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步高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物与环境第讲种群与群落讲义浙科版-课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2:53: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3)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 4.K值与K/2在实践中的应用

项目 灭鼠、灭蝗等 灭鼠后,鼠的种群数量在K/2捕鱼、森林砍伐等 使鱼、树木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最大增长速率) 附近,这时鼠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增加,无法达到灭鼠效果 K/2,捕捞或砍伐后,鱼、树木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回升 保证鱼、树木生存的环境条件,尽量提升K值 K值(环境最大容纳量) 改变环境,降低K值,使之不适合鼠、蝗的生存 考点二(活动)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1.目的要求

(1)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发生的变化,了解封闭环境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规律。

(2)学习使用血细胞计数板。 (3)初步尝试建立数学模型。 2.方法步骤

(1)预测实验结果,设计实验记录表(见教材P72)。

(2)分组,每组做两个样品,分别标记为样品1和样品2,每个样品含两支试管: ①试管A:10mL无菌葡萄糖溶液+0.1mL酵母菌贮??

? 用培养液??②试管B:只加10mL无菌葡萄糖溶液(3)错误!错误!

(4)对试管B进行细胞计数。 (5)对样品2重复步骤(3)(4)。 (6)用比浊计测定各试管的浑浊度。

(7)将试验结果填入记录表,计算两次计数的平均值。 (8)第二天,重复步骤(3)~(7)。

(9)以后两周内,每天重复步骤(6),记录结果,在坐标纸上做出标记。 [诊断与思考]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增长只受一些环境因素(如培养液成分、温度等)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