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习题第6章压电式传感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3:02: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下载使用!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习题集与部分参考答案

教材:传感器技术(第3版)贾伯年主编,及其他参考书

第6章 压电式传感器

6-1 何谓压电效应?何谓纵向压电效应和横向压电效应?

答:一些离子型晶体的电介质不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而且在机械力作用下,都会产生极化现象。且其电位移D(在MKS单位制中即电荷密度σ)与外应力张量T成正比: D = dT 式中 d—压电常数矩阵。 当外力消失,电介质又恢复不带电原状;当外力变向,电荷极性随之而变。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或简称压电效应。

若对上述电介质施加电场作用时,同样会引起电介质内部正负电荷中心的相对位移而导致电介质产生变形,且其应变S与外电场强度E成正比: S=dtE 式中 dt——逆压电常数矩阵。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或称电致伸缩。

6-2 压电材料的主要特性参数有哪些?试比较三类压电材料的应用特点。 答:主要特性:压电常数、弹性常数、介电常数、机电耦合系数、电阻、居里点。

压电单晶:时间稳定性好,居里点高,在高温、强辐射条件下,仍具有良好的压电性,且机械性能,如机电耦合系数、介电常数、频率常数等均保持不变。此外,还在光电、微声和激光等器件方面都有重要应用。不足之处是质地脆、抗机械和热冲击性差。

压电陶瓷:压电常数大,灵敏度高,制造工艺成熟,成形工艺性好,成本低廉,利于广泛应用,还具有热释电性。

新型压电材料:既具有压电特性又具有半导体特性。因此既可用其压电性研制传感器,又可用其半导体特性制作电子器件;也可以两者合一,集元件与线路于一体,研制成新型集成压电传感器测试系统。 6-3 试述石英晶片切型(yxlt?50?/45?)的含意。

6-4 为了提高压电式传感器的灵敏度,设计中常采用双晶片或多晶片组合,试说明其组合的方式和适用场合。

答:(1)并联:C′=2C,q′=2q,U′=U,因为输出电容大,输出电荷大,所以时间常数,适合于测量缓变信号,且以电荷作为输出的场合。

(2)串联:q′=q,U′=U,C′=C/2, 特点:输出电压大,本身电容小,适合于以电压作为输出信号,且测量电路输出阻抗很高的场合。

6-5 欲设计图6-20所示三向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用来测量x、y、z三正交方向的加速度,拟选用三组双晶片组合BaTiO3压电陶瓷作压电组件。试问:应选用何种切型的晶片?又如何合理组合?并用图示意。 6-6 原理上,压电式传感器不能用于静态测量,但实用中,压电式传感器可能用来测量准静态量,为什么? 答:压电式测力传感器是利用压电元件直接实现力-电转换的传感器,在拉力、压力和力矩测量场合,通常较多采用双片或多片石英晶片作压电元件。由于它刚度大,动态特性好;测量范围广,可测范围大;线性及稳定性高;可测单、多向力。当采用大时间常数的电荷放大器时,就可测准静态力。

1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下载使用!

6-7 简述压电式传感器前置放大器的作用,两种形式各自的优缺点及其如何合理选择回路参数? 6-8 已知ZK-2型阻抗变换器的输入阻抗为2000MΩ,测量回路的总电容为1000pF。试求:当与压电加速度计相配,用来测量1Hz的低频振动时产生的幅值误差。

6-9 试证明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动态幅值误差表达式:高频段:?H?[A(?n)?1]%;低频段:

?L?[A(?L)?1]%。若测量回路的总电容C=1000pF,总电阻R=500MΩ,传感器机械系统固有频率

fn=30kHz,相对阻尼系数ξ=0.5,求幅值误差在2%以内的使用频率范围。

6-10 试选择合适的传感器:(1)现有激磁频率为2.5kHz的差动变压器式测振传感器和固有频率为50Hz的磁电式测振传感器各一只,欲测频率为400~500Hz的振动,应选哪一种?为什么?(2)有两只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固有频率分别为30kHz和50kHz,阻尼比均为0.5,欲测频率为15kzHz的振动,应选哪一只?为什么?

6-11 一只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灵敏度为9pC/bar,将它接入增益调到0.005V/pC的电荷放大器,放大器的输出又接到灵敏度为20mm/V的紫外线记录纸式记录仪上。(1)试画出系统方框图;(2)计算系统总的灵敏度;(3)当压力变化35bar时,试计算记录纸上的偏移量。 *6-12 什么是正压电效应?什么是逆压电效应?压电效应有哪些种类?压电传感器的结构和应用特点是什么?能否用压电传感器测量静态压力?

答:某些电介质在沿一定的方向受到外力的作用变形时,由于内部电极化现象同时在两个表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而当作用力方向改变时,电荷的极性随着改变。晶体受力所产生的电荷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反之,如对晶体施加一定变电场,晶体本身将产生机械变形,外电场撤离,变形也随之消失,称为逆压电效应。 压电材料有:石英晶体、一系列单晶硅、多晶陶瓷、有机高分子聚合材料 结构和应用特点:

在压电式传感器中,为了提高灵敏度,往往采用多片压电芯片构成一个压电组件。其中最常用的是两片结构;根据两片压电芯片的连接关系,可分为串联和并联连接,常用的是并联连接,可以增大输出电荷,提高灵敏度。

使用时,两片压电芯片上必须有一定的预紧力,以保证压电组件在工作中始终受到压力作用,同时可消除两片压电芯片因接触不良而引起的非线性误差,保证输出信号与输入作用力间的线性关系,因此需要测量电路具有无限大的输入阻抗。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压电传感器不宜作静态测量,只能在其上加交变力,电荷才能不断得到补充,并给测量电路一定的电流。故压电传感器只能作动态测量。

6-13 石英晶体X、Y、Z轴的名称是什么?试根据石英晶体的结构分析该晶体各方向有无压电效应。 答:电轴:x轴穿过六棱柱的棱线,在垂直于此轴的面上压电效应最强; 机轴:y轴垂直六棱柱面。在电场作用下,沿该轴方向的机械变形最明显;

光轴:z轴晶体上、下晶锥项点连线重合,也叫中性轴,光线沿该轴通过时,无折射及压电效应。

石英晶体具有压电效应,是由其内部结构决定的。组成石英晶体的硅离子Si4+和氧离子O2-在Z平面投影。为讨论方便,将这些硅、氧

2

Y - P1 + P2 + P3 X - - F=0

+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下载使用!

离子等效为如图中正六边形排列,图中“+”代表Si4+,“-”代表2O2-。

当作用力FX=0时,正、负离子(即Si4+和2O2-)正好分布在正六边形顶角上,形成三个互成120o夹角的偶极矩P1、P2、P3,如图所示。此时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电偶极矩的矢量和等于零,即 P1+P2+P3=0

当晶体受到沿X方向的压力(FX<0)作用时,晶体沿X方向将产生收缩,正、负离子相对位置随之发生变化。此时正、负电荷中心不再重合,电偶极矩在X方向的分量为(P1+P2+P3)X>0;在Y、Z方向上的分量为

(P1+P2+P3)Y=0、(P1+P2+P3)Z=0,

则在X轴的正向出现正电荷,在Y、Z轴方向则不出现电荷。 当晶体受到沿X方向的拉力(FX>0)作用时,电极矩的三个分量为 (P1+P2+P3)X<0;(P1+P2+P3)Y=0;(P1+P2+P3)Z=0, 则在X轴的正向出现负电荷,在Y、Z方向则不出现电荷。

当晶体受到沿X(电轴)方向的力FX作用时,它在X方向产生正压电效应,而Y、Z方向则不产生压电效应。晶体在Y轴方向力FY作用下的情况与FX相似(1分)。晶体在Z轴方向力FZ的作用下,因为晶体沿X方向和沿Y方向所产生的正应变完全相同,故沿Z(即光轴)方向的力FZ作用下,晶体不产生压电效应。

6-14 简述压电陶瓷特性,作为压电元件比较它与石英晶体有哪些特点?

答:石英晶体整个晶体是中性的,受外力作用而变形时,没有体积变形压电效应,但它具有良好的厚度变形和长度变形压电效应。压电陶瓷是一种多晶铁电体。原始的压电陶瓷材料并不具有压电性,必须在一定温度下做极化处理,才能使其呈现出压电性。所谓极化,就是以强电场使“电畴”规则排列,而电畴在极化电场除去后基本保持不变,留下了很强的剩余极化。

当极化后的铁电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剩余极化强度将随之发生变化,从而使一定表面分别产生正负电荷。在极化方向上压电效应最明显。铁电体的参数也会随时间发生变化—老化,铁电体老化将使压电效应减弱。 6-15 简述压电式传感器分别与电压放大器和电荷放大器相连时各自的特点。说明电压放大器与电荷放大器的优缺点,各自要解决什么问题?

答:传感器与电压放大器连接的电路,其输出电压与压电元件的输出电压成正比,但容易受电缆电容的影响。传感器与电荷放大器连接的电路,其输出电压与压电元件的输出电荷成正比,电缆电容的影响小。 6-16 用石英晶体加速度计及电荷放大器测量机器振动,已知,加速度计灵敏度为5pc/g;电荷放大器灵敏度为50mv/p,最大加速度时输出幅值2v,试求机器振动加速度。

6-17 超声波传感器利用压电材料制成发射器和接收器,说明它们各利用哪种压电效应? 6-18 电荷放大器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试推导其输入输出关系。 6-19 简述电压试加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6-20 为什么压电传感器通常都用来测量动态或瞬态参量?

答:如作用在压电组件上的力是静态力,则电荷会泄露,无法进行测量。所以压电传感器通常都用来测量动态或瞬态参量。

6-21 设计压电式传感器检测电路的基本考虑点是什么?为什么?

3