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周年类大事记:中法建交55周年纪年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7 16:01: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年周年类大事记:中法建交55周年

【中法建交】

中法建交指的是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 1964 年1月27日,法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法同时发布联合公报,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商定在3个月内任命大使。\短短的两句话,却犹如\外交核爆炸\一样在国际上引起了连锁反应。中法建交标志着中国加强同西欧国家关系的一个重大突破。此后,西方国家纷纷效法法国,改变孤立中国立场,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中法建交,是上世纪60年代新中国外交工作的一个巨大胜利,也让美国封锁、扼杀新中国的政策彻底破了产。正如匈牙利著名政论家萨波伊斯特万所说的那样:\法国不管美国的公开威胁和抗议而承认人民中国,给了美国一记响亮的耳光。\【火烧圆明园】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

连绵三日大火之后,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同时英法联军抢掠约150万件珍贵文物。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维克多?雨果

先生,您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您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多谢您对我的想法予以重视。在您看来,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光荣,而您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

既然您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请往下读吧: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

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法兰西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维克多·雨果

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所谓的胜利捧场,但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反而代表了人类的良知,在这封信中强烈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

雨果的难能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他的立场不是狭隘民族主义,而是群众的角度,世界的角度,人类的角度,他公开斥责政府如强盗一般,颠倒黑白,不以此为耻,反以此为荣;还在于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他指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种见解,是非常透彻的。因此,他盛赞中华民族,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愤怒的谴责了侵略者的罪行。

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镇南关大捷】

1885年初,法军攻陷和破坏镇南关(今友谊关),以重兵威胁广西边境。冯子材率萃军由钦州开赴镇南关前线。冯子材联络边民,团结友军,在镇南关后4000米的关前隘筑墙据守,主动出击扣波文渊。3月22日,冯子材在其他各军的密切配合下,血战两天,歼敌千余。26日各军乘胜出关,打下文渊,猛攻谅山,法军司令尼格里受重任,法军全线溃退,促使法国茹费理内阁倒台。

科后来清政府却派李鸿章与法国在天津签订了屈辱的《中法天津条约》。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助长了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使中国的边疆危机更加深重。

【赴法勤工俭学】

在100年前的1919年,中华民族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各界有识之士积极探索着,富国强民、救亡图存的新道路,出国留学,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成为一致共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兴起的。参加勤工俭学的先辈本着“勤以工作、俭以求学”的精神,积极把先进的思想和科学技术传回国内,他们中的很多人日后成为中国众多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919-1920年间先后20批1600多人赴法勤工俭学,赴法留学生中产生了革命领袖周恩来、邓小平;开国元帅陈毅、聂荣臻;科学家钱三强、严济慈;艺术家徐悲鸿、冼星海;文学家巴金、钱钟书等,可谓群星璀璨、人杰荟萃 。

当时,毛泽东积极动员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开国少将、曾参加过留法勤工俭学的唐铎回忆道:“1918年春,毛泽东和蔡和森等同志,在湖南组织了革命团体——新民学会,经常组织会员讨论中国的出路问题。恰在这时,原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教书,后来到北京大学任教的杨昌济先生,给毛泽东同志来信,告知有人发起留法勤工俭学的消息。于是,新民学会专门讨论了组织会员和湖南青年参加留法勤工俭学的问题。他们认为通过留法勤工俭学,可以直接研究西欧工人运动的经验,特别是研究十月革命的经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新思潮,学习西方的文化科学技术,正是‘向外发展’的一个好机会。从此,毛泽东、蔡和森等同志便着手积极组织,进行赴法勤工俭学的准备工作。”

站在历史的路口眺望,百年之前的那次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我们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引发了我们对祖国、民族和个人之间关系的思考。 那是一代充满家国情怀的人,始终坚守留学报国的追求和使命,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从而在民族发展的历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大批有志青年特别是贫寒子弟走出国门认识世界,打开了中西融汇的视野。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努力探寻振兴中华之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体现了留法先辈们刻苦奋斗的精神,为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法国启蒙运动和中国的新文化运动】

思想启蒙运动在国内外都有发生,较为有代表性的当属欧洲的启蒙运动(即法国启蒙运动)和中国的五四启蒙运动(即新文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欧洲的启蒙运动给中国的五四启蒙运动提供了借鉴意义。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它的兴起,有以下几个原因--政治方面,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思想文化方面,辛亥革命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北洋军阀(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人们对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

新文化运动严重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先进的知识分子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之洗礼,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之发展。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先进的知识份子改造国家,拯救社会之利器。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领袖雨果】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