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课外古诗词阅读精品教育.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22:12: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依依惜别之情。(1分) 9、(2019江西) 玉楼春 戏赋云山 辛弃疾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1、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政区 的一项是( )(2分) A、词的上片是写青山为浮云所遮盖 ,下片写重睹青山。[来源:Z+xx+k]

B、上片后两句式写执着寻觅“常时青山”的青山终有结果。 C、下片的前两句写浮云散尽青山重见的自然景观。 D、这首词描写了自然景物的变化过程。 2、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的前两句使用拟人手法,很容易使人想到词人喃喃自语的情态。

B、词的上片透露出了词人遗憾的心情,而下片则反映了词人喜悦之情。

C、词的最后两句式以老僧之喜衬托词人之喜。

D、这首词格调雄浑粗犷,清新活泼,反映了词人积极乐观的一面。

第 6 页

1、B; 2、D。

10、(2019山东济宁)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表达了诗中“山客”怎样的心境?

答案:绘行绘色,诗中有画(突出色彩的描写),动静结合、情景交融、闲适恬静。(3分)

(评分:共3分.前一问2分,后一问1分。意思对即可。) 11、(2019上海) 天净沙·秋 白 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___(2分)[来源:]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乱花渐彼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第 7 页

2.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_,___。(2分)

1.B (诗歌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2.迟暮萧瑟,明朗绚丽 12、(2019江苏南京) 【古诗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4分) 阙 题① (唐) 刘慎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 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②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释]①“阙”同“缺”,此 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②每:每当。

(1)白云深处,清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体现了“读书堂”环境之 (请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1分)。 (2)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的特点,请以第二联为例分析。(3分) (4分)(1)(1分)幽

(2)(3分)示例:这一联从视觉角度描写了缤纷的落花,清澈的流水;从嗅觉的角度描写流水(花)的芳香,表现出环境的

第 8 页

清静(优美宜人)。 13、(2019江苏无锡)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4分)

(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2 分)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4分)(1)(2分)用“红”对“青”,色彩鲜艳(1分),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1分)。(或静的山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2)(2分)写了凄黯(凄清)之景(1分),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1分)。 14、(2019浙江湖州)

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 姜夔①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②。 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注释】①姜夔(kuí):宋朝著名诗人 。②玻璃:

第 9 页

形容西湖湖面如镜子一般。

1.第二句诗中“卧看”二字体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2分)

2.三、四句诗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2分)

1.向往自然,追求宁静(或“闲适”“愉悦”“沉静”等)。(2分,意思对即可。)

2.展现了静谧怡人的湖上夜景:一叶扁舟窗外过,轻快迅捷,微波轻漾,芦苇随之摇曳。(2分,意思对即可。) 15、(2019山东德州)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这首词从字数上看,属于 ;从创作风格上看,属于 派。(2分)

2.“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在下阙中,“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2分)

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答案:小令 婉约 评分:每空1分,共2分。

2.答案示例:西风吹寒、梧桐叶落、淡月胧月、高楼雁鸣。

第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