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笔记汇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9:43: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管理学原理笔记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者

一、什么是管理

1、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2、国内专家对管理下的定义

3、教材P5: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管理的概念:要点:1、预期目标;

2、必须存在于社会组织之中; 3、本质为协调; 4、协调的中心是人;

5、协调的方法有多样:关键是由机智和经验合成的掌握尺度的能力。 二、管理者做什么

管理职能和过程: 法约尔5种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H·孔茨著作《管理学》中——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 一般的教科书已将管理的职能精简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角色: 正式权力和地位 人际角色: 信息角色: 决策角色: 代表人 监督者 企业家 领导者 传播者 干扰对付者 联络者 发言人 资源分配者

谈判者 管理技能:卡茨(L.Katz)的看法:

L.Katz教授在研究高层管理人员成功所必须的特征时,把成功的管理人员在 完成工作时所显示的技巧(skill)概括为: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管理者的三种类型:平均的管理者:一般的管理人员。

成功的管理者:用在组织中晋升的速度作为标志。 有效的管理者:用工作成绩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下级对其 的满意和承诺的程度作为标准。 管理系统:两种基本系统: 封闭系统(closed system):不与与所处的环境发生相互作

用,不受环境的影响; 开放系统(open system):动态地与它所处的环境发生相互 作用。

在不同和变化的情境中进行管理 三、什么是组织

1、组织的特征:组织是对人员的一种精心安排以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组织日益成为 更加开放,灵活和响应变化的实体) 2、变化中的组织

传统组织:稳定的、缺乏灵活性、关注职位、根据职位定义工作、个人导向、永久 性职位、命令导向、由管理者作出决策、规则导向、工作日朝九晚五、 在上班时间利用组织设施从事工作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新型组织:动态的、灵活的、关注技能、根据任务定义工作、团队导向、临时性职 位、参与导向、雇员参与决策制定、顾客导向、工作日长度没有限制、 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工作四、为什么要学习管理 (一)管理的普遍性 (二)工作的现实

(三)成为一名管理者的挑战和回报 注:成为一名管理者:

1、掌握当前商业信息。

2、阅读管理方面成功和失败的案例。

3、记住,成功的管理者会发掘每个人的独特之处并加以利用。 4、记住20世纪最富影响力的管理大师,已故的彼得·德鲁克的这句话:管理是管人。 5、改进你的“软”技能——工作伦理、沟通、信息收集、人际技能。这些技能是雇 主认为获得工作的最重要的因素。

6、观察管理者,看他们是如何对待员工和工作的。 7、与真正的管理者谈论他们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 8、通过在学生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来获取管理经验。 9、开始思考你是否想成为一名管理者。

Review:(管理与管理者)

一、大纲: ⑴ 什么是管理

⑵管理者做什么 ⑶什么是组织

⑷为什么要学习管理 二、基本概念:

1、管理是一个过程,是协调工作活动使之有效率和有效果的过程。管理是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工作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率和更有效果的过程。

2、管理者是这样的人,他同别人一起工作或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的方式实现组织目标。组织和工作性质的变化改变了管理者的角色。

3、效率是指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效果是指实现组织目标的程度。效率涉及做事的方式,效果涉及做事的结果。

4、管理过程是指一组进行中的决策和行动,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5、亨利·明茨伯格角色论:(三类10种)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联络者角色 信息角色:监督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

决策角色:决策者角色、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角色

6、罗伯特卡茨确认了三种管理者需要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7、组织是对人员的一种精心安排,以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组织日益成为更加开放、灵活的和响应变化的实体。

8、管理的分类:管理的不同层次:宏观管理、微观管理

对管理过程不同环节的重视和运用:目标管理、过程管理、结果管理 管理者对待被管理者的态度:人本管理、非人本管理

管理者采取的管理方式:专制式管理、民主式管理和自治式管理 领域的不同:公共管理、企业管理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三、配对题: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e.效率 f.效果 g.人际关系角色 h.信息传递角色 i.决策制定角色 j.技术技能 k.人际技能 L.概念技能 1.熟悉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

2.包括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角色在内的管理角色。

3.包括激励下属,影响工作中的个体和团队,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或者以任何方式处理雇员的行为问题的一种管理职能。

4.包括决定应该从事哪些任务,应该由谁来从事这些任务,这些任务怎么分类和归集,谁向谁报告,以及在哪一级做出决策的一种管理职能。

5.包括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角色在内的管理角色。

6.考虑抽象情境,能够将组织看作一个整体,并想象组织如何适应它所处的广泛的环境的技能。

7.与其他个人和团体良好相处的能力。

8.包括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在内的管理角色。 9.实现目标。

10.包括为协调各部门活动而明确目标、确立策略和制定计划的一种管理职能。 11.研究产出和投入的关系并寻求资源使用成本的最小化。

12.监控活动以确保各项任务按计划完成,并纠正出现较大的偏差。

第二章 管理的演进

一、主要管理理论的发展

管理理论

历史背景 科学管理 一般行政管理理论 定量方法 组织行为 系统观 权变理论 早期管理的例子 早期倡导者 亚当斯密 霍桑研究 工业革命

二、科学管理(背景:工厂出现,解决效率的问题。) (一)泰罗的主要管理思想 1、管理工作的四项原则:

a.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替代老的单凭经验的师傅带徒弟的办法; b.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

c.与工人们亲密地合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 d.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和职责几乎是相等的。 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1)普遍推行定额管理:时间-动作分析 搬运生铁试验 (2)实现工具标准化和操作标准化:铁锹试验 (3)努力挑选第一流工人:能力和工作相适应

(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计件工资率按完成定额的程度而浮动 (5)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均分资方与工人间的工作和职责 3、科学管理的实质:

(1)思想革命:双方(资劳)不再把注意力放在盈余的分配上,将注意力转向增加盈余的数量上,使盈余加到使如何分配盈余争论变成不必要

(2)观念上的伟大转变:要用准确的科学研究和知识来代替旧式的个人的判断和意见。 (二)泰罗科学管理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