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1:12: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是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1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想象的能力;

2.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

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来源:学科

教学过程:

一 1交流关于春节的资料。 2教师小结。 3默读课文

预设一: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围绕春节的热闹,作者写了那些重要的日子的活动?

2

5文章按什么顺序为我们介绍北京春节? 学情预设:学生的回答有可能不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

6快速浏览全文,按照年前,过年,年后找出相应段落。 二学文

1自由读文章的第一部分,年前的北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用一个词来概括。

2把让你感到人们忙碌的地方画下来. 3交流 4知道朗读

5从文章第一部分,你了解到那些习俗?

6联系生活谈谈你在春节前的这段时间都干些什么? 三生齐读第二部分 预设二

1过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过年时重点写了那几个日子?同事热闹,但闹中各有不同。 3除夕可以说是春节中的高潮,那时一番怎样的景象? 4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5师小结:除夕是一种喜庆,团圆的热闹。 初一

3

1指名读第九自然段 初一全城都在休息,人们都在干什么? 2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拜年经历。

3师小结: 生观看庙会图,理解什么是庙会。 4师总结并出示: 初一 悠闲 快乐 5指导朗读 正月十五 预设三:

1“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次前,什么时候出现过高潮?

2从“又”字中你体会到什么?

3北京春节的热闹景象一浪高过一浪,正月十五的热闹表现在哪? 自由读11——12自然段。

4找出文中描写花灯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谈体会并指导朗读。 学情预设:学生有可能不按文章先后顺序去找,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酌情学习。

5出示灯展图

6除了这么多美丽的灯,还有什么?

总结 十五 灯火 美丽 7齐读11——12自然段。

四 师导读13自然段 过了元宵节,天气转暖,老北京的人们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一切又恢复了平静,但老北京春节的热闹喜庆

4

却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五引读领悟写法

六 1自主阅读课后阅读联接中的短文,比较同是过年,这三篇习作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通过三篇习作的对比,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

课后反思: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