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复习思考题(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5:44: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气象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大气概述

1.名词解释:

气温垂直递减率(γ):在垂直方向每变化100m气温的变化值。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均而言,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5℃,这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也称气温垂直梯度。

饱和水汽压(E):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水汽达到此限度,空气就是饱和状态,这是的空气成为饱和空气。饱和空气产生的水汽压力成为饱和水汽压,它是温度的函数。

相对湿度(U):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即U=e/E·100%

露点温度(td):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 简称露点。

饱和差(d):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实际空气中水汽压之差称为饱和差。d=E-e 2.气候与天气有哪些不同?

①气候:一个地方较长时间内发生的天气状态,既包括平均状态又包括极端状态,一般比较稳定。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受它所在的纬度、高度、海陆相对位置等影响较大。 ②天气:一个地方较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成为天气,一般具有多变性。 3.平流层和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①平流层:

a.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升高

1

b.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c.水汽含量较少,大多数时间天气晴朗,有时对流层中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也可伸展到平流层下部 ②对流层:

a.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 b.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作用 c.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4.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气溶胶的气候效应。 ①臭氧:

a.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使臭氧层增暖,影响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

(b.臭氧层的存在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太阳紫外线的伤害,对地球上生物有机体的生存起了保护作用。) ②二氧化碳:

a.CO2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但能强烈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使得地表辐射的热量大部分被截留在大气层内,因而对地表有保温效对空气和地面有增温效应。

b.在所有温室气体中, CO2对大气温室效应的贡献占到53%。若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增加,将导致温度上升,使全球气候发生明显变化。

(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CO2的增多也会对提高植物光合效率产生一定影响。) ③水汽:

a.易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参与大气温室效应的形成,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b.含量虽少,但可在大气温度范围内进行相变,是天气变化的主要角色,影响云雨及各种

2

降水。(对植物生长发育所需水分有着直接影响,最终影响到植物及农作物的产量。) c.水汽在相变中吸收和放出潜热。 ④气溶胶:

a.大气中固体微粒和液体微粒使大气能见度变坏 b.减弱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影响到地面及空气温度

c.大气气溶胶微粒能充当水汽凝结核,对云、雨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d.有些进入大气的气溶胶微粒是大气中的污染物质

5.如何用饱和差(d)、露点温度(td)来判断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 ①饱和差:d>0,空气未饱和 d=0,空气饱和 d<0,空气过饱和 ②露点温度:t>td,空气未饱和 t=td,空气饱和 t

6.已知气温(t)和相对湿度(U)以后,如何得出饱和水汽压(E)、水汽压(e)、饱和差(d)、露点温度(td)?

①饱和水汽压: E0:0℃时饱和水汽压 t:蒸发面温度

水面:a=7.45 b=235 冰面: a=9.5 b=265

②水汽压:∵U=e/E·100% ∴e=E·U ④露点温度: ③饱和差:d=E-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