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6讲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课后达标检测.docx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18:07: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6讲岩石

与地表形态

■ ■■课后达标检测■■■

(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天津河西区一模)通过对地质构造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测地质历史上生物、构造 及

其活动情况。下图为某地质勘探队员绘制的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三叶虫、恐龙、大型哺 乳动物分别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代表性动物。据图完成1?2题。

1. 图中断层最可能发生的地质时期是() A. 古生代前期

B. 古生代后期一中生代前期 C. 新生代后期

D. 中生代后期一新生代前期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处岩石没有生物化石,为变质岩 B. 乙岩层形成Z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 C. 丙处岩石由岩浆上升冷凝而形成 D. 丁岩层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

解析:第1题,图中断层切断了含有恐龙化石的岩层,但未切断含有大型哺乳动物化石 的岩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于这两个岩层之间,即中生代和新生代之间。笫2题,甲处岩层侵 入沉积层中,为侵入型岩浆岩;乙下面的岩层(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岩层)表面有被侵蚀的痕迹, 说明在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丙处岩石形成于侵入岩周围,属于变质岩;丁 岩层含有三叶虫化石,属于沉积岩,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答案:l.D 2.B

(2018 ?湖南长郡中学模拟)清源山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区北郊,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属于花岗岩地貌。景区内地势地伏,奇石众多,素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美誉。据此完成 下题。

3. 清源山上奇石的岩石类型属于下图中的()

A.① C.③

解析:选C。由材料可知,该地的岩石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是由岩浆侵入岩层冷却

凝固而成的。图中②喷出地表形成①,则②为岩浆,①为喷出岩,③是由②侵入岩层冷却

固形成的,应该为花岗岩,故C正确。

(2016 ?高考天津卷)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 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对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据此回答4?5题。

B.② 0.④

天沖市等高线和古海岸线分布图

图例 ——等高线(m) ——桶岸线

① 距今4000 - 50CW ② 距今 2700_3700?F ③ 距今 1000~2000^ ④ 距今500~800^ —

贝壳堤

4. 上图所示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A.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C.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B.由西向东倾斜 D.由北向南倾斜

5. 该地区5 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 A. 海平面间歇性下降 B. 气候持续性变暖 C. 海滨泥沙不断淤积 D. 地壳阶段性下沉

解析:第4题,由图屮信息可知,古海岸线集屮分布在天津南部并向东南方向推进,由 此可以判定东南部地区地势较低 沉积作用明显,故C项正确。第5题,图屮信息表明海岸 线总体持续向东南方向推进,海面下降;题干、文字材料表明作为海岸线标志的贝売堤需在 海边经较长时期的堆积才能形成,rh此可以判定海平而是间歇性下降,故A项正确。如果是 气候持续变暖或地壳阶段性下沉,则海岸线会向陆地方向推进,故B、D项错误。如果海滨 泥沙不断淤积,海岸线会不断向海洋方向推进,不会形成海岸线的标志一一贝壳堤,故c 项错误。

答案:4.C 5. A

(2018 ?湖南师人附川模拟)读某区域岩层新老关系示意图(图1)、岩石圈物质循环图

(图2)和花岗岩地貌景观照片(图3),完成6?7题。

%^新

河流

1

a * ----------------------------------- c

3

6. 图1中甲、乙之间区域() A. 岩层向上拱起形成山地 B. 岩层向下弯曲 C. 可能存在石油、天然气 D. 肯定不存在生物化石

2

7. 图3为甲地照片,该景观的岩石类型最有可能为图2川的() A. a C. c

B? b D? d

解析:第6题,根据甲、乙之间区域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判断,该区域地质构造为岩层 向上拱起的背斜,但该区域有河流流经,应为河谷,A、B错;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 C对;根据图示信息无法判断甲、乙之I'可区域是否存在化石,D错。第7题,根据图2屮有 三个箭头指向d判断d为岩浆,c为岩浆岩,则a、b为沉积岩或变质岩;图3中花岗岩为 岩浆岩。

答案:6.C 7.C

(2018?南吕联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图。读图完成8?9题。

岩层年代 中生代霭 古生代痂

远古代一①

口石灰岩0页岩 回砂岩刃变质岩曰断层

8. 关于图中四地地貌成因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一向斜谷地 乙一背斜山地 B. 甲一向斜谷地乙一向斜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