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写作A---带答案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3:37: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姓名:朱工 学号: 000000 科目:科技论文写作A 专业:土木工程(工程管理)

2015—2016学年第2学期

离 线 作 业

科 目:__________科技论文写作A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 朱工 _______ 学 号:_______ 000000 ______ 专 业:______ 土木工程(工程管理) _____ 班 级:_____ 2014-55班(专本) _ ____

西南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知金教育上海数字化学习中心

姓名:朱工 学号: 000000 科目:科技论文写作A 专业:土木工程(工程管理)

二、主观题(共26道小题) 10.

《科技论文写作A》与《科技论文写作B》是什么关系?

科技论文写作分为《科技论文写作A》和《 科技论文写作B 》两门课程。

其中《科技论文写作A》着重讲解如何撰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和专科毕业报告, 《 科技论文写作B 》主要介绍除毕业设计(论文)、毕业报告之外的其他各种科技论文的写作知识。

11.

学习科技论文写作应采取什么方法?

应采取知行结合的方法,具体而言,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练习在 教学中的关键作用。科技论文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思考、实践、练习,我们的科技写作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12.

什么是科技论文?

科技论文主要是指对科学技术领域的新见解、新成果、新知识、新进展进行论述的文章。

13. 科技论文可分为那几种类型?

理论型:如《对“媒介即信息”理论的再思考》

实证型:如《厌氧氨氧化处理养殖废水启动试验研究》 设计型:如《网络虚拟校园系统设计》

描述型:如《试论转轨以来俄罗斯总统制的特点及其影响》

14.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和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是什么关系?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学位论文的一种,学位论文(包括学士、硕士、博 士学位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

15.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有何重要价值?

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 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去分析、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体现,是检验教学质量、进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16.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从开始到完成,主要包括哪些环节?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从开始到完成,主要包括选题、开题、填写任务书、研究与设计、撰写初稿、修改、定稿等七个环节。

17.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如下期方面内容: 选题理由:选题的必要性、选题的可行性

研究方法:实验法?调研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文本阐释法? 基本结构:论文有那几部分构成?各部分内容? 主要结论:主要观点

进度安排:完成设计(论文)的时间表

参考文献:对本设计(论文)有参考价值的专著、论文

姓名:朱工 学号: 000000 科目:科技论文写作A 专业:土木工程(工程管理)

18.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草稿的修改主要应注意哪些问题?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草稿的修改主要应注意下列问题: 是否符合毕业设计(论文)规范?

草稿包含了所有的信息?是否有多余的信息? 草稿包含的所有信息都准确无误? 草稿中的内容是否组织合理?

语言表达是否清楚、简洁?有无别字病句?

19.

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列出三个科技论文选题,对比分析其价值、可行性,筛

选出一个作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并草拟一份开题报告。

答案略。

20.

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我校网络学院土木、机械、电气、交通运输、计算机、设计等专业的学生按要求完成设计和设计说明书,其他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按要求完成定性分析或定量计

算。人文、社科、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的字数不少于8000字。

21.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格式包括哪些要素?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格式包括下面几个要素: 标题 摘要 关键词

正文(绪论、主体、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非必备要素)

22.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标题、关键词各有哪些具体要求?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标题应当恰当、准确地反映研究内容。中文题目不超过25字,不设副标题。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毕业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23. 撰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摘要有哪些注意事项?

a. 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

b. 应摒弃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一般无需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 论。

c. 用第三人称,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d. 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缩略语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