行预测(4)分析评价、修订预测结果(5)验证预测结果

12、运动选材预测要素:预测对象、预测目的、预测依据、预测方法、预测结果及验证。

13、选材对象个人因素:(1)遗传(2)年龄(3)形态(4)心理特征(5)运动体能和机能(6)运动技术战术(7)智力与思想品质 14、选材人员能力水平:(1)多学科基础理论知识(2)选材理论知识(3)选材实践操作能力(4)专项或多项运动理论实践知识(5)多学科人员的配合

15、选材物质条件因素:(1)综合测试评价预测的仪器设备(2)投入选材的人力、物力、财力及组织机构(3)社会、家庭、环境习惯的影响(4)生活、学习、训练条件等

16、影响运动选材主要因素:有待选对象的个人因素、各选材层次的衔接关系、选材工作人员的自身水平以及选材的物质条件等。 17、短期选材计划包括那些主要内容:(1)纲要部分:?选材目的、任务、依据?对目前运动队、运动员及运动选材状况的调查分析(2)具体内容部分:?应选项目人数和年龄范围?招生要求?选材工作的过程与步骤?应选者主要条件、测试项目、内容、方法和指标。?选材组织机构及工作人员的分工?报名、测验的时间地点?审批手续和

办法?试训的方法?经费、预算、设备条件?其他辅助内容等 18、遗传:指子代和亲代在特征性状上相似的现象,是生物体在世代间的延续。

19、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在特征性状上的差异现象。

20、运动能力遗传的物质基础:人体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细胞内含有从父母遗传下来的全套遗传物质。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染色体主要成分是DNA、蛋白质、少量的核糖核酸和非组蛋白等。

21、人体遗传物质是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内。 22、遗传和变异: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遗传是相对稳定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

23、 基因突变:指个别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是新基因产生的方式。

24、重组变异:指由于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引起子代个体性状的变异。 25、青春发育期三个阶段;(1)前期:以身体形态发育的突增现象为主,女孩为骨龄10岁、男孩为12岁开始,乡村男女孩比城市男女孩晚一年左右,持续两年左右。(2)中期:以第二性征发育为主,此阶段的形态发育速度减慢,女孩13~16岁,男孩14~17岁。(3)后期:身体发育达到完全成熟阶段,女子17~22岁、男子18~23岁。

26、身体形态的年龄特征:身高发展有两次突增的高峰,一次在胎儿时期到出生后1岁左右,另一次在青春期,最后完成一般在20~23岁。

27、青春发育期基本特点:青春发育期前,男女孩在身高、体重及体型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别。进入青春发育期后,各身体器官系统迅速发育,尤以生殖器官为明显,出现第二性征。

28、选材年龄:(1)成材的年龄范围(2)育材的必要年限(3)选材的适宜年龄

29、各竞技运动项群初级选材年龄由小到大顺序:(1)技能类难、美性运动项目(2)技能类隔网对抗项目(3)体能类短冲项目(4)体能类跳跃项目(5)技能类同场对抗项目(6)技能类准确性项目(7)技能类格斗对抗项目(8)体能类力量性项目(9)体能类耐力性项目 30、骨龄:指儿童少年在连续生活年龄上骨骼的发育程度,也指骨骼发育的年龄,是用以鉴别人体生长发育成熟度的可靠指标。 31、影响体型的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体育运动和劳动习惯、激素调节、微量元素、人体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体型的影响 32、力量:指人体或身体某部分肌肉在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 33、运动素质选材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平衡和韵律等复合素质。

34、速度: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是运动素质选材中重要的测评内容。

35、耐力:指人体或身体某部相对较长时间抗疲劳的能力。 36、柔韧:指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或指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

37、灵敏:指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运动员能迅速、准确、协调

地改变身体运动的能力。

38、平衡:指人体保持某种稳定姿势的能力。

39、韵律:指运动员在完成运动时表现的节奏、动作速度平稳和流畅程度。

40、结合自己专项谈初选时对身体素质基本要求:我的专项是800米,初选时要选无氧和有氧耐力强,力量耐力好,有一定速度和绝对力量。要求下肢、腰腹力量大,髋、裸关节柔韧性好。 41、生理机能的特点:遗传性、可变性、适应性。

42、心率:是心脏周期性活动的频率,青少儿随年龄的增长心率逐渐下降。

43、基础心率:清晨起床前的卧位心率为基础心率。 44、安静心率:指空腹不运动状态下的心率。 45、最大心率:只从事极限负荷时的心率。

46、最大摄氧量:指人体在运动中呼吸和循环系统发挥出最大机能水平时,每分钟所能摄取的最大氧量。

47、神经类型: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沉默型。

48、神经类型测评方法:(1)感觉测评法(2)视听觉测评法(3)问答题测评法

49、最大心率遗传度:85.9% 50、血红蛋白遗传度:81%—99%

51、不同技术选材评价要点:阶段(1)初步形成运动技术阶段(2)改进与提高技能阶段(3)巩固与提高运动技能阶段。动作特征(1)

动作紧张、僵硬、用力不协调、时有多余动作(2)动作过程已初步掌握,细节上有毛病(3)动作已较为熟练并进而达到自动化。选材时评价要点(1)?了解运动员学习或运用技术时间的长短?评估目前该技术的质量、正误率、错误程度?分析形成错误或多余动作的主客观原因?分析改进技术的难易程度和预期结果?观察其习惯动作或现有技术状况、协调性及学习新技术的可接受性(2)?判断其技术质量、技术容量、技术效果?进一步分析改进技术动作时难易程度和预期效果?观察其对已明确的细节错误的改进速度?了解和分析运动员对技术的主诉感觉和技术要领的理解(3)?进一步观察其技术的质量、容量及效果?了解关键技术向全面技术转移或配套能力?在快速对抗与实战条件下技术的正确性、稳定性、实效性

52、隔网类项目选材要求:反应速度快,动作速度快,动作爆发力大,柔韧素质好,协调灵活性强,有一定的专项耐力,身体有关部位的相对力量大。

53、科学选材意义:是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要求,用现代科学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客观的指标测试、全面综合评价和预测,把先天条件优越、适合从事专项运动的可塑之才选拔出来,进行系统训练和培养,并不断监测其发展趋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