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23:15: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开题报告
电子商务下的逆向物流模式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近几年来,电子商务环境的不断改善,电子商务本身所具备的巨大优势逐步显现出来,政府和物流企业都对电子商务予以高度的重视,并且纷纷以不同的方式介入到电子商务活动中。短短几年中,电子商务在物流领域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电子商务对正向物流影响巨大,对逆向物流也是如此。
物流活动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现代物流是经济发展的支柱;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又会推动物流业的发展和革新。大量生产引起大量流通,再产生大量消费,在这供应链上的每一环节都会出现大量的回返物品。大部分物品丧失了经济价值而并非失去使用价值,通过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后,仍可以恢复其经济价值。企业要实施逆向物流,必须考虑电子商务模式下的逆向物流,这是未来逆向物流活动管理的发展趋势。然而多年来,对回返物品的处理往往采取抛弃、掩埋等粗放的方式,引发社会资源的枯竭及自然环境的恶化,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更丧失了大好的“节流”机会。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使企业真正意识到逆向物流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能使企业对逆向物流的模式有所了解。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逆向物流的研究起步比较晚,最早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而且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定性方面。我国在2001年才出现了第一篇以逆向物流为题的论文,在后面几年中对逆向物流的研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无论是在企业发展逆向物流的对策方面还是相关技术在逆向物流活动实践中的应用,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向盛斌[1]着重从企业伦理角度论述了逆向物流管理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意义,强调政府加强管制;
付丽茹等[2]对逆向物流管理的战略地位及运作方式选择进行了描述; 柳键[3]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对逆向物流管理活动进行了分析;
朱道立[4]等把逆向物流系统分成简单逆向物流系统和带有回收中心的复杂逆向物流系统,并对其系统技术进行了定性描述;
郝皓、王长琼[5]总结和展望了逆向物流可能带来的经济价值; 许亮[6]等初步探讨了电子商务环境与逆向物流的实施。
0
随着我国企业逆向物流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关于逆向物流运作模式的研究也将不断深化和完善,逆向物流管理也会日趋成熟,从而也将对我国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国外研究现状
逆向物流的理论最早出现在美国,美国逆向物流的发展特点同时也代表了世界逆向物流的最新发展方向。最早提出“逆向物流”这个名词的是Stock,1992年他在给美国物流管理协会(The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CLM)[7]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逆向物流是一种包含了产品退回、物料替代、物品再利用、废弃处理、再处理、维修与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后来,“逆向物流”经过Stock,Kostecki,Rogers等众多学者的研究和产业界的实践,已经逐渐形成供应链中一个独特的领域,发挥出愈来愈大的作用。
Kopicki(1993)[8]运用访问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逆向物流的原则和实践,讨论了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机遇。但是他没有给出逆向物流的概念框架模型。
Murphy等人(1994)[9]提到了环境问题对物流活动管理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环境因素对于物流活动的重要影响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但他们同样也没能提出一个完整的逆向物流的概念模型,并且缺少一些推论性的统计数据,没有涉及到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Fleischmann等人(1997)[10]把在此之前关于逆向物流的量化模型作了一个系统的回顾与总结,他们指出逆向物流领域的问题可分为三个主要方面,即逆向分销计划、退货流的库存控制和再使用零部件和物料的生产计划,指出关于逆向物流的研究实际上已经落后于当时的实践了,而且研究的课题也局限于单个问题的狭窄范围内。
Rogers和Tibben-lembke(1999) [11]应用大量有关逆向物流商业操作的案例和实际调查对逆向物流活动进行了研究。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逆向物流实施模式方面,Kokkinaki(2002)[12]提出了逆向物流实施的三种电子商务模式,分别是退货集合中心、专业化处理中心和综合方案提供商模式。Krumwiede和Chwen(2002)[13]开发出一个是否进行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的逆向物流决策模型,并结合美国运输公司对这个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
国外许多知名企业把逆向物流战略作为提高竞争优势、增加顾客满意度、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的重要手段,HP、GE、Sears、IBM、3M和Ericsson等国际知名企业纷纷启动逆向物流发展战略。
逆向物流既可以为企业及其供应链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主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1)降低退货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2)提高顾客忠诚度,提升供应链竞争优势。 (3)保护电子商务的发展。 (4)保护环境资源,塑造企业形象
逆向物流逐渐成为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变化,推动了逆向物流管理向更多产业领域渗透延伸,并不断朝着信息化、共同化的方向发展。
3.参考文献
[1] 向盛斌.逆向物流与环境保护[J].物流技术,2001(1).
[2] 付丽茹,解进强.逆向物流的战略地位及运作方式选择[J].经济前沿,2003(11). [3] 柳键.供应链的逆向物流[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6).
[4] 朱道立,崔益明.逆向物流系统和技术[J].复旦大学学报,2003,(5).
[5] 王长琼.国外逆向物流的经济价值及管理策略初探[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8). [6] 许亮.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逆向物流应对策略探讨[J].现代物流,2004(8).
[7] Stock J R.Reverse Logistics[J].Oak Brook IL: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1992. [8] Kopichi R .Reuse and recycling--Reverse logistics opportunities[J].Oak Brook IL: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1993(7).
[9] Murphy P,Poist R F,Braunschwieg C D.Management of environmen1al issues in logistics: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otential[J].Transportation Journal,1994(34). [10]
Fleischmann,M.,M.Jacqueline,M.Bloemhof-Ruwaard,R.Dekker,E.Vander
Laan,J.Van
Nunen and L.Van wassenhove Quantitative models for reverse logistics:A review[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 Research,1997(8).
[11] Dale S.Rogers,Ronald S.Tibben-Lembke.Going Backwards:Reverse Logistics T rends and Practices[J].Pittsburg,PA:Reverse Logistics Executive Council,1999(9).
[12] Kokkicki AI,Dekker R,Van-Nungn J,Pappis C.An Exponractory Study on Electronic Commerce for Reverse Logistics Supply Chain Forum[J].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2(1). [13] Krumwiede,Chwen Sheu.A model for reverse logistics entry by third-party providers[J].Omega,2002.
[14] 余寒,解琨.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逆向物流供应商选择研究[J].中国市场,2010(32). [15] 邹静.电子商务第三方逆向物流解决方案研究[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6. [16] 黄祖庆等.逆向物流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17] 王燕枝.电子商务下的退货逆向物流管理[J]. 物流科技,2006 (04) .
[18] 刘亚丽. B2C模式下的电子商务与退货管理[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 (07) . [19] 高莉.国内外逆向物流发展现状探讨[J].物流平台,2006(484).
[20] 范江华.企业逆向物流运作方式研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硕士论文,2004. [21] 刘忠敏.逆向物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4(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