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4:37: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

物理试题

一、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象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更重要。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 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进一步测得了元电荷的电荷量

B. 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C. 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 D. 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存在联系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详解】A.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美国科学家密立根测得了元电荷的电荷量,故A错误;

B.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故B正确; 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故C错误;

D.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流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之间的联系;焦耳发现了焦耳定律,说明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存在联系;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群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辐射出三种不同波长的光子,

其中从n=3跃迁到n=1所发出的光子波长最长

B. α粒子散射实验验证了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正确性 C.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D. 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予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能级间跃迁吸收或辐射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即Em-En=hv.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温度、压强等外部因素无关;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偏转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分析。

【详解】A.氢原子从n=3的能级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辐射出三种不同波长的光子,根

据:错误.

可知,从n=3跃迁到n=1所发出的光子的能量值最大,波长最短;故A

B.粒子散射实验中,α粒子发生偏转是α粒子与原子内带正电的部分相互排斥的作用结果,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偏转这一实验事实否定了汤姆生的枣糕模型,引发了卢瑟福提出核式结构模型;故B正确.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只与核内部的自身因素有关,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温度、压力等于外部因素无关;故C错误.

D.光子的能量值与光的强度无关,与光的频率有关;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γ-W0,可知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与光的强度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半衰期、α粒子散射实验、能级的跃迁以及光电效应等基础知识点,难度不大,关键要熟悉教材,牢记并理解这些基础知识点.

3.如图所示,共享单车的车锁集成了嵌入式芯片、北斗卫星导航模块和SIM卡等,便于监控单车在路上的具体位置。用户仅需要用手机上的客户端软件(APP)扫描二维码,即可自动开锁,骑行结束关锁后,手机APP上会显示计价、里程信息。此外,单车能够在骑行过程中为车内电池充电,满足定位和自动开锁等过程中的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通过超声波定位单车位置信息的 B. 由手机上的显示信息,可求出骑行的平均速度 C. 单车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充电的

D. 单车在被骑行过程中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表现为阻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

现在定位是通过卫星进行定位的,明确充电过程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明确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前轮摩擦力是阻力,而后轮摩擦力是动力. 【详解】A.单车某个时刻的准确位置信息是借助通讯卫星定位确定的,故A错误;

B.由手机APP上的显示信息包括路程和时间,没有说明具体的位移,故不可以求出骑行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

C.单车在运动过程通过电磁感应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实现充电,故C正确;

D.单车在骑行时,主动轮受到向前的摩擦力(动力),从动轮受到向后的摩擦力(阻力),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利用生活中熟知的单车综合考查了惯性、电磁感应的应用、电磁波的应用等,要求掌握相应物理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4.如图甲所示电路,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电压如图乙所示,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1,副线圈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所有电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副线圈两端交变电压的频率为5Hz

B. 两电流表测量的是电流的瞬时值,电压表测量的是电压的有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