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中考地理专题复习 专题二 天气与气候、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14:11: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最新K12教育

专题二:天气与气候、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复习

1.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时刻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2.风向是指风的来向,风力是风强弱的级别,共分18级。 3.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

4.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5.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

6.一年中,北半球气温,通常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气温年较差。

7.通常根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判读气温递变的方向;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分析气温差异的大小;根据等温线的闭合情况,判断高低温中心的温布。

8.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1)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2)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琉。(3)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4)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5)南极洲是全球气温最低的地区,北非的撒哈拉沙淇是全球气温最高的地区。

9.降水是指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10.降水的分布规律:(1)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2)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3)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4)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5)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11.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12.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分布着热带雨林。

13.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14.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亚欧大陆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生长着落叶阔叶林。

15.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极圈以内,大部地区气温很低,地面被冰雪覆盖。

16.地中海气候分布南北纬30o—40o的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南北纬40o—60o的大陆西岸,全年温和湿润。

17.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一般来说,纬度低,接受太阳光热多,气温较高;纬度高,接受太阳光热少,气温较低。一般情况下,距海近,降水没,距海远,降水少。就地形而言,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18.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 ●读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 A.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全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较小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2)该气候一般分布在下列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教案试题

最新K12教育

●判断下列气候类型,并说出其气候特征。

(1)四地中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特点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四地中的某地,农业生产在夏季必须依靠灌溉,该地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判断题:赤道附近一定是热带雨林气候吗?

在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非洲大陆都有季风气候吗?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1月平均气温( ) A.陆地高于海洋 B.海洋高于陆地 C.高原高于平原 D.荒漠高于森林

(2)从全球范围看,1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C.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D.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月,B地降水最多出现在____月。 (2)就南、北半球而言,A地在__________半球,B地在______半球。

(3)A、B两地的气候资料与北京市气候特点相符的是______地。从A、B两地的降水月份分配看,雨季相对集中的是________地。

(4)写出A、B两地的气候特点: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世界的人口和城市,多数分布在温带的沿海地区。

20.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欧洲、北美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21.北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增长比欧洲快得多的原因是移民。 22.世界人口的分布不平衡。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时)、欧洲和北美洲的东部(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是世界上的四大人口稠密区,共同的分布特征是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23.世界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24.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大等;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等。

25.三大人种: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北美洲和南美洲;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非洲的北部、亚洲的南部、美洲和大洋洲。

26.世界语言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第二,西班牙语第三。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汉语:中国、东南亚;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俄语:俄罗斯、东欧及中亚部分国家。法语:法国及非洲的中部和西部;西班牙语:西班牙和拉丁美洲;阿拉伯语: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27.非洲的北部和亚洲的西部:白种人,阿拉伯语,伊斯兰教。 教案试题

最新K12教育

28.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三大宗教都发源于亚洲。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教堂、清真寺、寺庙) 29.聚落: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30.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气候温暖湿润。 31.在一些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 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32.聚落形态:平原——团块状;山区——条带状。

33.世界文化遗产:意大利的威尼斯城,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安徽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 34.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欧洲的西部是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亚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是发达国家。

35.多世界范围看,大多数发达国家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在国际上,一般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36.二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抓住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一些领域,有的发展中国家已经跻身于世界前列,如印度的软件产业,中国的航天业、核工业等。 37.加强国际经际合作。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一些发展中国家增长迅速,并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

38.我国南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有什么特点?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样的关系?

北方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是屋顶坡度较小,墙体厚,主要是因为北方地区降水较少,冬季寒冷。南方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是屋顶坡度大,墙体高,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夏季炎热。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但又有一定的规律,读图1、图2,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人口在不同海拔地区的分布推断,世界上分布着最多人口的地形类型是(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平原

(2)根据人口分布在不同纬度地区的情况推断,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是( ) A.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D.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3)在地球上,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区有( )

A.巴西热带雨林地区 B.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C.北极地区 D.青藏高原地区

●下图是俄罗斯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1)图中人口主要分布在( ) A.东北部 B.西北部

C.东部 D.西南部及南部

(2)影响图中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纬度 B.海陆 C.地形 D.人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教案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