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复习思考题(含答案) - 图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2:19: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这一波段内的辐射,正好位于地面辐射能力最强处,所以地面辐射有20%的能量透过这一窗口射向宇宙空间。

2.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中都包括哪些要素?

sinh=sinφ·sinδ+cosφ·cosδ·cosω

式中,φ是纬度;δ是赤纬(太阳倾角或日偏角);ω是时角

3.太阳辐射在大气中减弱的一般规律是什么?贝尔减弱定律的公式。

①当大气透明系数为P,太阳辐射穿过m个大气质量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S为:

S=S0Pm (贝尔减弱定律)。

式中,S: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S0:太阳常数;p:空气透明系数;m:大气质量数 ②该式说明,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其减弱规律遵循指数规则。

4. 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由哪两部分组成?试比较二者的异同及影响因子。 定义 太阳直接辐射 太阳以平行光方式投射到与光线相垂直的面上的辐射 影响因子 散射辐射 来自整个天穹向下的散射辐射和反射的太阳辐射之和 太阳高度角↑,直接辐射↑ 大气透明度↑,直接辐射↑ 海拔高度↑,直接辐射↑ 云量↑,直接辐射↓ 大气质量数 太阳高度角↑,散射辐射↓ 大气透明度↑,散射辐射↓ 海拔高度↑,散射辐射↓ 云量↑,散射辐射↓ 测量仪器

直接辐射表 天空辐射表加挡板 5

5. 地面有效辐射的公式。有哪些影响因子? ①Ln=Lo—La

式中,Lo:地面发射的长波辐射;La: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 ②影响因子:

a.地面湿度↑,地面有效辐射↑ b.海拔↑,地面有效辐射↑ c.空气温度↑,地面有效辐射↓ d.空气湿度↑,地面有效辐射↓ e.云况↑,地面有效辐射↓

6. 地面净辐射公式和各项的意义。

①B=St·(1-r)-Ln=(Sb+Sd)·(1-r)-Ln 或 B=Sb+Sd+La-Sr-Lo

②式中,B:地面净辐射;St:太阳总辐射(即太阳直接辐射(Sb)与散射辐射(Sd)之和);r: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Sr:地面反射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 Ln:地面有效辐射(即大气辐射(Lo)和大气逆辐射(La)之差Lo-La) 7. 画图并说明土壤温度的铅直变化类型。

有两种基本型和两种过渡型。基本型有日射型和辐射型,过渡型有早上过渡型和傍晚过渡型。

6

日射型(13时,7月);辐射型(1时1月);

早上过渡型(9时,4月);晚上过渡型(19时,10月) 8. 写出地面(土壤)热量平衡方程和解释各项的意义。 ①B=LE+P+Qs

②式中,B:净辐射;P:感热通量;LE:潜热通量;L:蒸发或凝结消耗量,约等于2.5×106J/kg;E:蒸发或凝结量; Qs:土壤热通量 9. 常见的逆温有哪几种?辐射逆温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①常见逆温:辐射逆温、平流逆温、地形逆温。

②辐射逆温形成条件:天气:晴朗而有微风的夜晚,无云或云层很薄很高;地形:在山谷或凹地、干燥地区有利于辐射逆温的形成。

10. 什么叫土壤日较差、气温日较差?影响土壤日较差、气温日较差的因子有哪些? ①土壤日较差:一日中,同一地方的土壤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 ②气温日较差:一日中,同一地方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③影响土壤日较差的因子: ④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子: a. 地面热收支状况和土壤热特性 a.高度

b. 纬度:低纬度大于高纬度 b.纬度:低纬度大于高纬度 c. 季节:夏季大于冬季 c.季节:夏季大于冬季

7

d. 地表面状况 d.地表面性质 e. 天气状况 e.天气状况 11. 如何计算活动积温、有效积温?积温在林业生产中有何意义? ①活动积温: y:活动积温

ti≥B:活动温度,该生长发育期始日到终日(1-n)之和

②有效积温: X:有效积温

ti≥B-B:有效温度

③积温在林业生产中的意义:

a.在林业气候分析与区划中,积温被用作林业区划主要的热量指标。 b.不同树种、或同一树种的不同生长发育期,要求不同的积温。 c.积温可以作为树木物候期、发育期和病虫害发生期等重要依据。

d.积温可以为植物引种和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避免引种和推广的盲目性。

第四章 大气中的水分

1. 影响蒸发的气象因子有哪些?蒸散的概念是什么?

①影响蒸发的气象因子:水源、热源、风速与湍流扩散、气压、饱和差 道尔顿定律:W:蒸发速度 A:扩散速度(=风速) P:气压 E-e:饱和差 ②蒸散的概念:植物蒸腾与土壤蒸发的总和称为蒸散

2. 大气中水气的凝结条件是什么?其达到凝结的途径有哪些?云、露、霜、雾分别是在哪些冷却方式下产生的?

①大气中水气的凝结条件:a.凝结(华)核b.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 ②达到凝结的途径:辐射冷却、绝垫冷却、接触冷却、混合冷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