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2 21:38: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辩题:读文学作品,应抱持“作者未死”/“作者已死”的态度 一.双方的论点&对应的攻防
(一)正方:
1.定义:作者未死指理解作者的原意 反:作者的原意都是对的? 正:是对的
反:作者代表权威性?
正:不代表权威性,读者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反:首先正方立场跳动,“都是对的”与“权威性”的回答矛盾
其次如果作者不代表权威性,与其它读者地位平等,他虽生犹死。 结果:正方立场跳动,想要避开锋芒却自相矛盾,反方拿下
2.论点一:读者在揣摩理解作者原意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理解力,进而提高语言沟通能力。(未解释清楚)
反:可替代,可以通过理解其它读者的评注提高理解力
正:首先,含蓄与掩盖是原著才具有的特点,文本本身不可替代(?缺乏论证)
其次,其它方式的试错成本高(歪了)
反:已经承认作者与读者地位平等,作者为什么有存在的必要性(丢论证义务) 正:多理解作者的本意就对作品有多一种看法与思考。
反:一千个读者有一千种看法,多作者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必要性) 结果:正方未完成必要性的论证义务,故被反方拿下。
3. 论点二:可以与作者对话,跨越时空体会作者所思所感,并学习他的思维 反:为什么对同样一份文本,作者的解读一定比读者的好(抛例子以及论证义务) 正:不否认可以读者自己解读,但理解原意可以跳出读者自己视野的舒适圈,去与作者对话,丰富自己的思想与视野
反:通过与其它读者的互动,阅读其它读者的评注,不也可以开阔自己的思想与视野?(抛论证义务)
正:那些读者在对文本作出评说的时候,他们本身就成为了作者
反:那这样每一读者都可以是作者,作者还死不了了,辩题讨论没有意义。
结果:正方仍然无法完成必要性的证明,太多论断而缺少论证,可能是由于自己的定义做得比较模糊,刻意不把作者置于神坛之上,以致于无法完成非“作者未死”不可的必要性论证,论点仍然未能成立。 (二)反方
1. 定义:作者已死指作者去中心化去权威化。 正方观点:达成共识
2. 论点一:读者的审美水平提高,有能力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解读作品 正:会造成固有思维的限缩,形成固有的舒适圈 反:他也可以了解其他读者看法(与上同)
结果:反方的防守其实与对正方的攻击是一体的,因为双方的定义部分达成一定共识,所以既然反方的进攻有效,则其防守成功论点成立。
3. 论点二:作者未死会妨碍读者本身的情感体验,使读者难有自己的切身解读 正:读者的切身情感体验不重要(?缺乏论证)
正:文学作品是架起由此岸的读者到彼岸的作者的精神桥梁,是读者与作者跨时空对话的最好机会
反:为什么彼岸不能使读者本身或者是其它读者的思想,既然读者与作者地位相等的话。
正:因为只有当你将作者原意视为自己的彼岸的时候,你才会有清晰的靶子,才能成长与提高理解力
反:首先,既然作者与读者地位无异,那谁做靶子有差别吗?
其次,就算退到不考虑是否成长,读文学作品为什么不能仅为了愉悦自己,何必计较收获的多少(例子)
结果:正方依然陷入自己定义所导致的矛盾之中,无法突围也就无法对反方造成实质性的攻击。
4. 论点三:作者未死会妨碍作品的多元解读(与反方攻击正方的内容基本一致)
二.关键点&胜负手
第一个是在定义上:正方为了避免正面冲突,而认可了作者与读者地位一致,不具有权威性,为其论证论点造成很大的阻碍。
第二个是新开论点上:反四结辩时能退步论证,在承认正方理解原意所能带来
的利好的前提之下,阐述了不计收获与功利的阅读态度也是一种值得肯定的选择,形成了价值观层面上的对冲,在更深的层次上触碰到了正方的论。 老哥评价
胜负手:前场对于理解力提升这个点的拆解
正方的思路:把作者假设成一个交流的对象,将其树立为一个靶子,通过琢磨他的文字去理解他的本意,进而完成跨时代的对话,类比于日常生活中与人的交流,在这个琢磨的过程中去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这个思路是可操作的,但是正方需要在立论稿中更高效地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