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 心 震研究层序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0/1 15:23: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6.叙述利用钻测井资料进行层序地层分析的步骤

①进行关键井岩性序列、沉积旋回和沉积相研究,并建立岩性及其序列与电测曲线的响 应关系。

②依据风化壳、底砾岩、古土壤、生物化石的断带和岩性、沉积相的垂向突变以及地层产状的不一致性确定层序边界,并进行多井层序边界对比,通过古生物组合和同位素测年等方法,确定层序的年代,建立盆地覆盖区年代地层框架。

③识别不同级别的界面,包括不整合面、海泛面与侵蚀面,最大海泛面或湖泛面,确定体系域类型。

④通过测井资料的时频分析,确定层序旋回周期的规律,探讨形成层序的主控因素。 ⑤建立测井-地质岩相知识库,实现地质资料与测井资料的沟通。 ⑥识别关键井岩相序列。

⑦建立多井关键对比沉积层序剖面。

⑧通过沉积环境和古气候详细分析,编绘单井和多井层序地层综合分析图以及以层序或体系域为作图单元的地层等厚图、沉积相图,为确定有利的烃源岩、储集层和盖层分布区作准备。

⑨建立岩性序列、沉积相类型、层序和体系域与地震反射之间的响应关系,为地震资料的层序地层分析作好准备。

⑩预测有利的烃源岩、储集层和盖层的分布。

钻井资料层序地层分析:

钻井资料应尽量包括测井曲线、岩样、岩心描述、生物地层年代和沉积环境资料、海平面升降旋回曲线、合成地震记录,以及与该井合成记录作适当对比,并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作出解释,从而识别每口井的海平面升降旋回曲线、层序、体系域和准层序等地层单元边界,建立井间年代地层和生物地层的对比关系。

单井层序地层学分析是一项内容最丰富、最复杂和难度较大的工作。由于钻井及测井资料分辨率较高(地震资料一般只能划分到体系域),因此分析解释工作应尽量做细,在初步的岩性、生物地层学、环境解释之后,划分准层序、准层序组及体系域层序地层单元。进行这项工作时,一般先着手单井剖面的层序和体系域边界的解释,当开始井间对比并将井与地层解释联系起来时,可以修正层序和体系域边界的解释,扩大其解释范围,为以后在层序和体系域地层单元内进行井间准层序及准层序组的对比打好基础。

钻井资料层序地层学分析内容

项目 内容

沉积及地层形式 用生物地层标定年代 准层序 环境 剖面图 平面图 构造图 等厚图 岩心、岩屑、测井曲线特征;层序和体系域边界,配以地震记录 以来全球性海平面升降旋回曲线 对比准层序和标定准层序 解释沉积环境 示意横剖面图 绘平面图 年代地层表面构造图 年代地层单元等厚图;岩性单元等厚图

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内容:

通过在露头、钻井、测井、地震资料的层序分析基础上,综合露头、钻井、地震进行地层构型的综合分析,并通过层序划分和对比,建立年代地层格架,分析控制层序构型的主控因素,研究各层序不同体系域的沉积体系特征,建立能够反映盆地地层样式的层序地层模式,指导矿产生产勘探。

相关要点:

1、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层序、准层序等),每年基本都可能考; 2、河流相沉积特点和模式(重点是曲流河和辩状河) 3、三角洲相沉积特点(陆相、海相、扇三角洲) 4、沙质海岸沉积特点;

5、在实际地震剖面上识别层序界面(识别方法); 6、储层方面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7、生物礁

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尽量多看一些书,扩大知识面

8、野外露头层序地层分析:

露头资料是最详细的资料,所以开展层序地层分析亦应从露头开始。其基本步骤如下: A 沉积岩露头的层序、体系域以及准层序的解释,从识别岩性、岩相以及地层型式开始。 B 鉴别构成层序及层序内部地层单元界面的那些不连续面。若露头范围有限,无法区分不连续面,这些层序界面的解释就取决于对相变的认识。因为这种相变与海平面升降引起的

可容空间的变化有关。层序界面上下的沉积相发生突变。

C 从生物地层学的角度确定这些层序单元的年代,并且使之与海平面升降旋回曲线拟合。

D 对同一时代的露头,结合地下地质资料如钻井、地震等一起进行解释。 露头层序地层分析的内容 项目 内容 沉积学及地层型式 在可能的地方,识别岩系、主要岩性、沉积环境以及体系域的地层型式 边界 生物地层标定年代 地层单元对比

运用可容空间概念进行相分析予以确定 可与全球性海平面升降旋回曲线进行对比 运用地下资料对比露头间的各级地层单元的边界 9、地震资料层序地层分析:

① 地震反射面的地质含义:

了解地震反射与岩性单元、地质年代的关系,对于根据地震资料进行地层解释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知道,当地震波投射到两个速度和密度不同(即具有波阻抗差)的岩层间的界面时,在此界面上会产生地震反射。所以从本质上讲,地震反射界面是物理界面。但是,大量的实际资料证实,岩层中产生反射的物理界面主要为具有速度和密度差异的层面和不整合面。这两类的界面都具年代地层意义。相反,跨时代岩性单元的边界却不存在连续的地震反射。

所以,地震反射界面基本上反应的是地层沉积表面的年代地层界面,而不是穿时岩性界面。这个基本原理是很重要的,也是用地震资料进行地层学解释的基础。因为只有沉积表面,即层面(包括不整合面)是连续的具有波阻抗差的界面,只有它才能构成连续的反射。虽然由于沉积环境、物质来源的变化,在这个界面上的波阻抗差在空间上有所变化,但这些变化只影响反射强度(振幅)和连续性的变化,不会影响它的延续性。相反,岩性地层单元界面(即岩性地层界面)在实际上是指状交互的,是不连续、不平整的。人为对比画出的界面,实际中不存在完整、连续平整的岩性地层界面,所以不能产生连续的反射。

② 地层尖灭形式与地震反射终止:

受区域构造背景、盆地大小、沉积环境及物源供给等因素的控制,任一时间间隔内形成的地层往往在一定范围内分布。因此,任一时间间隔内形成的地层在横向上最终要以各种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