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课件讲义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 6:47: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子的影子;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中国古典文论“文以载道说”。

2、主观精神说: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康德认为艺术是纯粹的天才创造物,是“自由的艺术”;尼采《悲剧的诞生》,日神精神的“梦”和酒神精神的“醉”。 3 模仿说和再现说:艺术是对社会现实的模仿与再现,其真实性甚至可以高于生活。 亚里士多德:艺术模仿的不仅是现实世界的外形或现象,更有内在本质与规律。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认为艺术完全是现实生活的客观再现。 4 情感表现说:艺术是用外在的材料表达艺术家内心的情感。 列夫·托尔斯泰: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把它表达出来——这就是艺术的起源。 5 艺术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实践论

艺术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并改进而形成的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感性形式,并且有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特殊的规律与独立的价值。

“艺术不是一种赏玩之物,而是一种生活的必须。它的存在形式在本质上不是为装饰消遣之用的,而是一个盛满生命之泉的巨大容器,以供人类饮用。”

—— 韦斯特(美)

第三讲 艺术的本体研究(二) ——艺术的特征 ——艺术的功能

一、艺术的特征

? 1 、形象性

? 第一,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 第二,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 第三,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 2、主体性。

? 第一,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 第二,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 第三,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 3、审美性。

? 第一,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 第二,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 第三,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二、艺术的功能

1.审美认知作用

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2.审美教育作用。

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审美娱乐作用。

.

.

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4、艺术疗法

艺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断渗透,给人们带来身心的舒展和解压,使艺术在科学层面上真正给我们每一个人带来无限的舒适、宜人的感觉。 5、艺术与经济效益

艺术从高远的神殿走下来,进入我们生活的诸多领域,不仅给我们带来真的浸润,美的享受,善的震撼,而且使我们在艺术与经济的效益上做出了合理的协调。 6、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

(1)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2)美育的主要任务:

a、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b、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c、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7、生态审美教育

1). 绿色运动

2). 审美性与生态性的统和一体 3). 生态美境与艺术人生的耦合并进 4). 生态审美者的培养路径

第四讲:处于社会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艺术与各门学科的关系

一、社会文化系统

? 哲学、科学求真:哲学引导人们探索、追求世界的本源与本质,从而以科学理性的

思维引导人们不断创新,改造整个客观世界。

? 文化求善:宗教以虚幻美好的天国引领人们去恶向善,文化则以整套习俗与制度影

响、规范每一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思想行为。 ? 艺术求美:艺术以感性的形式表现审美的内涵。 ? 实践求益:行为将科学付诸实践并产生相应效益。

? 日常生活求宜:人类所有的思想行为都是为了自身更好地生活,日常生活的诗意与

适宜便是最终目标。

二、社会文化系统的关系特征

? 1、艺术与各门学科之间存在内部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2、艺术与各门学科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牵引控制 ? 3、艺术与各门学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谐共存共生

哲学 政治 文化

艺术 日常生活 经济

科学 实践 .

.

1、艺术与哲学

? 哲学蒸腾着诗性,艺术浸洇着理性。

? 由于哲学是艺术的根本思维基础,艺术较之哲学具有更广阔的表现手段和方式,所

以,哲学意识决定了艺术的发展方向和审美趣味,而艺术形式反过来又影响着哲学的发展。

? 哲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艺术内涵的先导,而艺术又同样蕴含着理性的思考,二者

是有机、动态的辩证统一。

2、艺术与科学——美与真

? 科学是人认识世界的万物万象,找出其存在的规律;而艺术是人认识自己的万般情

感,表达出人类对美的感知。

? 科学是理性二抽象的,艺术是感性而形象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世界的美妙

的两极。

3、艺术与文化(政治、宗教、道德等)——美与善

? 政治属于上层建筑,制约规范着社会结构中的一切。艺术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必

然受政治的影响与制约,但是政治也为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社会环境。

宗教是艺术起源的原因之一,也是艺术在之后很长一段时期的表现题材,因此产生

了一些优秀的、已成为历史经典的宗教艺术作品。

? 道德是社会制度所规范人们思想的标准,包括是非、善恶、正义非正义,等等。艺

术是美善合一的,因此,在道德表现上往往有鲜明的主题与立场。 ? 孔子:里仁为美。

? 儒家教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屈原、杜甫、文天祥、李清照的爱国情怀。 4、艺术与实践(经济)—美与益

实践是一切事实发生的前提,亦是艺术发生的必要条件。艺术在人类漫长的实践活动中生发。

? 艺术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实践,有其产生于存在的价值,凝聚着创作者的心血和劳动。

这种实践成果已逐渐成为艺术消费的主要对象,符合社会经济结构与关系。

5、艺术与日常生活——美与宜

? 审美的日常生活化:将审美活动变成日常生活的一种常态。

? 日常生活审美化:在日常生活中渗透进越来越多的审美因素,使日常生活走向审美

化和艺术化。 ? 李渔:《闲情偶寄》 ? “雨观瀑布晴观月; 朝听鸣琴夜听歌。”

第五讲:艺术的分类(上) ——各种艺术分类法则 ——门类艺术特点及关系

一、艺术分类的历史发展

1、中国古代对于艺术的分类:

? 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

.

.

?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 孔子:诗、书、礼、乐 ? 《毛诗序》:诗、歌、舞三位一体。 ? 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诗》: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2、西方对艺术分类的历史:

? 亚里士多德:根据模仿的媒介、对象和方式,分为绘画和音乐、悲剧和喜剧、史诗

与戏剧等。 ? 莱辛:《论绘画与诗的界限》 时间艺术、空间艺术、语言艺术、造型艺术。

二、艺术分类的标准法则

1、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空间艺术(绘画、雕塑);时空艺术(戏剧、影视)。

2、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听觉艺术(音乐);视觉艺术(绘画、雕塑);视听艺术(影视、戏剧等)。

3、艺术作品的内容特征: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抒情诗等);再现艺术(绘画、雕塑、影视、戏剧、文学等)。

4、艺术形象的物化形式: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实用工艺等)。

5、艺术的功能:实用艺术(建筑艺术、工艺美术等);美的艺术(文学、影视、戏剧、绘画、雕塑等)。

三、通行的艺术门类划分

1、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把艺术形式的物质存在方式与审美艺术物态化的内容特征作为根本的依据。

2、艺术分类的意义:解释各门艺术自身的特性和发展规律,以及他们各自不同的物质媒和艺术语言,从而更加你深入地认识和掌握艺术的审美特征和美学本质,提高我们艺术审美鉴赏能力,促进艺术创造力的提高和发展。

四、具体的艺术分类:

? 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现代设计 ? 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书法 ? 表情艺术:音乐、舞蹈

? 综合艺术:戏剧、戏曲、影视艺术 ? 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

? 民族民间艺术:剪纸、木偶、印染布艺等

1、实用艺术:实用和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 实用艺术的特征:

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兼顾; 表现性与形式美的结合;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 建筑(Architecture)艺术:按照美的规律,应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